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小常识:是「人,定胜天!」,还是「人定,胜天。」

本帖于 2009-08-14 18:45:44 时间, 由超管 论坛管理 编辑

「人定胜天」这句豪言壮语,一直陪伴共和国历史前半的头三十年。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学步苏联老大哥,要战胜大自然,首提现代汉语版的人定胜天。
五十年代末大跃进,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居然亩产稻穀可达四万斤,为正常产量的七、八十倍:人定胜天,喉舌报刊,有图为证!
七十年代文革,狠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反动天命观,全国学大寨改土造田,竟为人定胜天立样板,好大喜功,劳师动众,盲目上马,效益不彰。唐山大地震,毛主席革命路线发扬人定胜天精神,抗震救灾,所以新闻读不到十六万重伤,廿四万死亡。

人,一定胜天吗?我们胜天胜了卅年,才惊觉就连小日本我们的战败国,人均收入都胜过我们了,所以人定胜天的爱国口头禅,便从上到下忽然收歛,老实做人了。

「人定胜天」确是古语,在土洋并重,两条腿走路的时候却有特殊任务,拿出来代替苏修的唯物思想,表示誓要与大自然斗争的决心,并认为必定征服大自然,其实这是偷换传统观念。「天」,就只是大自然麽?人「定胜」天,人「一定战胜」大自然麽?

按照中国古人对天的认识,天本来至少有三层意义:自然天、道德天、超越天。为了方便集中理解,我们或可以借《孟子.离娄上》一段话予以说明:
「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这里的「役」,翻译成白话则是「被使役」,小的总要被大的使役。意思是说,当天下有道,以贤德之大役贤德之小为原则,但遇见天下无道,就要以强权役弱小为原则了。小的终被大的使役,无论道德或权力,都是「天」,不能改变,顺之存,逆之亡。孟子这里要说的,是强权不可挡,是天,但道德也是力量,更是天。
接下去孟子以天命靡常,兵强马壮之殷商,居然侯服周邦为例,说明外力强权之自然天,顶多只逞一时之强,最后仍然要屈服于德性之天,如孔子有言:「仁不可为众也。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仁不靠人多势众才显力量,仁本身即道德力量,天下无敌,故小邦周能代大邑商而起,承天之命。无道的力量,最多苦苦支撑,而有道的力量,才所向披靡。个人之行,天下之事,至终服从的,不是自然之天,而是那以仁为体的道德之天。故按照孔孟,天即无以改变的力量。天下无道,以大凌小,难以抗拒,这自然界规律,乃为自然之天。天下有道,强大的道德感召,弱小的甘愿为正义服劳,也无以拒绝,这是道德界的规律,乃道德之天。而天命靡常的天,总持着这些自然规律、道德规律,而为超越之天,或称天命。通观孔孟所言之天命,非为客体之自然义,也不仅是主体之道德义,更是有一高于主客之上的超越义。这天是超越天,常或带有意志位格,而为意志天或位格天,此在更早的文献中,名之上帝。后所以别言天,乃凸显上帝力量之至高周遍。
三义之天,在先秦文献,特别是儒家典籍论述中,有可通言之义,故时而成为能加互换的观念,在一段文字里具体指哪一种天,要由上下文推敲而得之。中国传统天之三义,足有相通之处,很像圣多玛斯神学之自然法,在物与在人有别,然并非绝无可通。二法是二,在人的具体实践中,却当合为一而无枘凿,因皆出自造物之主。故中西传统,所见略同,大道一以贯之,作为源头的至上之天,用于人,为道德之天,用于物,为自然之天。

在高喊「人定胜天」的那些特殊日子,领头这麽叫嚷的人,那个天当然指自然天,因他们的唯物论,根本不信有甚麽超越天。主席说不信邪,那个邪,也不应当有超自然的意味,否则他便非真正的唯物主义者。但「天」这词儿,传统上用了几千年,自含超越义,当然也有衍生的德性义、自然义,你既说天,大家便根据自己的传统去理解它。天,无论偏于上述哪一义,都含「不能改变」这一特质,各人对天的理解或见不同,但不论你心想的是自然天好,道德天好,或超越天也好,你既言天,就是认为世有不可改变的事实。

只以天为大自然,那人定胜天一语,就等于说人必定战胜大自然,改变不能改变的大自然物理事实。这说法若果追究起来,根本是唯心论,以为我凭意志努力,必扭转自然规律。所以在喊人定胜天口号的年代,大家都心安理得你喊我也喊,是因没有多少人真会用脑袋去想或敢去追究,这天的意义到底是甚麽?即使讲唯物论的自然天,这句话除了发洩浪漫情绪外,并不具实质,盖物质规律,断不可逆!至于听到人定胜天宣传的明白人,由他们的个人理解,把这天同看成超越天或德性天,那话就更不通!你改得了自然规律吗?同一道理,神圣律法或定然德律,也都不是你光喊要改就会改,要战胜便能战胜的呀!

传统「天」之大本,既不是自然天,后之使用,也不唯一个自然天,故我们近代之「人定胜天」的天,误解误用甚大。好了,那人「定胜」又如何?是说人「一定战胜」超越天或德性天、自然天麽?其实这样更是大误读!我们稍有中国文化常识的应都知道,中国文化素言天人感应,天人合德,天人合一,人天不相胜,怎会突然人一定要胜过天呢?

