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首页 站点列表 分类列表 投稿指南 网管声明 网站简介 顾问简介 消息列表 友情网站 站内搜索 来稿登载 返回主页
1.许兆康的研究网站建立 2.袁育才新狭义相对论的研究网站建立 3.朱志峰网站建立 4.宋开福“初等数论”学教编研网站建立 5.林志德掀起科技大革命风暴网站建立
站内近5000文章全列表,请点击站内搜索访问。您也可以访问站点列表从各专栏站首页进入各专栏。
来稿登载专栏可以阅读尚无专栏的作者的文章。请关注:第三届“民科两会”顺利闭幕。
书3 3.3.3 电磁波的数学体系和数理逻辑
宋文淼 (wenmiaosong@gmail.com) 上传2007.11 浏览83
--------------------------------------------------------------------------------
《物理学原理(第二卷)哲学、数学、物理学》
第三章 物理学与逻辑学
3.3.3 电磁波的数学体系和数理逻辑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讨论由式(14)所表示的一维波动方程的数学逻辑问题:
(14)虽然这个方程并不能表示物理学上的真正的波,但是这个方程式是表示波的最基本特性 (即时间和空间关系) 的方程式,以后的复杂的三维空间上的波的更精确的形式也要在这一方程的基础上来求解。但是经典数学实际上是不能求解这一方程式的。凡是在逻辑上没有自洽解的方程式,在数值计算上也不可能得到精确的数值解,而只能在某种人为假定的条件下来进行近似的数值解。那就是在假设的边界条件下来求解,而这些假设的边界条件,除了对于某些特殊的边界形状和理想化的条件下,一般说来都是不符合物理实在的。这就是经典数学的一个基本缺陷,它像其所产生的物理背景——牛顿的逻辑空间一样,受到有限论域的限制。这个问题在现代数学中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解决,但是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为了说明这个方程在经典数学上是不可解的,我们首先要看一下,为什么牛顿理论在经典数学上是可解的。牛顿方程之所以可解是因为那里逻辑量只剩下了时间 t,空间已经从逻辑量转换成了物理量。空间已经从可以在三维实数空间上任意取值的自变量,变换为限定在某一个确定的空间点上的函数值,而这个变换中又正好用上了欧式空间的逻辑界定中的距离的表达式,它正好是符合公理化运算法则,所以整个牛顿的数学体系有逻辑自洽解,或符合希尔拜特的公理化条件的自洽解。但是希尔拜特的现代分析体系中的“公理化”本身仅仅只是数学演绎的公理化,即使在“约定”条件下的公理化。只有当约定条件下的公理化与来自外部的物理世界的逻辑前提的公理相一致时,才能够成为逻辑自洽的数理逻辑体系。也就是说牛顿理论体系的“公理性”首先是由于它在物理上的公理性,它就是人类对于太阳系运动规律的历史探索的终结。而希尔拜特的数学演绎的公理化的规则正好与它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数理逻辑的自洽的公理体系。
但是现代数学本身的公理化体系只是数学演绎的体系,只有当的数学逻辑前提和体系都与来自物理世界的逻辑前提和数学体系一致时,才能够成为自洽的数理逻辑体系。单凭公理化的约定只能获得逻辑演绎的能力,而不能获得物理实在的结果。所以,不要看数学家们作了很多很多的工作,他们的工作令专业外的人眼花缭乱,但是真正符合物理世界的逻辑“公理性”的数学演绎体系还是极为有限的。例如从希尔伯特 H空间理论,对于三维的非欧空间也可以找到过关于范数的公理化的约定,但是这个范数没有物理实在内容,与物理实在中的逻辑基元——距离不一致。这样的非欧空间下的分析数学不会得到物理上有用的东西。如何把数学家的“公理化”与物理实在的逻辑前提的公理化结合起来是一件极为重要极为复杂的工作,这将是形成逻辑自洽的数理逻辑体系中的核心问题。
当把不同性质的自变量,时间和空间放在一起时,经典数学是无法解决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因为这种关系是逻辑关系,或物理关系,而不是数学演绎的关系。所以一般说来必需先把时间和空间分离,这种分离也是物理意义上的分离,或逻辑分离,而不是数学演绎规则所能够分离的。工程或应用物理中,常常用科学家自己所作的假设下的分离来代替逻辑分离,所以这些科学是应用科学,不是有普遍意义的基础理论科学,它们能够提供的是仅仅作为发展科学的感性材料,而不能直接作为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但是工程或应用科学家所提供的感性材料往往比理论物理学家提供的没有物理实在的理论,能够更加符合逻辑发展所应该走的方向。因为它总是在经受实践的检验。
