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年龄组Covid-19病人的死亡率说起。

来源: insoine2 2020-04-25 13:52:4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848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insoine2 ] 在 2020-04-25 14:18:4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根据本州数据(http://www.mass.gov/doc/covid-19-dashboard-april-24-2020/download), 列个表。

其中80岁以上的数据,死亡人数居然超过了住院人数,而据本州数据网上的说明,住院人数是目前为止累计数,也就是说,80岁以上老人有一些是没住院就死亡了。 另外,中间画红框的,应该是本坦网友的主力年龄段。

好事是30以下的死亡率可以忽略不计, 而30-49岁的死亡率也很低,千分之2及以下; 坏事是, 从50岁开始,死亡率就超过1%了,70岁以上更是超过10%。

几点随想:

1.   herd immunity

对30岁以下人群是完全可行的,大中小学学生似乎可以回学校,但老师的年龄是个问题。  对30-50岁的人群,死亡率好像还不吓人,如果除去有基础病的,那就容易被接受了, 对于reopen for bussiness,  50岁以下的人,除了有基础病的,我个人认为是可以上班了。

2.  药物的筛选

不仅仅要分轻中重症,看来更要分不同年龄组。 如果不是随机分组, 找一批年龄小于30岁的病人,而对照组找70岁以上的病人,白开水都会成了灵丹妙药。 或者分组的人数不够大,也没有统计意义了,极端情况是随机挑2个病人做对照,一个给药一个给安慰剂, 随机概率挑出一个50岁以下和一个50岁以上组合概率是一半,那样情况下,药效的对比也就完全没有意义了。

3.  确诊后的治疗

对于50岁以下,在家硬抗还是有依据的, 50+硬抗风险就开始大了,我个人认为最好是用药,但remdesivir就不要指望了,就是住院了,如果不到不得已时是不可能用的,要是确诊在家就更不可能了,  我个人的看法,目前设法能找到的备用药物就2个,一个是HCQ(羟氯喹),另外一个是Avigan(法匹拉韦), 这两药在东亚各国和地区,应该是很容易拿到。

4.  关于remdesivir和HCQ临床实验不好消息

预料之中,我以前就发过一个帖子,是美国媒体找一个业内人谈remdesivir临床实验, 他预期结果是mixed, 即对重症效果很有限,但对轻中症应该是有效, 这与我的看法吻合,抗病毒药,理论上都是越早用越好,  而目前几个临床都是针对重症(remdesivir)或中症以上(HCQ,已住院病人),黄花菜都凉了,那效果是可想而知。

 

所有跟帖: 

现在怕的时候如果像西班牙流感一样爆发第二波,第一波的抗体起反作用 -Arrwyn- 给 Arrwyn 发送悄悄话 Arrwy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5/2020 postreply 13:58:48

什么意思? -borisg- 给 borisg 发送悄悄话 boris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5/2020 postreply 14:00:15

细胞风暴因子,过度反应,把自己杀死了 -简体- 给 简体 发送悄悄话 简体 的博客首页 (4843 bytes) () 04/25/2020 postreply 14:11:47

年轻人的问题是微血栓,可以造成猝死,这个比较可怕。 -千里一盏灯- 给 千里一盏灯 发送悄悄话 千里一盏灯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5/2020 postreply 14:18:33

关键是概率多大的问题,从本州数据看,似乎是个接近于0的概率。 -insoine2- 给 insoine2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5/2020 postreply 14:21:29

这个现在确实很像西班牙流感,武汉,湖北似乎真的没那么严重,因为我认识的人得的不多,死的没有,包括他们的熟人朋友 -我爱栀子花- 给 我爱栀子花 发送悄悄话 我爱栀子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5/2020 postreply 14:35:52

姑娘朋友的妈妈,武汉人,没有基础病,刚刚五十岁,一月份中出现症状,前后十天,最后头一天进重症室,第二天去世。 -kittencats- 给 kittencats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5/2020 postreply 16:06:40

有道理。但自备羟氯喹服用要小心副作用,应告诉自己的家庭医生 -就事论事^*^- 给 就事论事^*^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5/2020 postreply 14:07:54

心脏不太好的就不要用了。 -千里一盏灯- 给 千里一盏灯 发送悄悄话 千里一盏灯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5/2020 postreply 14:25:56

心血管副作用应该是出自联用的抗生素阿齐霉素,上次有报道,纽约一医生选的是其它没有这方面副作用的大环内酯抗生素。 -insoine2- 给 insoine2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5/2020 postreply 14:35:12

阿奇霉素已经不在推荐用药名单上,从更新医疗指南上看到的。 -XY6688- 给 XY6688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6/2020 postreply 06:04:56

中国是比较肯定法匹拉韦的,但是韩国对它的评价很负面,现在美国二期已经开始,结果下月初就应该有了 -千里一盏灯- 给 千里一盏灯 发送悄悄话 千里一盏灯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5/2020 postreply 14:24:31

看了台湾的报道,他们是把HCQ排在Avigan之前, 后者剂量比较大。 -insoine2- 给 insoine2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5/2020 postreply 14:30:33

HCQ可引起心电图QT周期的变化,自己在家服用不合适,没有心电图复查。 -XY6688- 给 XY6688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6/2020 postreply 05:49:37

年轻人复学复工,交叉传染会把病毒传播给家人,后果一样的。 -cherry_8- 给 cherry_8 发送悄悄话 cherry_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5/2020 postreply 14:57:33

美国老人与年轻人大部分是分开住的。 -insoine2- 给 insoine2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5/2020 postreply 16:04:44

80岁以上的数据,死亡人数居然超过了住院人数--- 应该是nursing home 直接死掉的。 -三丝- 给 三丝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5/2020 postreply 17:02:52

按年龄不如按基础病。不然貌似不科学 -yukimama- 给 yukimam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5/2020 postreply 17:30:48

问题是五十岁以上人如何跟30岁以下的人彻底隔离开 - 尤其是五十开外的;还是期待疫苗 -pcboy888- 给 pcboy888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5/2020 postreply 22:42:2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