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我总拍的灰朦朦的 “白加黑减”法则

那年四月里的第一场大雪,雪还是很漂亮的。



那年四月里的第二场雪,我又忍不住拍了,这个是车里拍的,灰蒙蒙的就是那时的天气。



摄影中的“白加黑减”法则

我对于“白加黑减”很难理解,开始总转不过弯来理解,认为场景画面已经这么白了,如果再增加曝光补偿操作,那不是过爆了吗?或者场景画面已经很暗了,如果再减小曝光补偿操作,那不是欠爆了吗?但这是我们的逻辑思维,不是相机的逻辑思维。

那么相机是什么逻辑思维呢?把一张纯黑和一张纯白的纸用相机拍摄下来。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这两张照片都呈现灰色,这并不是说黑色和白色颜色是相同的,因为相机通过收集物体的反射光来计算曝光,不同的物体对光线的反射能力是不同的,相机没有智能到能判断出每个物体的光线反射量,因此,我们必须人为地设置一个标准。很早以前,科学家们就发现自然界物体的平均反射率为18%,因此相机的测光标准就按18%设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18度。就是不管对着白纸还是黑纸自动测光拍摄,其结果拍出来都是灰色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人来判断,为了让白纸(比如拍摄白雪)恢复本来的白,就需要进行增加曝光补偿,为让黑纸(比如拍摄煤炭)恢复本来的黑,就需要进行减少曝光补偿。

当你拍摄明亮的物体时,比如拍摄白雪,相机就会误认为环境画面非常亮,从而自动减少了拍摄的曝光量,实际导致欠曝,这样拍摄出来的白雪就会变成灰蒙蒙一片。当拍摄黑色、深色物体时,相机会认为画面环境非常暗,于是自动增加了拍摄的曝光量,因此由于曝光的增加,黑色已不再那么黑,也变成灰蒙蒙一片。看到这里,大家应该理解“白加黑减”的规则了吧。为了使拍出来的白雪照片保持雪白,我们必须在正常曝光的基础上增加1-2档曝光补偿,来还原雪本来的色彩。

但是也要注意“白加黑减”不是绝对法则,当你使用逆光拍摄时,光线比过大,超出了相机的宽容度,此时“白加黑减”的法则就不那么管用了。

所有跟帖: 

J兄的四月春雪摄得不错。视频好像不受法则限制吧? -yujing_hk- 给 yujing_hk 发送悄悄话 yujing_hk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6/2022 postreply 14:38:46

如果有啥法则我可能也不懂,反正我是开心拍。 -jmzjmz- 给 jmzjmz 发送悄悄话 jmzjmz 的博客首页 (36 bytes) () 12/28/2022 postreply 15:53:25

等转过弯来就是 next level 了 -移花接木- 给 移花接木 发送悄悄话 移花接木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6/2022 postreply 16:32:2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