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地基用的管桩,应能承受交变的压力和拉力。”——钢混构件能承受的压力与拉力有数量级的差别。
“钢筋混泥土中承受拉力的,不仅有水泥,更在于其中的钢筋,是吗?用懂专业的术语是钢筋的‘抗拉强度’”。——钢混构件中的混凝土的抗拉能力约等于0,没有人会考虑混凝土的抗拉能力。
“地震中,当楼房晃动时,管桩承受的是交变的压力和拉力。”——不对,就算在地震中,管桩也基本不承受拉力,只是其中的压力忽大忽小而已,除非建筑物大幅度倾斜。
“这个沉降在一侧地基所产生的拉力,能大过7,8级地震产生的拉力吗?”——很不幸,答案是YES。
“在没有被肉眼察觉到的“地基沉降”前(若有沉降,楼房会先倾斜,肉眼就可以看出来),”——如果是因为流塑壮的淤泥侧滑导致地基沉降,属于瞬时破坏,没有事先观察到沉降,很正常。
“再说,地基沉降,是一个缓慢和渐进的过程。”——不一定,见上。
“著名的比萨斜塔就是一个例子;中国也有,在应县。”——属于难以复制的特例。
“谁见过瞬间的地基沉降,导致建筑突然坍塌,排除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瞬间外界条件剧变之外。”——不好意思,我见过,珠海的祖国广场。
“所以,都应是建筑设计,材料和施工质量所致。懂建筑学的,也应该知到这是个基本常识。”——你这个常识是错误的。
“为这种祸国殃民的渣子工程辩解,也是出自拳拳的“爱国”心和专业知识?想起“亩产万斤”的神话,后继有人啊!”——望理性探讨,骂娘?自折身份啊 :)
逐条解释史迷质疑
所有跟帖:
•
说实话,拿这个与地震比较,本身就是外行话
-康七郎-
♀
(114 bytes)
()
06/28/2009 postreply
09:20:37
•
!
-kan1-
♀
(0 bytes)
()
06/28/2009 postreply
09:20:37
•
这个问题可以从反面解释
-康七郎-
♀
(286 bytes)
()
06/28/2009 postreply
09:20:37
•
也不一定,我再看看去
-康七郎-
♀
(0 bytes)
()
06/28/2009 postreply
09:20:37
•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山寨-
♀
(0 bytes)
()
06/28/2009 postreply
09:20:37
•
哈哈,这个嘛,搞过地基的人估计没有不认识的 :)
-康七郎-
♀
(0 bytes)
()
06/28/2009 postreply
09:20:37
•
关于珠海的祖国广场,我说的不确,补充几句
-康七郎-
♀
(440 bytes)
()
06/28/2009 postreply
09:20:37
•
再解释几句
-康七郎-
♀
(196 bytes)
()
06/28/2009 postreply
09:20:37
•
谢谢为兄关心,也下了:)
-史迷-
♀
(0 bytes)
()
06/28/2009 postreply
09:20:37
•
为人父: 把这个贴的点击率也带上吧, please
-独走天涯路-
♀
(0 bytes)
()
06/28/2009 postreply
09:20:37
•
领导干部应该能上能下,不能一下就诅咒论坛关了.........
-山寨-
♀
(0 bytes)
()
06/28/2009 postreply
09:20:37
•
史迷应该搭理谁他不知道呀? 老兄,多此一举!
-独走天涯路-
♀
(0 bytes)
()
06/28/2009 postreply
09:20:37
•
回复:逐条解释史迷质疑
-史迷-
♀
(1523 bytes)
()
06/28/2009 postreply
09:20:37
•
你这个态度很好:)"兴师"?先去看看你自己的帖和你的朋友的回帖
-史迷-
♀
(0 bytes)
()
06/28/2009 postreply
09:20:37
•
对史迷等老精英们来说,中国出事了是他们最高兴的事了。
-kan1-
♀
(52 bytes)
()
06/28/2009 postreply
09:20:37
•
回复:逐条解释史迷质疑
-火箭发了-
♀
(355 bytes)
()
06/28/2009 postreply
14:5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