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mm论(二)
作为定焦的使用,比较一下35mm和50mm。
直到现在,leica x1和Fuji X100,还是采用35mm镜头,作为相机唯一的镜头。
到底应该采用哪一支镜头,作为基本功训练,培养镜头感,效果更好呢?
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确我们取舍的标准是什么。
摄影家的作品,是通过镜头这只眼睛来实现的。摄影家自己配什么镜头,就等于是摄影家拥有了什么样的眼睛。
35mm的视觉效果是与人的双眼的视觉效果相似的。而50mm的视觉效果是与人的单眼的视觉效果相似的。
这两个镜头,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专业。
问题在于,人不是兔子,人是双视觉的。就是具有立体视觉的。
把双视觉的影像,压缩在单视觉的底片上。如果是通过小广角的35mm镜头,影像是通过广角镜头的,强化透视关系的特性处理过之后,再投射在底片上的。
也就是说,本来影像就具有远小近大的特性。广角镜头,把这一特性放大了。近的更大,远的更小。这是因为三维影像被投射到二维底片上的关系造成。
打个比方,好像是我们通过哈哈镜照镜子,化妆。长期只使用哈哈镜,化妆,当然,我们也会习惯。只要习惯了,并不会影响我们化妆。但是,这不是标准视觉!
尽管35mm被称为小广角,透视关系的变化并不大。但是,还是不能与没有透视关系变化的50mm镜头相提并论。
这种透视关系发生了变化的视觉习惯,哪怕是相对较小的变化,也还是不如没有透视关系变化的镜头,来得更标准!
对具体题材的拍摄来说,当然是没有关系的。但是,作为基本功训练,培养镜头感,这种透视关系发生变化的视觉映像,是不能拿来作为视觉标准的!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比如,作为训练基本功,培养镜头感,24mm,28mm,显然太广了。而85mm,100mm,显然又太长了。
为什么这些太广了,或者太长了的镜头,不能用来训练基本功,培养镜头感呢?
广角镜头,具有突出主体,夸大透视关系的特性。长焦镜头相对来说会使得 空间更加紧密,具有空间的压缩感,压缩透视关系的特性。
当然,如果摄影者这辈子只使用35mm镜头,或者只使用25mm镜头的话,或者摄影者这辈子只在广角段选择镜头的话,那完全不用理会其他因素,你就直接使用35mm,28mm,25mm镜头好了。不用考虑任何其他因素。
但是,作为普通基本功训练,培养标准镜头感,就必须选择没有透视关系变化的镜头。
50mm镜头具有不存在透视关系畸变的特点。50mm镜头的特别之处,就在这里!
50mm是标头,没有广角的强化夸大透视关系的特性,也没有长焦对空间,对透视关系的压缩特性。这就迫使摄影者更加注重照片的内涵,而不是它的表现形式。
也就是说,50mm标头排除了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的光学干扰。摄影者不能指望借助广角镜头,帮助自己突出主体,夸大透视关系,也不能借助长焦镜头,帮助自己制造紧密的空间关系,压缩透视关系。这才是考验基本功,培养镜头感的镜头特性!
还有一点,就是广角镜头,景深大。长焦镜头景深小。而50mm镜头,景深适中。便于摄影者适应景深的变化。
50mm是非常平凡,非常平实的焦段。就是因为其平凡,平实的特质,才给予摄影者在距离,虚实,透视等等,摄影的各基本要素方面,以最严格的考验。
因此,50mm对摄影爱好者来说,更具基础性意义。
再有一点,我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一下。
就是有一种观点认为,使用定焦时,变焦基本靠走。
这一观点的实质内容是靠变焦来取景。
持这种观点的人,通常是为了嘲笑定焦使用者,才这样说的。
但是,这种观点是极端错误的!
这一点,我想特别请初学者加以注意! 我说,“没有什么,会比用变焦更毁人的了”。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请大家记住,说这种话的人,必定是摄影的外行!
因为,变焦镜头的使用,当然具有取景的作用。但是,这是表面的,浮浅的印象。
变焦的使用,首先不是为了取景,而是方便摄影者自己选择透视关系。
需要夸大透视关系,就用广角。需要压缩空间感,就用长焦。不用换镜头,就可以选择我们所需要的透视关系。
在我们取景时,首先想到的,不能是靠变焦来解决问题。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不明白这一点,就是头脑还没有进入摄影的大门。
确定了透视关系之后,以此为基点,我们才能选择视点,这就需要我们前后走动了。
因此,手握变焦镜头,就站在原地不走动,靠变焦取景的拍摄方式,是极端错误的!
形式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不同的透视关系,是为了表达不同的内容服务的。
摄影者在拍摄时,必须首先确定透视关系,决定视点的位置,走动,再进行拍摄。
只有在不能靠前,或者不能退后的情况下,在某些只能靠变焦来取景的情况下,才可以放弃透视关系的选择权。
关于这一点,请初学者千万要加以注意!
