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当年晚稻遇上寒露风

我中学时,上《农业基础知识》(这是用于取代以前的《生物》课的教材)课时,知道寒露风对晚稻的危害。真正到当知青的时候,年年到寒露节气时分,都很紧张。这时候常常是晚稻抽穗扬花授粉的时候,如果遇上冷风来袭,会严重影响授粉,造成大量稻谷变瘪谷,严重失收。

寒露风是寒露节气前后来的冷空气,来的时间可能每年不同。水稻有大约一定的生长周期,所以晚稻种植不能迟,才能保证安全度过扬花授粉。

我下乡的三年中,有一年寒露风来袭时,我们种的晚稻有很大部份正在扬花授粉。没有什么其它办法,只是大家出动给稻田灌多些水(我己不记得这是什么道理)。但是,那年我们的晚稻还是大减产,比预计的少几成。

夏收夏种时的争分夺秒(双抢)很重要。那时种田是望天的,遇上天灾时没有多少办法。早点种下去,安全性才高。

 

所有跟帖: 

炒一个菜10分钟就凉了,烧一个汤半个小时还烫,一个道理。 -空城之主- 给 空城之主 发送悄悄话 空城之主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8/2023 postreply 11:30:09

灌水的作用我不记得了。可能和你说的相同。 -ireadwrite- 给 ireadwrit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8/2023 postreply 12:29:57

水的比热(温度升高一度所需热量,同理,温度降低一度也释放出同样热量)大,所以灌满水的稻田能保持较高的温度 -BeagleDog- 给 BeagleDog 发送悄悄话 (39 bytes) () 04/08/2023 postreply 19:35:16

当年的口号是,插完早稻过5-1,插完晚稻过八一 -立竿见影-1- 给 立竿见影-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8/2023 postreply 12:05:39

种植的时间很重要。早稻不能太早,否则会冻死秧,而 -ireadwrite- 给 ireadwrite 发送悄悄话 (511 bytes) () 04/08/2023 postreply 12:51:18

HJ陈是北方佬,要无霜期短的湖北,学大寨落实在种双季稻。结果是气候稍微偏离最佳,双季稻就比一季中稻的产量还低。毛主席的好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48 bytes) () 04/08/2023 postreply 18:04:10

现在早稻可以在大棚提前育秧,缩短大田占用时间,但赔钱。即便做裤衩换粮都合算得多。毛巴佬的自力更生,以粮为纲是穷路一条,千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36 bytes) () 04/08/2023 postreply 17:41:55

人家不卖你粮食的时候你就不会这么说了,芯片不是一样吗?你有钱也不卖你。 -Amita- 给 Amit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8/2023 postreply 18:18:19

怕什么!有大大的英明领导, 多大的芯片也能生产出来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8/2023 postreply 18:19:26

疫情期间很多国家都禁止出口粮食了,这个和意识形态无关吧?粮食是紧缺商品,如果碰到几年气候暂时变冷像明末那样,会出问题的。 -Amita- 给 Amit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8/2023 postreply 18:21:20

接近一半的中国粮食消耗是饲料。进口不了粮还不会挨饿,日子苦点。再说了,你的外交得多失败,才美、俄、加、乌、澳都不卖给你呀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8/2023 postreply 18:48:52

七十年代,家人在南方部队,每年双抢,部队都要派不少人去附近农村帮忙,已经是常态了 -Amita- 给 Amit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8/2023 postreply 15:21:24

当年机械化程度低,每年夏收夏种期间的双抢都要尽可能动员人力参与,县里也要派出领导 -ireadwrite- 给 ireadwrite 发送悄悄话 (441 bytes) () 04/08/2023 postreply 19:25:27

六十年代,我们小学中学生都要去郊区一两星期抢收小麦或插秧。用手拔,没有镰刀。记得,回家一身大包小包。年年如此 -古树羽音- 给 古树羽音 发送悄悄话 古树羽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8/2023 postreply 19:34:20

我上大学那年还去参加过北京近郊的小麦收割。过去在农村割过稻子,和割麦子差不多。主要是镰刀要磨好。 -BeagleDog- 给 BeagleDog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8/2023 postreply 19:42:36

镰刀不够吧,而且北京是冬小麦,很矮的那种,只能双手拔,那时不懂用手套,常常被麦梗割破,要用巧劲。 -古树羽音- 给 古树羽音 发送悄悄话 古树羽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8/2023 postreply 20:13:55

我插队那儿是这样,割麦子还是拔麦子由队长决定;如果那年雨水比较大,地比较湿就拔麦子,比较干就割。 -走资派还在走- 给 走资派还在走 发送悄悄话 走资派还在走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8/2023 postreply 22:47:15

中小学生下乡劳动很少插秧与收割,我们一般是采棉花,除草。 -chufang- 给 chufang 发送悄悄话 chufa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8/2023 postreply 19:44:57

嗯。水田里还有蚂蝗。我小学时参加双抢,有一次被蚂蝗咬了。那个软体虫往皮肤里钻,很恶心。我用手去拔拔断了,它的头部消失了。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72 bytes) () 04/08/2023 postreply 19:54:33

一开始我们也是拔水蛭,结果腿上都是洞,淌血;后来当地人叫我们要用手去拍,才会掉下去,很管用的。 -古树羽音- 给 古树羽音 发送悄悄话 古树羽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8/2023 postreply 20:10:38

蚂蝗最怕的是烟(尼古丁?),遇到“烟油”真的是“触之即死”,所以一有蚂蝗叮着就找老农要烟斗, -立竿见影-1- 给 立竿见影-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8/2023 postreply 20:19:00

要用鞋打蚂蝗,用手打也行。老水田里才有蚂蝗。我们下乡那儿新水田多(好多是盐碱地改造而成)。 -BeagleDog- 给 BeagleDog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8/2023 postreply 23:09:40

我下放第一年 -ireadwrite- 给 ireadwrite 发送悄悄话 (739 bytes) () 04/09/2023 postreply 02:53:15

以前西医用蚂蝗(医蛭)在病人身上,清除病人身体内多馀的血液,从而平衡体内的体液。 -chufang- 给 chufang 发送悄悄话 chufa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9/2023 postreply 09:29:16

是的,西医放血的做法治疗疾病;中医拔罐子也是一种常见的疗法。其实,原本是一个道理?比如草药。 -古树羽音- 给 古树羽音 发送悄悄话 古树羽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9/2023 postreply 20:41:1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