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网上争论过. 有人细细考证过, 包括他孙子:

来源: weston 2015-04-27 12:44:3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504 bytes)
回答: 当初清宫里怎会有川厨, 是误传吧?xsz2015-04-27 11:52:28
我的祖父黄敬临(1875—1941),民间多有他曾在清廷光禄寺任过御厨,并蒙慈禧太后赏识之说。其实,这与事实多有不符。主要依据有:

一,我的父亲黄进威,字庭仲(1904—1982)是祖父的次子。祖父去世之后,“姑姑筵”主要由他继承经营,直到1948年歇业。如果祖父曾为清廷御厨,并为慈禧赏识,那么在它经营“姑姑筵”餐馆时,正可以以此宣传进一步提高“姑姑筵”的知名度。然而,在我与父亲以及几位姑母相处的几十年中,多次谈及祖父身世经历时,却从未听他们说过祖父去过北京担任过曾为慈禧赏识的御厨。当然,父亲在他经营“姑姑筵”的十余年中,也从未做过这方面的宣传。而且,在祖父留下的遗物中,也从未见过一件可资证明他曾任清廷“御厨”之遗物,比如宫廷官服,皇家赏赐等。相反,祖父在民国时期任射洪、巫溪、荥经等县县长时,老百姓送的“万民衣”我倒还亲见过。

二,祖父1875年出生,慈禧1908年去世时,祖父时年仅三十出头。如能任清廷御厨,并为慈禧赏识,甚至获赏四品顶戴,厨艺当不一般。超群的厨艺不可能生而有之,当有一个长期实践积累的过程。而我祖父出身书香门第,传统的家庭教育是沿科举之道走读书做官之路,怎么可能任其弃学入庖,专门干起厨艺行当?我从父辈那里,也从未听说过祖父青少年时曾在餐饮业拜师学艺当过学徒厨师。何况,我家在北京无亲无故,又无人引荐,怎能入得宫廷任职光禄寺御厨?

所以,只要细心分析,祖父曾任清廷“御厨”之说是难以成立的。

那么,御厨之说为何民间又广为传播?

记得2007年6月2日《重庆商报》长秋先生曾在《黄敬临与姑姑筵》一文中有如下记述:

“黄敬临有‘御厨’之称,许多人慕名而来,奔的就是这个‘御厨’。其实,黄敬临并没有在清宫光禄寺主过厨。他是成都华阳人,当过四川射洪、荥经、巫溪等县知事,县长,后来辞官,闲居成都。之后为谋生计,率全家女眷,创办“姑姑筵”川菜馆。《华阳县志》中,对其就如是记载着。

没入清宫,何来‘御厨’?这是1935年的事。那年蒋介石到成都,刘文辉请黄来主厨,备办酒席,为蒋接风。蒋品尝后,赞不绝口,随口说:“如此精美,清宫御厨,不过如此!”从此黄敬临有了“御厨”美名,流传于世。

由于蒋介石的夸赞,“御厨”之说才不胫而走。随之以讹传讹,再添枝加叶,便成了“黄敬临曾任清宫光禄寺御厨,并蒙慈禧太后赏识,赏四品顶戴”云云。我想这是比较合乎实际合乎情理的解释。

黄达 黄敬临次孙 2011年12月时年八十(原载【豆瓣网·咏叹。的日记】)

---
要更详细的直接去读
http://story.chengdu.cn/index.php?c=userblog&a=show&bid=16933

所有跟帖: 

这是最新的文章 -天涯食客- 给 天涯食客 发送悄悄话 天涯食客 的博客首页 (5710 bytes) () 04/27/2015 postreply 12:55:36

这不可信。读书出仕与地位地下的厨子怎可能同时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且后来从厨子转身从政。并且考功名读书很苦,哪有时间去学厨艺 -xsz- 给 xsz 发送悄悄话 (155 bytes) () 04/27/2015 postreply 13:17:51

我也觉得清宫里的人的饮食习惯口味是北方满汉人的口味习惯,怎会用与自己饮食习惯相差很大的川厨。 -xsz- 给 xsz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7/2015 postreply 12:56:42

很多菜是jingg地域和时间的沉淀,非常有shengm力的。 -天涯食客- 给 天涯食客 发送悄悄话 天涯食客 的博客首页 (117 bytes) () 04/27/2015 postreply 14:01:39

百度出来的。 -天涯食客- 给 天涯食客 发送悄悄话 天涯食客 的博客首页 (498 bytes) () 04/27/2015 postreply 13:01:0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