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中国女排重新崛起的启示 1996年9月20日

来源: haobuhao 2016-08-25 03:29:5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666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haobuhao ] 在 2016-08-25 03:40:22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进入 人民日报资料库 http://www.ziliaoku.org/rmrb

可找到原文 http://www.ziliaoku.org/rmrb/1996-09-20-4#1023947?

--------------------------------------------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中国女排重新崛起的启示


宗立人
 

经历了几年徘徊的中国女排,在第二十六届奥运会上不负众望,终于东山再起,打出了自己的气势,打出了信心,也打出了希望。
 

郎平,这位中国女排荣膺“五连冠”的功臣,响应祖国的召唤,放弃在国外比较优裕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回到祖国。她受命于危难之时,执教于中国女排。在十六个月的艰苦磨练之中,她带领女排姑娘们从亚锦赛冠军到世锦赛第三名,再到本届奥运会上勇夺银牌。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取得这样大的进步,实在可喜可贺。取胜的原因,我们可以列举若干条,最关键的是郎平带领她的球员把老女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拼搏精神重新弘扬起来,下力量培养运动员爱国敬业、为国争光的志向。从这支年轻的队伍身上,我们又看到昔日中国女排的精神风貌,体味到我国运动员为了祖国的荣誉,超越自我,奋勇争先的精神价值。
 

郎平说,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现在国家需要我做点事,我就应该全力以赴。只有这样,我才问心无愧!郎平的话铿锵有力,饱含着对祖国无限热爱、无限忠诚的赤子之情。郎平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崇高的信念——祖国高于一切,实践着她追求的人生价值——奉献!
 

由此,笔者想到毛泽东同志的一句名言:“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要有一点精神。爱国主义就是这种精神的一种具体体现。如果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并把这种认识自觉地转化为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能在各个岗位上做好自己的那份工作,为祖国做出贡献。这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新道德新风尚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见利忘义,把爱国丢得远远的。这种人可以忘掉自己是中国人,忘记自己掌握的这点本事全是祖国培养出来的。有的人在国内名声已经不小,待遇也不算低,可是还要和外国比。跑出去,干什么?或者当教练,把祖国培养出来的本事全交出去,或者代表给他(她)钱的一方,同自己过去的战友、祖国的亲人对垒拼命。这种场面,甭管是输是赢,凡有爱国良知者,心里总不是滋味。诚然,体育是国际性的,体育技术和水平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但是在赛场上,却是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锋与较量。哪一个国家和地区不是斥巨资培养自己的运动员?从国家和地区来看,目前还没有专门把培养运动员作为商品生产手段的先例,有的仅仅是自己把自己当作商品而流通的人。
 

如今,中国女排重新崛起,受到世人的关注与敬佩。郎平弘扬的爱国奉献的高尚品德,也使她赢得了祖国人民前所未有的欢迎与喜爱。尤为可喜的是,洋溢在中国女排身上的这种祖国至上的情怀和拼搏奋争的锐气,现在已经和正在激起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也更增添了团结奋斗、建设祖国的智慧和力量!
 

我们热爱和赞美中国女排,我们也感谢和更加珍视中国女排带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所有跟帖: 

启示就是教练水平高。 -girl8888- 给 girl8888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5/2016 postreply 03:53:33

奖励一两千万美金也不算多。 -girl8888- 给 girl8888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5/2016 postreply 03:57:03

真是讽刺,郎平几年以后跑出去,带领外国人在祖国首都把祖国球队打败了。 -Francine- 给 Francine 发送悄悄话 Francin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5/2016 postreply 04:03:14

这不是讽刺,这说明女排精神也让美国人传承了,哈哈哈哈 -羊排- 给 羊排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5/2016 postreply 07:00:4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