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年前黑白胶片时代,曾溜进人民日报暗房看大师们做片。看他们老费劲了,要根据想要的效果,特配显影药,选适用的相纸(有不同反差的5种相纸),放大时局部遮挡曝光(有点像后期GND),曝光时还用橙色滤镜控制反差。最绝的是,把某小领袖的头换成某个大领袖的头,说是政治需要。当时看得爽呀,爽呆了 - 照相还可以这样玩!
PS自“古”就有了,连做新闻的都用。
只是现在长大了,觉得新闻片换头有点那个,...,是不。
2.
M年前,有个在她的圈(不是咱这圈哈)里德高望重的摄影师,发表了一张精美无伦的片,我在大为感叹之余,觉得有点什么不对。仔细看去,发现片中一画龙点睛之物的光向与片中其他的有差。于是,写信去请教。此人豪杰,回信承认那画龙点睛之物是PS后加的,并为这穿帮道歉。后来,她改了图,换了那画龙点睛之物,并对外告知是PS的。片片依然绝美,且无穿帮,大家依然赞。
重手PS(如,加物件,...)可能穿帮。做了,吱一声有好处。如为了学习,大家也许能帮着看看,提点建议。别人也可以向你学习。如为了“比”(管它是比赛还是比“气”),也是吱一声好些,level ground,心里也踏实些,是不。
3.
几年前,我的朋友L给我看了他的研发小组研发的软件图像处理技术:把人变老(这个我恨,我儿爱),把人变年轻(这个我爱,我儿恨),把水管变锈,把眼镜变没,把低像素片变成高像素片,把两张模糊片整成一张清楚片,...。当时我想,是不是N年后相机都缩到手机里去了,有了强大的PS, 咱就能整出任意大,任意精,任意美得片了:)。得,器材帮失业了。(玩笑了)
我相信,3,5年后PS会与今天的大不相同。会给我们无法想象的创意思维空间。就我本人而言,最恨禁锢创意思维,不管是啥事,不管是啥人。不过,就PS而言,重手PS,还是吱一声好,因为现在多数人,或是还在学习,或是还不适应。是不?
跟风讲几个PS的故事 (无片)
所有跟帖:
•
赞!思维开阔,态度端正。
-海龙海马-
♀
(0 bytes)
()
03/06/2012 postreply
10:51:26
•
新闻片PS,也就“我们这儿”干得出来。。。
-SanyYang-
♂
(0 bytes)
()
03/06/2012 postreply
11:00:22
•
“哪儿的人”都可能干得出来,除非技术上不会
-子非蝶-
♀
(0 bytes)
()
03/06/2012 postreply
11:23:47
•
到n年后,真的可以随意ps时,人们又会追求原汁原味了
-Ragnarok-
♂
(0 bytes)
()
03/06/2012 postreply
11:13:12
•
这个吗,太有可能了。。。
-偶尔贴贴-
♂
(150 bytes)
()
03/07/2012 postreply
08:52:17
•
觉得ps不在于用没用,而是作者声明和实际是否一致。
-子非蝶-
♀
(0 bytes)
()
03/06/2012 postreply
11:22:24
•
子兄画龙点睛。几句多余的话几句...
-偶尔贴贴-
♂
(663 bytes)
()
03/07/2012 postreply
09:44:29
•
讲的实在.
-华翰斋-
♂
(0 bytes)
()
03/06/2012 postreply
12:56:33
•
讲得很好呀
-akuan-
♂
(0 bytes)
()
03/06/2012 postreply
14:47:27
•
实在
-walker_沃客-
♂
(0 bytes)
()
03/06/2012 postreply
17:00:39
•
三年河东,三年河西。PS vs 原汁。
-多城居士-
♂
(0 bytes)
()
03/06/2012 postreply
17:49:11
•
这番话确实中听:))
-schatten-
♂
(0 bytes)
()
03/07/2012 postreply
0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