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和他的古董车~~
面对其中一张,先生特意讲了个小故事:有一次在半山的水湾边等一位朋友,见阳光照在水面留下的波纹很亮,很白,曲曲弯弯的也别致,就忍不住取出相机来开始咔嚓。。。突然有一两三条红色的鱼儿自己越过光线进入了镜底,窃窃私语一般,交头接耳一般---太好了这真是天赐良机让人欢喜~~
我以前也想过构图方面为啥总是走不出工整规矩平凡的限制,是不是个性使然呀?性格,艺术鉴赏,观察力,习惯等等,就是这种种决定了自己拍摄的结果。去名山大川著名风景点拍照固然好,有了好习惯,普通的景致和身边的场景里照样也能捕捉到极致和精彩,愿自己有所觉悟后晓得要从哪个方向改进,多学多看,取景的时候养成多琢磨的习惯,争取赋予面前的景物一种更深层的韵味,带上一种特别的想法,以表达出一个更有个性的主题。
史妹妹最近搬了新家,第一次登门造访时,发现她家楼梯一侧墙有一幅新装框的摄影作品非常有艺术气息。
前景是江边垂柳稀朗轻爽,远处是山峦起伏朦胧大气,色彩柔和似曾相识,不禁让我想起以前在另一个朋友家听说过的台湾艺术家劉先生的摄影风格,向史妹妹一打听,嗨,还真没看错,这一幅果真是劉先生的赠品。
十分欣赏,忍不住驻足多瞧了几眼。。。
听说我也喜欢拍照,史妹妹于上周末特地热诚牵线,帮我联系到了这位出生在上海,原籍为台湾,在国立高等师范美术系毕业后去法国巴黎攻读艺术学位的资深国画、漫画家,摄影师劉先生。
相见甚欢!性情相投!聊得尽兴!一见如故的感觉!
对摄影的共同爱好(和一样高的兴趣~~)帮助素不相识的人们拉近了距离,从而有聊不完的话题。
劉先生在国画方面造诣很深,有在魁北克为大型公司担当企业文化创意的长期工作经验,又是名师麾下的太极高手,得益于这好几个方面的天赋和阅历,使他的摄影作品带有鲜明的国画艺术风格(这方面先表扬一下自己,嘿嘿,其实我只看到过他三幅作品,都是装玻璃框后挂在墙上只能远观无法细阅的小型张,而立即能找到其作者,是艺术风格和个性特质为他那些国画风格的摄影作品打下了特别印章,这位劉先生真了不得!)
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实践了,幸好很英明地随身带了相机!请劉先生执镜,试着对阳台门侧一盆粉红兰花拍照。先看劉先生怎么做?他于是从寻寻觅觅开始----弯腰拨开眼前的片片青叶,深入,试着找到最佳角度。若有似无的近景(兰草)舒展的绿色空间后景,背侧光下的“兰花”在低首含羞,欲语还休--- 看着相机的屏幕我由衷叹了一声:“哇!” --- 什么是发现美的眼睛?这就是了!
因以前常用胶片机,后期处理和裁片等手段是不被看好的,劉先生早已习惯取景和构图上的讲究,差一点儿都不行,拍入了一个无用的拐角都不行,而且别具匠心,对色彩和线条的敏感非同一般。
在给我们拍人像时,他特地选中一个背景,事后解释是因为那儿有两种不同程度的白色,其中一块还带格子图案(瓷砖)。原本是极为普通的开放式厨房一隅,在他的眼光里就有了特别,而我等常人,未经训练的目光,就是发现不了什么好景,呵呵,所以我拍的兰花充其量只是美丽的花本身,就像我拍的那些土狼仅仅是一些拍摄得很清晰的狼而已,没有进一步点的韵味,也没有通过它们的形状及动态,呈现一种你心里想抒发的意思,。。。而劉先生镜头下的兰花却如同具神韵的女子,想必按快门之前他心中就有了想要的形象~~~这就是工匠和艺术家的区分吧,这就是有无灵感的不同吧,天赋的功力不一样,也许是学都学不来的。
也把过去积累的一些图集本子带在身边了。乘机取出几本希冀受到高师指点。经一番解说,举例说明,为几张图重新格局,我特别记住了劉先生大声说的一个短句子:“胆子大些,要舍得打破一些东西!”突然我感到自己通了,过去拍风景照时中允端正的那种习惯也颠覆,成为平庸和稚拙的代名词了。
劉先生展示了存在他苹果手提中的一部分杰作,哇呀。。。。美一个字!创意无限四个字!来自生活却明显高于生活,这才是摄影者的理想境界。。。
后来这张成功的片子就成了劉先生出版的法文版《太极之魂》一书的封面。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还有没有改进的希望?
昨天从最早期拍的片子里挑了几张,在重新看片的过程中继续享受结识了高手良师劉先生之后的愉悦。。。
《国画》(刘荣黔先生获奖作品,2010中国黄山(国际)风光摄影大展优秀奖)
---------------------------------------------------
下面一组,可命名为《春江水暖》~~~~
是不是有一点点意思在里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都是前几年的旧照片,拍完了觉得不好看放在一边没用过~~~
正如劉先生所建议不要轻易删除以前的片子
因为过些年拿出来看,情况变了角度变了水平变了,也许会别有一番鉴赏结果。
14是剪裁前的原图。 对比13,裁过和不裁的,哪张更好呢?这还真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