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面孔后 翻云覆雨手
民国时期有两个吸引眼球的撰稿人,一个是为常凯申执笔的陈布雷,另一个是给汪精卫执笔的胡兰成。
常凯申是蒋委员长的译名,这个译名曾经出现在电影《罗马假日》英文版里,几十年后又被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原封不动地抄回来了。

这位教授当时居然不知道这是谁的译名,直接就在学术出版中照抄引用了。
现在的教授啊,论学术,他们跟陈布雷和胡兰成那一代人真是没法比。
当年,文化圈对陈布雷的评价是:“民国才子,悲情文人。”
常凯申对陈布雷的评价是:“当代完人”。陈布雷自杀身亡后,常凯申顿足捶胸:“失去布雷,等于砍了我的手和脚啊。”
常凯申不仅为陈布雷举办了隆重的葬礼,他还安排自己的儿子蒋经国一路护送陈布雷的棺材去杭州西湖下葬。
反观各方对胡兰成的评价和态度,画风可就不一样了。
文化圈对胡兰成的评价是:“其人可废,其文不可因人而废。”
再看汪精卫对胡兰成的态度,更是冰火两重天,他对胡兰成从最初的认可到最后却变成了:“其人不可留,其文更不可留。”
汪精卫对胡兰成的态度为何如此反转?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胡兰成出生在浙江的一户贫苦人家,按说他这个出身想要读书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当他被过继到财主家做养子之后,命运就不一样了。
胡兰成不仅得以在绍兴和杭州的学校里读书,负责校刊的英文编辑,他还拿到了北京燕京大学校长办公室文员的差事。
胡兰成18岁时,养母为他置地娶妻,这是胡兰成的第一位妻子,名叫唐玉凤,她生下一儿一女之后就去世了,才活了20多岁。
胡兰成在南京期间曾借住在一位同学的家里,他牛刀小试,把同学16岁的妹妹哄得差一点以身相许,看来他这泡妞的本事真是天生的。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胡兰成到南宁广西第一中学做文史教员,同事鼓动胡兰成去亲单身的年级女主任李文源,胡兰成毫不犹豫走过去就亲。
然后,他和李文源都被学校解聘了。
走出校门后,李文源就跟胡兰成住到一起了。后来,胡兰成知道李文源是进步组织成员,身份特殊,就放弃了与她结婚的想法。
离开李文源之后,胡兰成去了百色广西第五中学当教员,他在那里认识了大户人家的小姐全慧文,两人结为夫妻,婚后生了四个孩子。
1936年两广事变期间,胡兰成受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委派主编《柳州日报》。
桂系授意他利用舆论反对常凯申,没想到胡兰成却在报纸上为常凯申说好话,结果他就被桂系抓进了监狱。
在两广事变中,广东军阀陈济棠战败,李宗仁和白崇禧立刻转变态度寻求与常凯申和解,在西安事变之前,白崇禧下令把胡兰成给放了。
出狱之后的胡兰成一赌气加入了汪精卫团队,成了《中华日报》和《南华日报》的主笔。后来他又接受汪伪任命,当了伪宣传部的副部长。
在上海,胡兰成娶了第三个妻子英娣;认识了日本大使馆的池田;结交了76号的大特务吴四宝和他的妻子佘爱珍。
战火纷飞年代,胡兰成在南京和上海轮流住,吃喝玩乐泡妞之余,他偷偷写了一篇题目为《战局分析》的时政论文。
胡兰成在这篇文章里讲了两个明确的观点:“日本注定战败撤军,汪精卫政权将不复存在。”
胡兰成写完后就没有打算发表,他也不敢发表啊。
一天,池田来找胡兰成聊天,看到了这篇文章,他被文中的观点吸引,就借走了这篇稿子,说拿回去给大使看看。
大使看了之后,让池田把这篇文章翻译成日文后送到了东京。
当时日本是以东条英机为首的主战派当政,但是和谈派势力也不小,他们甚至有能力把东条英机换掉。
池田和大使等人就属于这支派系,他们的上面都是大佬级别的军政要员。
这个派系的人一度制定了干掉东条英机和接管日本军政的计划,因为战争的局势变化太快了,派系高层最终放弃了夺权的计划。
他们经过商量之后选择让东条英机把战争打完,让东条英机在战败后代表日本去受审,他们这一派系保存实力应对战后和谈以及接手战后重建。
胡兰成关于日本战败撤军的观点与派系高层不谋而合,池田送过来的文章在派系圈中疯传,包括日本前首相“近卫文麿”,还有与东条英机闹掰的“石原莞尔”等人都看到了。
没过多久,这篇文章又被人从日文翻译成中文传到了上海和南京。
很快,与东条内阁搞合作的汪精卫也看到了,他当场气疯,下令把胡兰成抓了起来。
池田得到消息后,赶紧向派系上层汇报,最后动用日本宪兵把胡兰成从监狱里要了出来。为了防备76号搞暗杀,日本人还安排了一队宪兵进驻到了胡兰成的家里。
这段时间的胡兰成只好整天待在家中,无聊的时候就在院子里晒晒太阳,看看小说。
有天,他在《天地》杂志上读到一篇名叫《封锁》的小说,立刻被里面的故事情节和作者的文笔深深吸引。兴头上,他不顾杀身风险跑出去约见这篇小说的作者——张爱玲。
两人相见之后,坠入爱河。张爱玲有了第一个男人,胡兰成有了第四个妻子。
张爱玲刚认识胡兰成的时候是知道他有妻子的,但她还是不顾一切地与胡兰成在一起了。
张爱玲不仅知道全慧文,她还撞见过英娣。
就是因为这次撞见,被惹怒的英娣打了胡兰成。她破防在胡兰成居然出轨一个相貌不如自己的女子,气愤之下的英娣提出与胡兰成离婚。
为了张爱玲,胡兰成与全慧文和英娣解除了婚姻关系并给了她们一笔不小的补偿。
那一年张爱玲23岁,胡兰成38岁,两人凭婚书结为夫妻,相约白头到老。
张爱玲与胡兰成没有举行过结婚仪式。对此,胡兰成后来解释说,是为了时局变动不连累爱玲,所以才没有举行婚礼。
蜜月之后,胡兰成接受日军华中司令部邀请去汉口给司令部参谋们“学术演讲”并接管汉口的《大楚报》。
在汉口期间,胡兰成和汉阳医院的护士小周拜了天地,结为夫妻。回到上海后,胡兰成将他和小周的事情讲给张爱玲听,他还夸耀小周很会洗衣服等等。
张爱玲只是静静地听着,从头到尾她都没有任何恼怒的情绪。
等胡兰成再次回到汉口后,日本就宣布无条件投降了。胡兰成撇下小周,开始逃亡。
一年后,张爱玲千辛万苦找到了躲在温州的胡兰成,她想接胡兰成回家,却没想到胡兰成身边又多了一个叫范秀美的女子。
看到逃亡中的胡兰成还在泡妞,张爱玲也没辙了。
回到上海后,张爱玲将自己的30万稿费和离婚书一并寄给了胡兰成,从此与他断绝关系。
然而,在此后几十年里,张爱玲并没有忘记胡兰成。在张爱玲的小说《色戒》里面,王佳芝和易默成的虐恋就有她自己和胡兰成的影子。