电磁场理论中,经典电磁场的工程科学家也是这样做的:他们像牛顿一样,先从时间和空间自变量体系中把其中一个自变量分离出去。但是牛顿是把空间分离出去,转换为物理量,这就是用空间量来表示的物质的位置,这时物质也就成了由一个空间点表示“粒子”,而把整个数学体系变换为时间的函数。在经典的电磁场理论中首先被分离出去的是时间,即把时间变换成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就是频率。而物质运动形式是在空间中得到的。由于空间是复杂的三维的矢量,所以电磁波作为空间函数的数学体系比牛顿粒子作为时间函数的数学体系要复杂得多。这个问题的细节无法在这里说清楚,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这就是我们同样可以得到频域上的特征量,这个特征量一般说来就是能量或能流密度。它也可以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对应于每一个频率点的数字。这样就和牛顿物理框架中的对应于每一个空间点的数字一样。在牛顿框架下这个数字是粒子的位置,也可以表示为速度或能量。在电磁波的物理框架中,这个数字是对应于频率 (实际上也是时间) 表示的能量或能流密度。如果一定要把电磁波也说成是粒子,那么它不是空间的“粒子”,而是从时间域中表示的“粒子”。但是这种“粒子”只有在极高的频率下具有类似“粒子”的性质,它的逻辑界定和物理性质现在我们也没有搞清楚。这是因为对于电磁波来说,频率很高的情况,和频率低的情况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数学性质。而且电磁波本身是由正、负电性所产生的复杂的力和运动现象,特别是当电磁力与牛顿引力耦合在一起的时候的力学波和涡动力出现的情况,更是复杂得很。我们只能说这是人类应该去解决的最重要的、最困难的理论物理问题。
——>继续阅读
姓名 Email
本目录下所有文章:
2009.06.05 书4.2.3 6.69KB
2009.06.05 砂、水分流——虹吸排沙的设想 12.01KB
2008.09.28 书4.1.3.4力学中的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5.14KB
2008.09.28 书4.1.3.3力、场与波——物质及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35.22KB
2008.09.28 书4.1.3.2牛顿物理框架与力学 23.99KB
2008.07.05 让我们一起来读好“大自然”这一本书 19.17KB
2008.05.01 书4.1.3.1万有引力与引力质量 13.07KB
2008.05.01 书4.1.3力学——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的科学 15.2KB
2008.04.21 书4.1.2.4寻找新的物理世界的数理逻辑基元 7.91KB
2008.04.21 书4.1.2.3 电磁理论中的粒子、场与波 16.55KB
2008.04.21 书4.1.2.2简振模式下的经典电磁场理论 24.39KB
2008.04.21 书4.1.2.1 粒子与场 11.09KB
2008.04.21 书4.1.2 电动力学与电磁场理论 6.8KB
2008.04.21 书4.1.1.4牛顿理论框架的数学体系 6.39KB
2008.04.21 书4.1.1.3牛顿的时空观 13.37KB
2008.04.21 书4.1.1.2牛顿力学模型是一个没有结构的物质模型 14.14KB
2008.04.21 书4.1.1.1 人类认识物理世界的历史过程 20.16KB
2008.04.21 书4.1.1 牛顿力学 1.14KB
2008.04.21 书4.1 经典物理学 4.21KB
2008.03.30 让科学之风吹遍人间(《自然科学体系梳理》第二版序) 14.34KB
2008.01 文2.1 学习张志杰,一生做社会与科学的义工 10.21KB
2007.12 书4 前言 20.63KB
2007.11 书3 2.1.1 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4.24KB
2007.11 书3 2.1 数字、运算与“数字”概念的扩展 8.68KB
2007.11 书3 2 关于数字、运算和数学的逻辑体系 3.47KB
2007.11 书3 1.4 逻辑的自洽性和自闭性 11.04KB
2007.11 书3 参考文献 2.39KB
2007.11 书3 4.4 小结——关于什么是真实知识的讨论 11.29KB
