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和镜头都属于精密仪器,出厂时会控制在产品的tolerance范围之内。比如说CMOS到镜头接口的距离应该是30mm,允许的tolerance是正负0.5mm。镜头也许从接口到第一个镜片组应该是20mm,允许的tolerance是0.03mm。你可能机身有+0.5mm的误差,镜头有-0.2mm的误差,最终误差是0.3mm。这也许在系统的承受范围内而不造成成像的问题。也许你运气不好,正好碰到机身+0.5mm的误差再叠加上镜头+0.3mm的误差,这导致了+0.8mm的误差而造成成像问题。从统计学上看,产品落在极端tolerance的可能性很低,再加上两个不同生产线/厂家的产品都在极端落差而且是同一个方向(+或-),那可是极少数的。当然,有些镜头的设计会导致不同焦平片的校正非线性,我个人觉得Sigma这款属于这个情况。我刚买来是用它拍人时睫毛从来没有完全清晰过,当时把它卖掉的心都有了。后来用机身的lens micro adjustment(Canon 1D mk4),设置到极限值也没法完全满意(近距离满意了但是中长距离出问题)。最后用Sigma USB dock和原厂的软件解决了。话又说回来,这个镜头太重,在没有vertical grip的机身上头重脚轻,在有grip的机器上得有一定的体力。
不会
所有跟帖:
•
Canon 5DM4 的 micro adjustment 是解決其自身的問題? 还是其配搭的镜头的问题? 多谢!
-Maxim88-
♂
(0 bytes)
()
08/09/2024 postreply
08:32:08
•
还是解決机身与鏡头的兩者加起來共同的的問題? 多謝!!!
-Maxim88-
♂
(0 bytes)
()
08/09/2024 postreply
08:43:26
•
机身上micro adjustment是适配到具体镜头的
-eth-
♂
(0 bytes)
()
08/09/2024 postreply
11:48:00
•
就是能解決 ….机身与鏡头的兩者加起來的問題?
-Maxim88-
♂
(0 bytes)
()
08/09/2024 postreply
12:42:54
•
是的,但是不可以具体聚焦区间的调整
-eth-
♂
(49 bytes)
()
08/10/2024 postreply
14:07:03
•
那不是 = 什么問題都沒有解決吗?
-Maxim88-
♂
(0 bytes)
()
08/10/2024 postreply
21: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