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自以为书读得多,看别人都是文盲……特别是妈妈,文盲中的文盲。
妈妈觉得爸爸很笨,家里的事一样都拿不起来……百无一用,书生里的书生。
他们也有意见一致的时候:在他们看来,我遗传了爸爸的无用、妈妈的文盲,就是个很笨的小文盲……对此我毫无意见,他们也懒得管我。
每天放学回家,我把书包一扔,就去弄堂里找小朋友玩,天快黑了自己回家吃饭。日子就这样过着,直到二伯母来上海看病,在我家住了一个月。
一天二伯母问我:你怎么放学后从来不读书啊?
我不懂:书在学校里已经读过了呀,回家还要读吗?
二伯母很郑重地跟妈妈说了这事,妈妈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很担心我会一直文盲下去。等二伯母走后,妈妈就督促爸爸教我读书。
读什么好呢?爸爸略加思索,决定教我读古诗。
他拿了本唐诗三百首:引号啊……学校里教的古诗都太短了,爸爸教你最长的。长的读会了,短的以后自己就会读了。
于是我先读了琵琶行,再读长恨歌……念到“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时,我问:爸爸,人为啥要变鸟啊?
爸爸:这个么……就是说两个人特别要好,好到天上地下都要在一起。
我:为啥要好了,就天上地下呢?在家里、弄堂里也一样可以玩啊?我和小朋友不都是这样的吗?
爸爸:那是小孩子,大人要好了,就会想上天入地都在一起的……
我:哦?大人还会变成鸟啊?
爸爸:这……人不会变成鸟的,只是比喻……先背下来,长大就懂了。
小和尚念经,一段时间后我就背下了。
语文课上,老师让大家说一下,有哪些好词好句是描写友谊的。
同学们:心心相印,推心置腹,莫逆之交……
我有点犹豫,说了句:在天愿作比翼鸟……
老师:什么?……老师没听清楚,能再说一遍吗?
我站起来大声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老师忍住笑,示意我坐下。
不久,老师来家访,爸妈都在。
寒暄几句后,老师问:引号在家学古诗?好像知道蛮多的。
爸爸一脸骄傲:对对,我教她的……指了指桌上的唐诗三百首,说:从最长的读起。
老师表情复杂:小孩子,还是读短一点的好,容易理解。
爸爸:没关系,小孩子记性好,能背多少就背多少。
老师:学校不是发了儿童古诗吗?先读那些吧,比较合适……
爸爸:那些太浅了……
老师:……
老师走后,爸爸对妈妈说:这个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太低了。
妈妈白了他一眼:书呆子……先让引号学短一点的。
爸爸点头称是。
几天后,放学回家。爸爸找来一本唐宋词选,对我说:这里面的词,跟唐诗比都很短,既然妈妈说要学短的,我们就学这个。
随手一翻,秋风清,秋月明……说:字你都认得,就先读这首……
妈妈接过唐宋词选看了一眼,转头对我说:别读了,出去找小朋友玩吧。
我:妈妈最好了!
从此,我又能天天放学就跑出去玩了。
长大后才知道,这世界真的有很多鸟。
还是当文盲快活。哈哈,文盲就文盲,明月照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