2007.11 书3 4.3 关于氢原子光谱讨论 12.53KB
2007.11 书3 4.2 现代数学发展中的数理逻辑问题 13.85KB
2007.11 书3 4.1 数理逻辑框架的探讨 5.25KB
2007.11 书3 1.3 数理逻辑体系 7.23KB
2007.11 书3 4 数理逻辑——人类思维发展的新阶段 2.92KB
2007.11 书3 3.4.4 理论物理学发展的正确方向 8.82KB
2007.11 书3 3.4.3 量子现象的物理内涵 4.29KB
2007.11 书3 3.4.2 波粒二象性不是一个科学的物质模型 6.28KB
2007.11 书3 3.4.1 关于相对性原理的讨论 6.73KB
2007.11 书3 3.4 关于“波粒二象性”和量子模型 3.63KB
2007.11 书3 3.3.4 关于宇宙常数 3.6KB
2007.11 书3 3.3.3 电磁波的数学体系和数理逻辑 4.53KB
2007.11 书3 3.3.2 牛顿粒子说的实质是什么 7.28KB
2007.11 书3 3.3.1 牛顿物理框架中的数理逻辑体系 5.32KB
2007.11 书3 1.2 关于逻辑前提或逻辑基元的讨论 8.23KB
2007.11 书3 3.3 关于物质的逻辑前提 1.66KB
2007.11 书3 3.2.4 关于无限大域下的函数和函数空间 7.65KB
2007.11 书3 3.2.3 关于复数和复数空间的讨论 5.83KB
2007.11 书3 3.2.2 时间与空间的相互联系性 8.22KB
2007.11 书3 3.2.1 时间逻辑前提的物理实在基础 6.26KB
2007.11 书3 3.2 时间逻辑界定和时间与空间的联系 2KB
2007.11 书3 3.1.4 三维空间中的矢量和矢量函数空间 3.3KB
2007.11 书3 3.1.3 希尔拜特的逻辑化的几何学 8.34KB
2007.11 书3 3.1.2 欧氏空间和非欧空间 5.72KB
2007.11 书3 3.1.1 作为数学原初逻辑前提的点和线的概念 5.65KB
2007.11 书3 1.1 关于形式逻辑的一般讨论 6.49KB
2007.11 书3 3.1 关于空间的概念 5.29KB
2007.11 书3 3 物理学与逻辑学 2.71KB
2007.11 书3 2.4.4 科学思维的发展道路 8.23KB
2007.11 书3 2.4.3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10.25KB
2007.11 书3 2.4.2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 9.53KB
2007.11 书3 2.4.1 哲学与逻辑学的关系 3.1KB
2007.11 书3 2.4 关于哲学和逻辑中的一些概念的探讨 1.71KB
2007.11 书3 2.3.4 数学逻辑与数理逻辑 6.7KB
2007.11 书3 2.3.3 关于无限问题的数学逻辑 3.39KB
2007.11 书3 2.3.2 从幂运算到复数与复数运算和复数空间 9.67KB
2007.11 书3 1 关于逻辑学和哲学的一般讨论 6.5KB
2007.11 书3 2.3.1 幂运算与实数空间理论 7.23KB
2007.11 书3 2.3 关于运算和无穷概念的讨论 2.66KB
2007.11 书3 2.2.4 从幂运算和极限建立实数空间概念 13.65KB
2007.11 书3 2.2.3 关于现代数学的逻辑悖论和逻辑体系的探讨 10.04KB
2007.11 书3 2.2.2 牛顿时代的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15.62KB
2007.11 书3 2.2.1 十九世纪数学家是怎样建立“实数空间”的 11.01KB
2007.11 书3 2.2 关于实数和实数空间的讨论 2.29KB
2007.11 书3 2.1.4 数学发展历史上的第一个逻辑悖论 9.5KB
2007.11 书3 2.1.3 数字概念与运算方法的扩展 4.56KB
2007.11 书3 2.1.2 数字的可运算性 4.99KB
2007.11 书3 前言 15.92KB
2007.11 书3 物理学原理(第二卷)哲学、数学、物理学 目录 3.97KB
2007.10 书2 2.3 亚里斯多德与逻辑学 13.29KB
2007.10 书2 2.2 亚里斯多德关于物质和运动的观念 9.42KB
2007.10 书2 2.1 亚里斯多德时代的宇宙学说 14.47KB
2007.10 书2 2 古希腊文化中的物理学 10.39KB
2007.10 书2 1.4 关于中华古文明的思考 7.57KB
2007.10 书2 1.3 从盖天说到浑天说 6.58KB
