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年龄组Covid-19病人的死亡率说起。

来源: 2020-04-25 13:52:46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根据本州数据(http://www.mass.gov/doc/covid-19-dashboard-april-24-2020/download), 列个表。

其中80岁以上的数据,死亡人数居然超过了住院人数,而据本州数据网上的说明,住院人数是目前为止累计数,也就是说,80岁以上老人有一些是没住院就死亡了。 另外,中间画红框的,应该是本坦网友的主力年龄段。

好事是30以下的死亡率可以忽略不计, 而30-49岁的死亡率也很低,千分之2及以下; 坏事是, 从50岁开始,死亡率就超过1%了,70岁以上更是超过10%。

几点随想:

1.   herd immunity

对30岁以下人群是完全可行的,大中小学学生似乎可以回学校,但老师的年龄是个问题。  对30-50岁的人群,死亡率好像还不吓人,如果除去有基础病的,那就容易被接受了, 对于reopen for bussiness,  50岁以下的人,除了有基础病的,我个人认为是可以上班了。

2.  药物的筛选

不仅仅要分轻中重症,看来更要分不同年龄组。 如果不是随机分组, 找一批年龄小于30岁的病人,而对照组找70岁以上的病人,白开水都会成了灵丹妙药。 或者分组的人数不够大,也没有统计意义了,极端情况是随机挑2个病人做对照,一个给药一个给安慰剂, 随机概率挑出一个50岁以下和一个50岁以上组合概率是一半,那样情况下,药效的对比也就完全没有意义了。

3.  确诊后的治疗

对于50岁以下,在家硬抗还是有依据的, 50+硬抗风险就开始大了,我个人认为最好是用药,但remdesivir就不要指望了,就是住院了,如果不到不得已时是不可能用的,要是确诊在家就更不可能了,  我个人的看法,目前设法能找到的备用药物就2个,一个是HCQ(羟氯喹),另外一个是Avigan(法匹拉韦), 这两药在东亚各国和地区,应该是很容易拿到。

4.  关于remdesivir和HCQ临床实验不好消息

预料之中,我以前就发过一个帖子,是美国媒体找一个业内人谈remdesivir临床实验, 他预期结果是mixed, 即对重症效果很有限,但对轻中症应该是有效, 这与我的看法吻合,抗病毒药,理论上都是越早用越好,  而目前几个临床都是针对重症(remdesivir)或中症以上(HCQ,已住院病人),黄花菜都凉了,那效果是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