「人定胜天」这句成语,传统读法和我们现代的习惯不同,应作「人定,胜天」,「定」是紧跟着「人」,「人定」与「胜天」是成词,不是定接着胜,而「定胜」竟连读变了是成词的。若是好好看文献,「人定胜天」出现前,先有「人众者胜天」「人定兮胜天」,都是「胜天」作一成词,与「人定」或「人众」是分开说的。
汉《史记》「伍子胥列传」载:「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伍子胥的朋友告诉他,听闻人多好办事,于是便出胜天这样的说法,其实天有定数,仍破人谋,人终归还是胜不了天。故按史记,天非说要胜即胜,其实不可轻言胜天,才为古之慧见。
南宋词人刘过《龙洲集》〈襄央歌〉云:「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兮,文言之语助,相当今白话「啊」「呀」这样的语气。胡,文言疑问,犹今语之「为何」。所以这整句话语气,是不敢肯定的,乃在感歎说:「人定」呀麽?便叫「胜天」了吗?何以半壁江山,久久仍日月无光?言下你人定人定,仍天定天定啊,大宋天下不还落得这半壁吗?这一句与史记的意思完全相贯,人定胜天,不能作人一定胜天讲,反想说人不一定胜天!因这「定」字,未可强由文脉中割裂出来,给解释作「一定」。依古文献所见,这定是讲人定,讲天定,为此生命主体或那超越主体定意之定,并非在说客观上之必然一定。
所以到明末清初《喻世明言》再说到「人定胜天」,卷九里有一段是这样表述的:「又有犯着恶相的,却因心地端正,肯积阴功,反祸为福。此是人定胜天,非相法之不灵也。」意思是:有的人面相不好,却因做人心地端正,刻意默默行善,持续积聚功德,到了后来就算真的万一遭殃逢难,仍化险为夷,转祸成福,这是「人定」,终归「胜天」:人恒以修为定力,至诚迴天,扭转天意之定,反祸为福了!所以作者冯梦龙认为,并非相术测天之定不灵光,而是天定与人定当中,即天人之际,尚存转圜处,才有以虽祸犹福。

既然「人定」是一立志修身之事,那「胜天」就不太可能解释作人战胜天。哪有说我这边心地端正,肯积阴德,那边偏去跟老天爷过不去,敢叫日月换新天,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如此毋敬天、不信命的与天斗其乐无穷,全属无知无畏的顽童心态,不管人想怎麽解释,都无法跟传统天人关係和谐,放回古文献原文中,尤处处显得格格不入!

所以「人定」不是「人一定」,「胜天」也非「战胜天」,因汉语之「胜」,不只有一个「战胜」义。盖「胜」之为义,实有好几层可说。
先谈「胜」本义。《说文》:「胜,任也」;《尔雅》:「胜,克也」。任即担任,克即能够,故此「胜」之本义,是指克任承受,能够担当。这非欲求胜于人,而是尽其在我。故「胜任」,则愉快,「不胜」,则不胜其烦、不胜其苦。
胜从「克」义之能克,引申作克制、克服,制服取胜,这样才可作「决胜」「战胜」要分胜败、胜负之胜。决胜若是一面倒,克尽无馀,就又再引申作完全义,如「不胜」枚举,「不胜」感激,即不能完全尽数,无法都一一完全尽表谢忱。
胜从「任」义之担任,名任其实,实当其盛,如「名胜」「胜地」之胜,皆胜为盛大义之引申。甚至「胜利」原无决战制胜之释,而是盛大利益之谓。宋代欧阳修说道场举办法会「仰冀觉慈,广敷胜利」「冀因胜利,延锡禧祥」,胜利再胜利,不是战无不胜之战胜,而是法事盛大,利益众生!由胜之盛义再引申,胜者盛大超迈,优秀不凡,如「胜士」之才识卓越,「胜谈」之议论高明。此胜不必与败相对,胜士、胜谈只是聊胜一等,有过人优点,无需把人当竞胜之对手,要我胜你负,甚至拿人当取胜之敌人,定我胜你败。

因知胜本多义,任也,盛也,过也;又克也,制也,尽也。胜利仅多义中一义,本与战胜获战利无关,原无利己之心,反而是盛德利他之事。所以「胜天」何必非要取「战胜天」一义不可呢?「人定胜天」不读「人,定胜shengˋ天」,应读「人定,胜sheng天」,胜是胜任,不是战胜。「人定,胜天」是:定志修身积德,胜任承负天定。「人定胜天」的「人定」,是人笃定为善,「胜天」,是承天之定命。国家前半卅年为「人,定胜天」所误,后半卅年,不再关心「人定胜天」,也不甚了了,对「人定,胜天」,还迷未悟。共和国一甲子之际,笔者不嫌辞费,旧事重提此「人定胜天」,略申其旨,愿为祖国寿!

所有跟帖: 

高见,只是窃以为两者说法都有道理 -richard_hz- 给 richard_hz 发送悄悄话 richard_hz 的博客首页 (532 bytes) () 07/03/2009 postreply 18:01:18

回复:两者说法都有道理 -吮露鶴- 给 吮露鶴 发送悄悄话 吮露鶴 的博客首页 (442 bytes) () 07/03/2009 postreply 18:24:16

回复:回复:两者说法都有道理 -richard_hz- 给 richard_hz 发送悄悄话 richard_hz 的博客首页 (842 bytes) () 07/04/2009 postreply 07:15:56

回复:您說得很有道理 -吮露鶴- 给 吮露鶴 发送悄悄话 吮露鶴 的博客首页 (140 bytes) () 07/04/2009 postreply 10:35:4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