而对于初学者,使用价格最便宜的50mm学习,非常地好。即经济实惠,又能够学习到真本事!
我们理解不同透视关系的轴心,原点,是处于广角和长焦之间的,没有透视关系变化的标头焦段,就是50mm焦段。
等到自己学会了走,四肢健壮之后,是跑,是飞,那就随各位自己的喜好了!
我们是用“自己的眼光来看世界,不要通过别人的眼光来看世界,而这正是区分照片是平庸还是高明,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的标准。”
林军
2012年3月4日星期日
50mm论(二)
所有跟帖:
•
大仙啥时写首歌颂标头的诗啊~~~
-偶尔不醉-
♂
(0 bytes)
()
03/04/2012 postreply
20:30:31
•
有道理! 赞大仙!
-SanyYang-
♂
(0 bytes)
()
03/04/2012 postreply
21:02:00
•
明白了。50mm是基础。谢谢大仙!
-nanjing2-
♀
(0 bytes)
()
03/04/2012 postreply
21:37:20
•
实际拍摄时,镜头的选择是非常自由的。但是,作为基本功练习,50mm最好!
-大大仙-
♂
(0 bytes)
()
03/05/2012 postreply
05:03:05
•
很抱歉,我很不赞同这种教条式的论点。这里您讲的镜头感
-viva-
♂
(316 bytes)
()
03/04/2012 postreply
22:08:01
•
请进!
-大大仙-
♂
(299 bytes)
()
03/05/2012 postreply
05:00:44
•
你老兄害人不浅哪!
-刀爷爷-
♂
(78 bytes)
()
03/05/2012 postreply
06:16:52
•
目前,计划写到(二十五)
-大大仙-
♂
(0 bytes)
()
03/05/2012 postreply
10:00:43
•
还不如你贴二十五张片更简明.
-刀爷爷-
♂
(0 bytes)
()
03/05/2012 postreply
10:10:20
•
35mm是双眼的视觉,50mm是单眼的视觉,这个蛮有意思。
-达眼-
♂
(0 bytes)
()
03/05/2012 postreply
00:33:21
•
大仙研究的东西就是高深~~提个建议,你写论文的同时也写写诗吧,那个俺至少能看懂一些:)
-子夜歌-
♀
(0 bytes)
()
03/05/2012 postreply
04:34:52
•
凝问
-grass_root-
♀
(372 bytes)
()
03/05/2012 postreply
06:14:05
•
谢谢捧场!有些事情,不在本文讨论的内容之内了
-大大仙-
♂
(0 bytes)
()
03/05/2012 postreply
09:47:38
•
诗第一, 论第二, 影第几?
-华翰斋-
♂
(15 bytes)
()
03/05/2012 postreply
06:16:44
•
非常感谢华兄!
-大大仙-
♂
(0 bytes)
()
03/05/2012 postreply
09:04:18
•
纸上谈兵=废话,以片说话才是真理.
-刀爷爷-
♂
(0 bytes)
()
03/05/2012 postreply
06:19:34
•
刀爷爷听禀, 教练也不一定会打球...
-华翰斋-
♂
(93 bytes)
()
03/05/2012 postreply
06:25:42
•
好文章,学习了!谢谢分享!
-多城居士-
♂
(0 bytes)
()
03/05/2012 postreply
06:34:39
•
什么双眼单眼的?35mm就是35mm.50mm就是50mm。 三眼也是一样。
-WayCool-
♂
(0 bytes)
()
03/05/2012 postreply
06:42:12
•
哈哈,我还刚想问他那"单眼","双眼"论有何出处?
-刀爷爷-
♂
(47 bytes)
()
03/05/2012 postreply
07:31:10
•
斗鸡眼是45mm还是75mm?哈哈哈
-WayCool-
♂
(0 bytes)
()
03/05/2012 postreply
10:33:11
•
大大仙热爱摄影,肯定还有MJ上片,快快招来!
-enTiger744-
♂
(0 bytes)
()
03/05/2012 postreply
06:52:58
•
还真没有,我还真没在这里上过我的作品!
-大大仙-
♂
(0 bytes)
()
03/05/2012 postreply
09:38:33
•
水平有限,不得要领。
-放浪形骸-
♂
(0 bytes)
()
03/05/2012 postreply
07:12:13
•
不作PJ,不当器材派,作为一个拍客说两句
-U96-
♂
(535 bytes)
()
03/05/2012 postreply
07:46:51
•
差点看成是双眼皮和单眼皮了。
-qq90-
♂
(0 bytes)
()
03/05/2012 postreply
09:25:46
•
附上片子比较看看?
-踏浪-
♂
(0 bytes)
()
03/05/2012 postreply
10: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