2007.10 书2 1.2 测量时间(光阴)的科学 12.85KB
2007.10 书2 参考文献 2KB
2007.10 书2 4.4 现代物理学与牛顿的物理框架 13.64KB
2007.10 书2 1.1 关于易经的历史传说 5.7KB
2007.10 书2 4.3 光与牛顿物理框架的关系 12.55KB
2007.10 书2 4.2 热力学与牛顿物理框架的关系 12.31KB
2007.10 书2 4.1 关于力与质量的讨论 21.91KB
2007.10 书2 4 从牛顿到二十世纪的物理世界 14.07KB
2007.10 书2 3.4 牛顿的第一和第三运动定律 7.65KB
2007.10 书2 3.3 牛顿理论体系的“有限论域”讨论 18.04KB
2007.10 书2 3.2 牛顿的质点动力学体系的核心——对于质量的逻辑界定 17.94KB
2007.10 书2 3.1 从开普勒、伽利略到牛顿的物质运动理论 12.58KB
2007.10 书2 3 从伽利略到牛顿的古典力学世界 16.24KB
2007.10 书2 2.4 希腊古文明对我们的启示 12.13KB
2007.10 书2 1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物理学 2.52KB
2007.10 书2 物理学原理(第一卷)时间、空间、质量 目录 1.96KB
2007.10 书2 前言 15.12KB
2007.10 书1 2.3 波函数空间理论的数理逻辑和实践基础 8.53KB
2007.10 书1 2.2 为什么不能把波理论纳入经典理论的框架 4.57KB
2007.10 书1 2.1 电磁场的算子理论和电磁场基本方程组 8.83KB
2007.10 书1 2 现代电磁场理论 3.4KB
2007.10 书1 1.4 关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5.28KB
2007.10 书1 1.3 关于光本质的讨论 4.2KB
2007.10 书1 参考文献 2.35KB
2007.10 书1 7.3 结束语 8.56KB
2007.10 书1 7.2 量子理论的未来 4.01KB
2007.10 书1 7.1 自然科学体系的逻辑重建 8.93KB
2007.10 书1 7 科学的未来是什么 3.2KB
2007.10 书1 6.4 爱因斯坦哲学观和对我们时代的贡献 5.18KB
2007.10 书1 6.3 有关相对论实验的分析 6.05KB
2007.10 书1 1.2 相对论与量子理论矛盾的实质——波粒二象性 4.57KB
2007.10 书1 6.2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和霍金的广义相对论 11.51KB
2007.10 书1 6.1 狭义相对论的回顾和讨论 9KB
2007.10 书1 6 相对论 2.26KB
2007.10 书1 5.4 实物与暗物的数理逻辑体系 6.53KB
2007.10 书1 5.3 暗物(或虚物 ) 12.89KB
2007.10 书1 5.2 实物 6.51KB
2007.10 书1 5.1 物质存在及其运动的基本形式的探讨 11.82KB
2007.10 书1 5 实物与暗物 2.19KB
2007.10 书1 4.4 关于绝对运动和绝对速度问题 8.84KB
2007.10 书1 4.3 逻辑时空中的数学问题 10.37KB
2007.10 书1 1.1 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9.27KB
2007.10 书1 4.2 时空框架的历史发展过程 10.01KB
2007.10 书1 4.1 物理时空和逻辑时空 4.87KB
2007.10 书1 4 时间和空间 2.29KB
2007.10 书1 3.5 引力场、力学波、引力波及其与电磁场和波的比较 7.74KB
2007.10 书1 3.4 流体力学中数理逻辑结构的进一步推讨 6.13KB
2007.10 书1 3.3 流体力学中涡与波 5.53KB
2007.10 书1 3.2 流体力学中的两种分析方法 6.42KB
2007.10 书1 3.1 牛顿力学与引力场 9.18KB
2007.10 书1 3 宏观力学中的数理逻辑问题 3.98KB
2007.10 书1 2.4 关于光速、光速的测量和超光速问题 8.05KB
2007.10 书1 1 20世纪物理学进展与问题 2.15KB
2007.10 书1 信息时代的物理世界——实物与暗物的数理逻辑 目录 3.05KB
2007.10 书1 前言 10.08KB
2007.10 文1.6 终结——为后信息社会的到来做好真备了吗? 10.35KB
2007.10 文1.5 画在水晶球面上的最后一个圆——悼章钧豪先生 10.14KB
