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弈论中,鹰鸽博弈是一个经典的模型,用于分析在冲突和资源争夺中策略选择的动态。这个模型展示了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不同策略间的相互作用。
鹰鸽博弈包括两种主要策略:鹰(攻击和掠夺)和鸽(和平)。在模型中,每个个体面临两种选择:采取激进的“鹰”策略,还是采取温和的“鸽”策略。根据对手的策略,收益如下:
1:鹰 vs. 鹰:双方发生冲突,两败俱伤,成本高昂。
2:鹰 vs. 鸽:鹰通常会赢得资源,而鸽则退让,鹰占据优势。如果将此模型用于描述阶级社会问题,鸽策略应当允许在特定情况下使用暴力手段来争取利益。
3:鸽 vs. 鸽:和平共处,资源共享,获得均等的收益(类似理想的共产主义)。
在鹰鸽博弈中,结局通常是混合策略到平均利益均衡。单纯的全鹰策略或全鸽策略往往不稳定,需要有更多的鹰或鸽个体才能实现博弈的均衡。例如,鹰派策略在全是鸽派策略的群体中可以获得较大利益,因此更多的鹰个体将推动博弈走向利益均衡。因而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中的全鸽策略不具备长期稳定性,鹰派个体必然出现和扩张而获更多的利益。相反,全鹰策略的群体会导致的内耗严重,几乎无人能获得稳定收益,因此采用鸽派策略的个体更具优势,这是内斗无法持续的情况下,社会演变回鸽派策略的方式。
在阶级社会中,有产阶层和无产阶层可以类比为鹰与鸽的两种策略。有产阶层通常掌握更多资源和权力,可能采取更激进的策略以保护和扩展自身利益。无产阶层通常则可能采取较温和的鸽策略,例如寻求社会合作和政策支持以改善生活条件,社会因此趋于相对稳定。然而,无产阶级在绝望时会使用暴力革命这一“鹰”策略,暂时改变鹰与鸽阶级冲突的结果,但这种变革最终会导致无产阶级回归鸽派。无产阶级短暂的“鹰”策略形成了历史上的社会兴衰周期循环,这是鹰鸽博弈中达到策略均衡另外一种的方式。
推论:
1: 个体总是寻求自身和群体利益的最大化。社会的演变和进化在利益驱动下进行,不存在完全无利益驱动的社会状态。
2: 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阶级的产生是必然的,无产阶级必然异化!极端社会形态,如共产主义或完全的资本主义,是不现实的。
3: 无限的和平和革命都是不可能持续的,阶级间的合作与调节会导致社会的相对稳定,无产阶级要有不需要使用暴力而达到社会稳定的途径。
4: 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各种暴力革命的结局没有本质上的不同,都是改朝换代。起义或者革命只能改变少数人命运,对大多数人无济于事。任何主义或宗教都无法改变鹰鸽博弈中的策略均衡,在鹰鸽博弈中谈阶级消灭和天堂毫无意义。
5:在主观上,最好的社会政治家、哲学家都是理想主义,在客观上是连自己都骗进去了的骗子。但他们都是伟人:更多人的生死都被他们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