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酱几句,

本帖于 2012-02-21 21:43:33 时间, 由普通用户 chicago80 编辑
回答: 《无声音乐会》之《安魂曲》felix_tian2012-02-21 00:04:01

#1 的头部与肩头和树梢重叠了。

感觉 #2 里微笑的嘴角与个人对“安魂曲”的理解(肃穆与平静,有别于升入天堂的喜乐)不是很协调。

#13 中间的空白多了一些。

田大侠好像比较喜欢用直线,斜线把画面切割成多个DRAMA空间。而大提琴的曲线相对于人体比例优美夸张,贴近拍一两张应该有很好的效果。

大提琴的位置相对固定,模特的姿态反而可以有动态夸张的设计。这几张拉琴的姿势都中规中矩,比较死板一些。

遮眼的布条是很好的构思,如果是能正对模特的眼睛拉近拍可能会有灵魂出窍的感觉(你知道她在看你,但是你却看不见她的眼睛)。

从主题表现来说,个人最喜欢#1。

从视觉印象来说,个人最喜欢#2的通透和构图。

总体上看好像大侠在拍摄手法上有对模特怜香惜玉的感觉,不像在印度的片子好像往死里拍似的。景物稍微多了一些,情绪稍微淡了一些-不过,也许你就是想象这样比较peacefully地表现。

所有跟帖: 

谢谢!说的都很到位。 -felix_tian- 给 felix_tian 发送悄悄话 (66 bytes) () 02/21/2012 postreply 10:28:3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