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满足的不是性欲,而是“正义欲”,所以可称之为“道德意淫”。
这种道德意淫,和其他意淫一样,针对的是虚幻的,无法实现的对象 - 有趣的是,和学历,经历,乃至最基本的剽窃不同,绝大多数代笔是件无法证伪的事情。
因为无法证伪,这些人就开始煞有介事地宣称为真了 - 其实真正假的是他们的论点。
那么,为啥会选择韩同学为对象呢?很简单
1。韩比较有名气,可以借此出名
2。韩比较没有背景,攻击起来比较安全
3。韩不属于“主旋律”,不会受到当局的干扰或者保护,成功可能性较大。
4。韩比较招人恨 - 这一点对理解黄昏们的态度尤其重要。韩同学的作风,文体,以及他所批判嘲笑的中国人的国民性,很多直接击中了他们的心理要害。虽然韩自己没有意识到(甚至根本和他们没有任何实际瓜葛),但是这些人心里面恨韩寒,是恨得要死。
这桩公案,从社会反映面来看,和19世纪末的王尔德案件有点像的地方。。。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