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 数码 发烧驴友流水帐

来源: 依依汉南 2010-11-06 12:10:4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3413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依依汉南 ] 在 2010-11-06 12:10:42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胶片 数码 发烧驴友流水帐


 


大学读书的八零年代,忐忑不安攒了好几个月的伙食费买了台国产“红梅”牌照相机,从此走上了捣鼓摄影的不归路,现称驴友,广东话又叫“发烧友”。


 


工作两年后,第一次去新加坡出差,那时外币补贴每天不会超过二美元,临回国前,买个电子钟给老娘,买瓶香水给女友,剩下的大概不会超过一百美元,买下了俺在境外的第一台相机,一台 Vivitar 的低档傻瓜机  ------  那时还根本不知道傻瓜机与单反的区别,也不知道德国机与日本机的风格。


 


几年后去日本出差,有点长进了,买了台Yasica 的单反,对着柜台里那些闪耀着灰蓝色冷艳光芒的德国相机和镜头,开始有了看女友的眼神。


 


出国半年后,刚刚安顿下来,新婚的妻子还在国内等着我每周一封的信件,当时我全部的积蓄不会超过三千元,在墨尔本的某个柜台徘徊了 N 个小时后,花了近八百元买了当时 Canon 新出品的T70 单反,然后直奔机场,几个小时后就一个人走向了新西兰的崇山峻岭。后来我还买过好些贵得多的相机,但是这台 T70 仍然是我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最疯狂的躁动,而且至今没有后悔过。


 


然后就开始了每一个菜鸟发烧友的必经路程   -----  无止境地追求器材,反正日本的所有品牌都曾拥有过。有一段时间住在免费的公司宿舍里,省下了房租的大头,出入相机店就跟大款式的,那几年,买卖相机比吃麦当劳还频繁。


 


然后开始“衣带渐宽”,为了拍日出,经常半夜三四点起来,驱车往东,到达海边时还能看到启明星的闪亮。为了省钱,时常与太太干脆就睡在车里等待日出。曾经有一次是开摩托带着简易帐篷出去的,到达之后黑灯瞎火的在一片草原上,周围百米之外什么都看不见,等到天亮时爬出帐篷,外面的草原上居然有几百只袋鼠在驻足,太太睡眼朦胧第一眼看到了还以为是狼群。


 


十年前,第一次开始了胶片与数码的迷惑和挣扎。


很快,明白了大江东去,明白了什么叫人心背向。


八年前,太太惊讶我把自己挚爱的佳能最顶级的 F1 连同配套的红圈系列镜头全部出手,我则平静地笑笑说,今天还能值这个钱,再过两年。。。


 


其实不必等太久,我工作的公司就与柯达有密切相关的业务联系,那几年,看着这个原本的胶卷相纸老牌巨头江河日下,穷途末路。


 


那几年,胶片与数码之争充斥着摄影行业的所有杂志,期刊和论坛。


爱胶片者头头是道引津论据滔滔不绝,从过去千年论证到技术的极限数码的致命色斑解相的不可逾越的定律,还有人体生物学与数字代码绝对不兼容的铁一般的事实。。。。


 


到现在,不知谁人还有这个兴趣。


就像走在巴黎街头的时髦女性有谁会有兴趣去戴塔利班枪口下的蒙面黑纱吗?


 


我还认识一位至今坚持胶片的仁兄,他认为,胶片的感光与复原毕竟比数码的堆砌更圆满,哪怕这种堆砌几近天衣无缝。他至今收藏了近三十台胶片相机以及无数镜头,在经济低迷的澳洲大概可以买个小单位了。朋友们劝降过他几次,他坚贞不屈。我懂他,讲求极至的完美,路数不同,但对美好艺术的追求殊途同归。我尊重他。


 


如果有人向你讲述胶片的种种好处,数落数码的种种不是。最好先看看他自己用的是什么。


 


如果他表里如一,值得尊重。


如果他已经扛上了数码,甚至是最顶级的数码单反,而嘴里还口若悬河地苦口婆心 。。。。。。朋友,请转身而去。


 


 

所有跟帖: 

路殊 不同归:创作嘛, 胶片; 玩玩儿嘛, 数码 如此 发烧 骑驴 ~:) -弓尒- 给 弓尒 发送悄悄话 弓尒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6/2010 postreply 13:33:23

转帖的?好像刚从神马地方看过。。。 -西关笑爷- 给 西关笑爷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6/2010 postreply 13:59:3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