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d school的入射和反射曝光。

本文内容已被 [ grid ] 在 2012-06-08 14:09:59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学摄影学到底就是那里曝光, 曝完光回家就瞎灯黑火的搞PS。现代机器什么都有了,就是机器里没有构图,没有画笔,没有艺术两字。所以学摄影学到后来,还是一场空 :)

不管这些,就甩开现代机器,回到 old school 的入射(入色)就反射( 反色)的曝光法吧。

1。先来概念, DSLR机器都用的是反射测光表,不管你是nikon D4, canon 1DsIII, leica M9, 还是medium format Rollei 6008AF,contax 645, all reflex.

入射光则要用机外测光表。 下图例举的就是之一种。

SEKONIC L558R, 白半球可以伸出来做180度测光,也可以收进去做单点测光,多测几个点就得到光比,这在用闪光灯摄影时很有用。其他的要求是输入ISO,然后选择一个曝光速度,我基本上就用1/125。

我常用在小孩玩甩的时候,到一个地方,东南西北四个角和背阴处各测一个数据,在太阳底下,用ISO100,1/125,基本上可得到F11-16(面对阳光),F8(侧对阳光)和F4-5.6(背对阳光),所以有时可在没有测光表的情况下,直接看看太阳光方向在那里,然后看小孩的位子在那里就来一张,然后调整。所要做的就是定参照物,预定DOF,然后等待小孩的神态,立马来一张。

但是这种测光法,有很大缺点,它不能提供高光区,阴影区的差别,从下图可以看出问题,而且做其他调整时比较复杂。唯一好处就是简单快速。

下面几张照片是用这种入射光法排的,机器是用 old school的 hassy 500CM.

2. 下图是拍所有例图的机器。

3。这张是太阳底下,相对背光,测光时是F5.6, 实际拍摄时可能用了F4或F8。脸上是下面的反光。

4。这张是屋内下午,测光表背对阳光是F2.8, 没有去照顾高光底光,手动对焦有点差劲啊,湖了。

下面是用反射光,反射测光表是每个现代机器都有的,差别只在点测光的范围大小,佳能我知道的是从2.4%, 到3.5% (应该是前者是1D系列,后者是5D系列?),但有业者把10%也称作点测,这有点小误差了吧。 40%基本上是中心测光了。佳能的E测光,可能是中心的40% + 周围60%内的几个点。

但用上面的机外测光,就一个测光点,1%,真正意义上的点测。

下面一图就是用反射法,这和其他DSLR的用法一样,没什么可说的。

这图有三个亮点,一个亮区,一个暗区,不可能用入射光法达到准确曝光(也可以,就是费时费力,试许多片子然后PS),所以反射测光表最好。

两颗树是两个亮点,但是测这两个点的数据可以直接用来拍(基本上它反映了V区,也就是不作加或减补偿的那个测光数据,但肯定天空洗白,塔部洗白),塔尖很亮,实际上是光亮一片(X区以上)。天空也是个亮区,基本上在VII区,屋顶在III-IV区。在有了这几个基本值之后,就知道整个亮暗区超过了后背或胶片能记录的范围,所以就在上部加个GND(graduated neutral density filter), 然后再树的测光值上再加半档. 把上下拉拉平,做个糖水片。这样的照片只需要一次曝光,拍两到三张,如果想做HDR应该也够了(我还没试过)。

接下来,天热了,要吃棒冰了。

(完)

所有跟帖: 

谢谢详尽的讲解,学习了! -逐梦天涯- 给 逐梦天涯 发送悄悄话 逐梦天涯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6/2012 postreply 17:42:53

谢谢分享! -YuFoto- 给 YuFoto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6/2012 postreply 18:51:35

顶同党:) -吴聚- 给 吴聚 发送悄悄话 吴聚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6/2012 postreply 19:36:03

谢谢讲课! -nanjing2- 给 nanjing2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6/2012 postreply 21:13:07

顶! -达眼- 给 达眼 发送悄悄话 达眼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7/2012 postreply 02:43:21

可惜OldSchool过时了。DSLR"宽容度"大很多,raw -3EV出来还是一样的。 -Waycool- 给 Waycool 发送悄悄话 Waycool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7/2012 postreply 09:28:42

谢谢各位, enjoy where you are :) -grid- 给 grid 发送悄悄话 grid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7/2012 postreply 15:16:5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