第35次费纳对决丨胜者会不会是费德勒?

来源: 流浪谷主 2017-01-28 17:23:1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3716 bytes)

2017年澳网男单决赛即将开打,在澳网刚开始的时候,球迷们曾戏谑道:纳豆:不行了,我打不动了。啥?费德勒进决赛了?快扶我起来!甚至有些费德勒粉丝在观看费德勒对阵瓦林卡比赛的时候撕了起来:到底是战胜瓦林卡进决赛,大概率被纳达尔击败,还是输给瓦林卡,让瓦林卡进决赛干掉纳达尔——不能让豆子捡漏。这些言语似乎都站在了同一个立场或者前提之上——第35次费纳对决,纳达尔的赢面更大一些。真的是这样吗?笔者隐隐的表示怀疑,仅凭以往的经验和感觉就做出判断是不够严谨和合理的,让我们仔细观察下二者澳网上的表现,以此为基础再来分析一下谁的赢面更大。

我们先来看纳达尔,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前提:纳达尔的身体素质随着年纪的增大和过往大量伤病的影响,下降的非常厉害,虽然说纳达尔现在的身体状态和表现依然优异,但那不是身体素质下降少的缘故,而是因为年轻的时候底子够厚,身体素质简直非人般恐怖,架得住耗,就算下降很多也还是网坛中数一数二的。身体素质的下降主要表现在核心肌群力量下降,使得纳达尔绕头的纳式上旋的转速和球速都降低了,同时下肢肌群的爆发力减弱,使得跑动能力下降。

如图所示,这是在对阵拉奥尼奇中的一球,可以看出纳达尔跑动能力确实下降的比较厉害,这个球是拉奥尼奇在反手位打出的大角度斜线进攻,以往纳达尔可以较为轻松的跑动到位,用绕头的纳式上旋回击,但是现在只能勉强用正手切削球来应对,这说明纳达尔在应对这个球的时候跑动能力比以往要慢了最少一步,迫使其从绕头上旋改为切削球。这种现象在今年澳网对阵拉奥尼奇和孟菲尔斯的时候经常出现。

而核心肌群的力量下降同时也使得纳达尔绕头上旋的威力下降,球速变慢、上旋减弱,使得原来能压制对手反拍到底线一米开外击球的正手上旋球反而成为了弱点,孟菲尔斯和拉奥尼奇一会反手直线斜线轮换着来,一会正手侧身攻,给纳达尔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如图所示,现在纳达尔正手绕头斜线已经无法给对手足够的压制力了,反而有较大可能成为对方攻击的弱点。而在对阵迪米特洛夫的时候,迪米特洛夫单反更是不虚,跟纳达尔正手对着抽,不时抽出直线和大斜线制胜分。虽然纳达尔发狠,还是能打出一定威慑力的正手上旋球,但是压制出迪米低质量单反回球和切削的概率已然很低了。

原本纳达尔的打法结构非常单一:利用纳式绕头上旋打斜线,往对手反手招呼,利用恐怖的上旋压制力,将对手击球点逼退到底线一两米后,用高达4000转的上旋球逼迫出对手低质量的反手回球之后,再闪身用正拍反斜线往对手正手空档招呼。这种打法虽然较为死板单调,但是非常可靠有效,再多变的战术对于纳达尔来说还不如往对手反拍来一板上旋压制有用——尤其是在面对费德勒的时候。

但是身体素质的下降使得跑动和正手上旋威力都大幅度下降的纳达尔维系不了原来这种打法,不得不在莫亚的加盟指导下,放弃纳式绕头上旋压制,改用偏向费德勒正手动力链的正手来打出强力的进攻。对于现在纳达尔的身体素质来说,球速和旋转不可兼得,舍上旋而保球速是较为明智的选择,改用费式正手的纳达尔进攻角度、球速都非常的恐怖;与此同时纳达尔还同样减少了反拍的上旋而增加了球速,增强了反拍的进攻性。再偶尔利用同侧收拍大角度的特点,减少了纳式绕头的上旋而保证一定的侧旋,使得正手斜线进攻打出了最大的角度——落点在发球线与边线的交点处,力图将对手拉出场外,拉扯出正手空档,借机打出制胜球,纳达尔还加强了上网和放小球的运用,使得得分效率大大增加,减少了体能和身体损耗。这种改变无疑是有效的,纳达尔用这种打法一路干掉了一路好手又一次的站在了澳网决赛现场就是明证。