2007.10 文1.4 微观世界的太阳系——氢原子光谱 10.87KB
2007.10 文1.3 基础科学研究决定国家和人类的未来 9.59KB
2007.09 文1.2 科学的品格——兼谈“科学共同体” 8.51KB
2007.09 文1.1 人类有史以来的几次自然哲学大论战 8.5KB
这样就和牛顿物理框架中的对应于每一个空间点的数字一样。在牛顿框架下这个数字是粒子的位置,也可以表示为速度或能量。在电磁波的物理框
所有跟帖:
•
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那些从来只作为物质运动的伴随现象的“波”,终于登上了物理世界主角的宝座。一种在空间连续分布的,占满整个空
-marketreflections-
♂
(17406 bytes)
()
01/25/2010 postreply
09:50:51
•
牛顿瞬时作用: 只要其中每一个过程是只须用无限小的时间就能完成的过程
-marketreflections-
♂
(1560 bytes)
()
01/25/2010 postreply
09:55:58
•
"极性光人眼睛看不见"
-marketreflections-
♂
(1321 bytes)
()
01/25/2010 postreply
10:09:38
•
极化光(一个方向的电磁振荡)人眼睛识别不料
-marketreflections-
♂
(6660 bytes)
()
01/25/2010 postreply
10:18:58
•
电磁波全空间分布,类似没有方向,频点,有能量密度,也有方向了
-marketreflections-
♂
(182 bytes)
()
01/25/2010 postreply
10:22:54
•
获得某一时刻 t在?t 内时间平均的瞬时图像,而且这个?t 也不是越小越好,而必须与所用的电磁波的频率相适应
-marketreflections-
♂
(18435 bytes)
()
01/25/2010 postreply
10:25:23
•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的物理内容就是:对于一个理想的封闭系统,外力等于零,所以一定是惯性系统
-marketreflections-
♂
(17000 bytes)
()
01/25/2010 postreply
10:45:36
•
牛顿的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引力可以用一种势函数来表示,这种函数属于 S空间,这一空间中的函数在全空间内是平方可积的,它的场称为保守
-marketreflections-
♂
(24315 bytes)
()
01/25/2010 postreply
10:52:57
•
麦克斯韦提出的涡旋电场的概念
-marketreflections-
♂
(3299 bytes)
()
01/25/2010 postreply
10:58:42
•
一般说来对于深层次物质及其运动形式的描述应该比前一个层次的物质形式有更宽的包容性,所以场的数学描述形式可以包容局域粒子的数学描述
-marketreflections-
♂
(16011 bytes)
()
01/25/2010 postreply
11:14:50
•
保守场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引起像旋量场那样的振荡, 振荡频率的k=0。
-marketreflections-
♂
(12649 bytes)
()
01/25/2010 postreply
11:24:28
•
把代表电磁波的旋量场与代表空间电荷力 (类似于库仑力) 的无旋场严格分离开来
-marketreflections-
♂
(16662 bytes)
()
01/25/2010 postreply
11:28:13
•
把代表电磁波的旋量场与代表空间电荷力 (类似于库仑力) 的无旋场严格分离开来
-marketreflections-
♂
(16742 bytes)
()
01/25/2010 postreply
11:39:17
•
与波相联系的物理量并不是测不准的,只是它在欧氏空间的尺度中是测不准的,而在波函数空间的尺度上是可以测得准的
-marketreflections-
♂
(0 bytes)
()
01/25/2010 postreply
11:42:27
•
刘绍棠教授讲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争论时,他说,如果光是粒子,会像一般粒子那样相互碰撞,那么我们怎么还能看得见远方的景物呢?光的空间
-marketreflections-
♂
(14648 bytes)
()
