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在一个权力逻辑凌驾于民生与经济之上的时代。全球两大经济体——中美——在各自的轨道上,以不同方式脱离了以人民福祉和企业活力为核心的治理逻辑。
中国在面对经济放缓、企业倒闭潮和青年失业率攀升的背景下,政策重点依然倾向于维稳与政治表态,似乎更在意体制的面子和话语权,而不是市场的信心与民众的生活质量。不愿意与美国对话,对底层的诉求视而不见,对企业困境反应迟缓,结果是经济活力日渐式微,社会情绪日益紧张。
而美国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在通胀、利率高企和全球局势紧张的多重压力下,政府选择牺牲企业负担、推动贸易战的方式维护“国家利益”。对大型科技企业与传统制造业的限制政策正迫使企业压缩成本、转向裁员。在政治博弈和民粹压力下,企业经营环境持续恶化,大规模裁员潮很可能接踵而至,直接冲击普通劳动者的生活。
这一切最终的结果,就是全球同步陷入增长困局。两极的极端化政策,正在将整个世界推入一场人造的衰退旋涡。民众的基本需求、企业的生存空间、市场的信心基础,被无情地压缩在国家战略与政治算计之间。
在这个以“面子”与“强硬”为主导的时代,理性、平衡与合作似乎成了稀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