但是这种改变还不够完善,费德勒式正手对于击球点位置的准确度要求非常的高,不管是业余选手学习费德勒正手经常出现脚步调整不到位被挤压到的现象,还是费德勒和学习费德勒正手动力链的迪米都经常出现夸张的脱拍现象(昨天迪米特洛夫打疯了目前不具有普遍性)都证明了这一点。需要精细的步伐调整和球与身体距离控制能力,而纳达尔似乎还没有办法在高强度的底线相持过程中可靠、稳定的做到这一点。所以这里就有一个很致命的缺陷:原有的绕头上旋的底线相持已然无法给对手已足够的压力,甚至有的时候还会变成对手进攻的突破口,而费式正手还无法在底线相持中可靠的使用,底线相持阶段压制力减弱这一缺陷在对阵迪米特洛夫的时候被其抓住机会一顿猛打,幸好在决胜盘的几个关键分上纳达尔果断主动变线拼了一把,要不然胜负还真的不好说。

跟迪米的比赛已然证明了这一点:还要像以往那样采用无脑上旋往费德勒反手招呼的方式可能并不会那么有效了,反而可能给费德勒创造出进攻的机会,绕头上旋的旋转和球速都有一定的下降使得费德勒反手直线和大斜线都较以往更容易打出来,而侧身用正手攻击似乎也并不是像以往那么困难了。纳达尔必须放弃以往对付费德勒的方法,尤其是在对阵迪米的时候已经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原有纳达尔的打法方式给迪米创造出进攻机会比逼迫出的低质量回球还要多。以费德勒的比赛阅读能力和经验,显然也是能看到这点的:“风水轮流转,到我往你正手招呼的时候了。”纳达尔必须更加积极的变线,更加主动的利用正手和反手进攻,更加积极的上网结束这一分,一旦拖入正手斜线的节奏,纳达尔出问题的可能性要大大提高。(当然费德勒反手对付上旋球的能力比迪米要稍微弱一点)

费德勒由于年纪增大体能和肌耐力下降的较为明显,而核心肌群的力量下降的倒不多。反拍顶住纳达尔正手上旋的可能性要大大提高,不同于以往费德勒往纳达尔反手招呼要更多一点,现今,往其正手招呼的胜率可能更高,尤其是大角度的正手反斜线进攻再配合积极上网,由于纳达尔的跑动能力和肌肉力量的下降,跑到位打出高质量穿越球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在比分占优的时候费德勒甚至可能尝试更多的发球上网,截击球就往纳达尔正手打,可以尝试放小球,以目前纳达尔的跑动能力要像以往那样打出高质量反击是比较困难的,就算能够够到球,也可以通过这种手段消耗纳达尔的体能,从跟迪米的半决赛中可以看出,纳达尔已经不是那个体能永动机般的纳达尔了。但是费德勒一定要速战速决,时间拖长了,就算纳达尔体能耗费的更多,坚持不下去的很可能是费德勒。

 

http://m.news.baidu.com/news?ref=www_iphone&baiduid=89447B4656BBC968912969FCC4A1C1DA&lid=18163620010263128874&fr=searchresult01&ssid=0&from=844b&bd_page_type=1&uid=0&pu=usm@0,sz@1320_2001,ta@iphone_1_10.2_3_602#/searchpage/searchdetail/http%3A%2F%2Fsports.sohu.com%2F20170128%2Fn479677155.shtml?_k=xw0yq5

所有跟帖: 

谷主绝对是高级黑,以前黑小德,现在开始黑老费。费对豆H2H下狗最最主要的原因其实还是mental问题。。。 -opel- 给 opel 发送悄悄话 (1248 bytes) () 01/29/2017 postreply 00:04:2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