01/25/2010 postreply
11:46:05
•
物理世界,有质物质的以质量、位移和速度等作为表征的实物运动特性和对应的以频率、波长和波函数等为表征的暗物波运动
-marketreflections-
♂
(14766 bytes)
()
01/25/2010 postreply
11:51:08
•
而表达波的运动形式时,实物运动的量必须首先变换为矢量表函数空间中的射影
-marketreflections-
♂
(21146 bytes)
()
01/25/2010 postreply
12:04:27
•
波是由两个模式模式所组成,基本的方程都可化为标量波动方程,但标量波动方程不能直接求场,而只能求态函数,再通过对态函数进行不同的矢
-marketreflections-
♂
(214 bytes)
()
04/18/2010 postreply
07:44:02
•
波退化为拉普拉斯方程,所以对于背景场来说,它的数学形式也退化为可以在欧式空间内求解,即时间可以从方程组中分离出来,这就是牛顿理论
-marketreflections-
♂
(3449 bytes)
()
04/18/2010 postreply
07:47:55
•
爱因斯坦的时空关系也是实物 (粒子)与暗物(波 )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表现,由于现在被“物化”不再是一种物(暗物 ),而是两
-marketreflections-
♂
(17475 bytes)
()
01/25/2010 postreply
12:16:25
•
第一场麦,二场爱,三场杨振宁
-marketreflections-
♂
(290 bytes)
()
01/25/2010 postreply
14:26:25
•
场的产生必定是以物质的某种形态消失为前提,即场和实物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如光子产生电子偶 (图)
-marketreflections-
♂
(3936 bytes)
()
01/25/2010 postreply
14:56:21
•
不同教科书对“电场”“磁场”概念的解释, 场空间,函数,逻辑空间
-marketreflections-
♂
(3445 bytes)
()
01/25/2010 postreply
14:59:16
•
§8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和电磁波 best graphics! (图)
-marketreflections-
♂
(4680 bytes)
()
01/25/2010 postreply
14:32:23
•
§ 5 电磁感应和暂态过程 涡旋电场 位移是牛顿粒子,场的运动是旋转
-marketreflections-
♂
(19865 bytes)
()
01/25/2010 postreply
14:49:24
•
高斯波包, 量子波包的演化與散射 (图)
-marketreflections-
♂
(226 bytes)
()
01/26/2010 postreply
10:40:51
•
song1
-marketreflections-
♂
(66 bytes)
()
01/26/2010 postreply
12:47:10
•
song11
-marketreflections-
♂
(42 bytes)
()
01/26/2010 postreply
14:09:47
•
电极化强度与电场的关系,因为电极化而产生的电偶极子称为感应电偶极子
-marketreflections-
♂
(18805 bytes)
()
01/26/2010 postreply
15:46:58
•
稳恒磁场的安培环路定理:. 穿过以 为边界的任意曲面的传导电流. 非稳恒情况如何?
-marketreflections-
♂
(584 bytes)
()
01/26/2010 postreply
16:01:13
•
"静电场电流线闭合"google.cn,维持静电场不需要能量的转换. 稳恒电场的存在总要伴随着能量的转换
-marketreflections-
♂
(401 bytes)
()
01/26/2010 postreply
16:59:46
•
电势是反映静电场性质(静电场强环路积分为零)的物理量
-marketreflections-
♂
(160 bytes)
()
01/26/2010 postreply
17:10:33
•
真空中静电场场强的计算
-marketreflections-
♂
(3998 bytes)
()
01/26/2010 postreply
17: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