李安是懂张爱玲的,所以他选梁朝伟出演《色戒》的男主角,梁朝伟的嘴形跟胡兰成很相像。
胡兰成拿着张爱玲给的30万,撇下范秀美,跑到了日本。
他在池田的帮助下住进一户日本人家里,还不到一周,胡兰成就跟房东的女儿搞到一起了。
房东的女儿有个入赘的丈夫,他白天出去干活,胡兰成就和房东女儿像夫妻一样过起了日子。
池田知道后告诉胡兰成,在日本破坏别人家庭要被严惩,胡兰成才同意搬离了这里。

这是胡兰成和他最后一任妻子的合影照片,她叫佘爱珍,她是大特务吴四宝的妻子。
吴四宝死后,佘爱珍就曾与胡兰成同居过。日本投降后,佘爱珍被判七年。1949年佘爱珍被保释出狱,她经香港移居日本。
1954年,胡兰成在日本与佘爱珍结婚。
婚后,佘爱珍在日本开餐馆和酒吧,吧台上总是放着张爱玲的小说,胡兰成的文集以及一把匕首。
每当有人问她为什么这样搭配,她总是喜欢用上海话回答:“这是阿拉三位一体”。
佘爱珍在日本做生意,三次犯法入狱,三次都被胡兰成托关系捞出来了。
抗战后的主要汉奸,基本都在1945年被枪毙了。没怎么受到惩罚的文人,据我所知,一个是后来出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特约翻译的周作人,另一个就是1970年代到台北文化学院讲学的胡兰成。
胡兰成在文化学院讲了两年的课,也不知道他都讲了啥,最后被学院赶出来了。

这张照片是胡兰成在台北遛弯时拍的,照片上胡兰成身边的女子叫朱天文,她二妹叫朱天心,三妹叫朱天衣,人称朱氏三姐妹,胡兰成是她们的老师和笔友。
这个家伙老了老了还不忘泡妞,他居然还能泡到年轻女子,居然没闹出什么乱子,真是渣中高手。
高手入局,娱乐性就差些。这方面就不如现代文化艺术圈的某些老人家,人家那才叫一个往死里折腾,人家那才叫一个娱乐大众呢。
1958年,胡兰成用他那轻灵脱俗的文笔写了一部自传体散文集《今生今世》,里面有他和张爱玲的生活故事。作家三毛看了之后,将其改编成了电影《滚滚红尘》。
在这部影片中,林青霞饰演女作家沈韶华,原型就是张爱玲;秦汉饰演汉奸章能才,原型就是胡兰成。
罗大佑为这部影片的同名主题歌写了词曲,歌手陈淑桦演唱。

每当这首歌的旋律响起,一下子就能把人的思绪带到那个“不经意”和“不经世”的红尘。
“来易来去难去数十载的人世游,分易分聚难聚爱与恨的千古愁。本应属于你的心它依然护紧我胸口,为只为那尘世转变的面孔后的翻云覆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