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脑筋没问题,语言也没问题,只是面谈的时候准备不足,有点被动。面谈实际上是一场表演,目的是

本帖于 2017-10-11 05:26:51 时间, 由版主 废话多多 编辑

把自己最合适的一面显示给观众(招聘人),所以了解招聘人的需求是面谈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招聘人的需求在招聘广告上很清楚,如果再了解一下招聘单位的背景和目前需要(网上都可以搜出来),面谈时就游刃有余了。

我一直对“面试”一词有微词,因为应聘人和招聘人之间不仅仅是单方面的选择,而应该是双方的交谈。但你的情况可用“面试“来解释:如果准备不充分地参加一次考试,得满分的机率不会很高。

像帖中所说,“我稀里糊涂的面试不知道都说了什么”,那么招聘人则更稀里糊涂地不知你在说什么,大家都稀里糊涂的,以后怎么工作呢?

你提到最近几个面试都没成功,从以前的帖子来看,还是需要主动一些。比如查不到招聘人的电邮地址而让人事转感谢信,则很被动。人事自己一大堆活儿,你请他转感谢信只是又加了一件活儿而已,所以是否有时间/及时转你的电邮都是未定数。而且对招聘人来说,如果应聘人连找到他的电邮地址都办不到,连带着会对应聘人的能力产生疑问。坛子里有些同学认为感谢信没关系,技术好受聘跑不了。但在两个候选人技术水平旗鼓相当时,感谢信会为发信人加一分。

 

题外的话:语言与沟通不成正比。

第一代移民职场进步的障碍之一是对所在国语言和文化的融入。但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与外界沟通的程度不成正比。有效的职场沟通不在话多,在于清楚传达信息,让人们明白自己的目的。Frank I Luntz 在《有效之词》一书中列出了10条有效沟通方式:

1. 简单用词。(Simplicity: use small words.)

2. 短小用句。(Brevity: use short sentences.)

3. 确实可信。(Credibility is as important as philosophy.)

4. 反复强调。(Consistency matters: repetition, repetition, repetition.)

5. 内容新颖。(Novelty: offer something new.)

6. 朗朗上口。(Sound and texture matter.)

7. 生动有力。(Speak aspirationally.)

8. 绘声绘色。(Visualize.)

9. 以问代述。(Ask a question.)

10.言之有物。(Provide context and explain relevance.)

除了第6,和第7,其他8条实际上是语言沟通的形式和逻辑,对于英语不是母语的人来说简单实用,而且可以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


Words That Work: It's Not What You Say, It's What People Hear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