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与输入

回答: 疫区生活94YMCK10252020-03-19 16:26:41
若所有国际航班先直飞到武汉,能防止境外输入吗?(4图)
2020-03-18
 
近日,国内一线城市防止疫情境外输入的压力陡增,社交媒体上的讨论也不绝于耳,成为舆情热点。3月17日北京通报,新增9例境外输入病例,其中涉及四起聚集性疫情。首都机场疫情处置专区旅客量大幅增长,人员筛查压力持续增加。上海、广州、深圳也通报了多起境外输入病例。此外,诸如从澳大利亚回到北京的拜耳员工不戴口罩跑步,从美国回来的黎姓女子隐瞒病情等少数案例引起了民众较大反感。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且当前疫情已经受控,我们当然不能一刀切断所有国际航线,实行封关锁国政策。何况,当前回国的多是华侨华人与留学生群体。疫情发生之初,他们买光了国外的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运回国内。如今却将他们拒之于国门之外,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另外必须指出,目前面对境外输入压力最大的是一线城市,它们是国际空港(深圳毗邻香港),人口众多,其中尤以北京为最。国内其他开通国际航线较多的城市如西安、昆明等,目前虽也有境外输入病例,但不会造成太大压力。

 

  那么,有什么好方法缓解一线城市境外输入压力?此前有位武汉的网友,提了个应对境外输入的建议,所有国际航班只许直飞武汉,不要经过其他城市中转!理由是:

  1、武汉有方舱,刚好把“休舱”用上,专门隔离入境人员,便于统一管理。

  2、武汉一定是全国最后解禁的城市,武汉不差这14天。

  3、如果他们都到武汉来了,全国除武汉的其他城市都可以正常的复工、生产、生活,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有媒体评论称该网友的建议是馊主意,往武汉伤口上撒盐。不过我留意了一下,这个建议竟然是以“武汉人”的口吻来提出的,果真如此的话,不得不说武汉人民不仅是“英雄的人民”,还是“暖心的人民”,他们的共情力和同理心,让人想起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艾尔沃德那句“感谢武汉人民,世界亏欠你们”。

  那么从理性来分析,这事行得通吗?

  第三地隔离检测是常见做法

  由于传染病的特殊性,对入境人士进行严格管控是必须举措。疫情发生之初,国外多有撤侨举动,他们如何安置被隔离者可供参考。

  据《卫报》,从武汉撤离的140多名俄罗斯等国人被隔离在西伯利亚的一个森林的疗养院里,由俄罗斯国民警卫队队员巡逻,不准任何人进出。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法新社报道,该国第一批179名归国侨民及家眷被统一安置在马赛附近的海边旅游胜地——瓦卡斯尔度假村。据了解,该度假村依山傍海,娱乐休闲设施完善,还有24小时宪兵守卫。不过这种“最人道”的隔离方式,引起附近居民不安。

  据环球时报报道,1月29日,澳政府表示该国准备从武汉撤回约600名澳籍人士(其中大部分为华人),但不会将他们带回本土,而是安置在距澳大利亚大陆约2700公里的圣诞岛实施隔离。作为澳大利亚的非法移民安置中心之一,圣诞岛上的设施及拘留情况曾遭到联合国及人权组织的批评,这种不公待遇在侨民当中引发强烈不满。

  由此可见,将从疫区回来的人士送往第三地集中隔离检查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做法。这个第三地可以是人烟稀少的西伯利亚,可以是旅游度假村,可以是远离大陆的海岛。当然,这种做法并非完美,显而易见的是,容易激起当地民众反对,但这种公共政策的邻避效应难以避免,只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武汉并非合适第三地

  那么,武汉是合适的第三地吗?

  必须承认,该网友列出的三点理由看似合理,但经不起推敲。比如说武汉有方舱医院,但是各地也有可供隔离用的酒店场所啊。至于说武汉不差这14天,那就更站不住脚了。武汉人民承受了巨大牺牲,封城这么久,渴望解封的愿望有多强烈可想而知。

  对于武汉而言,当下尽快实现解封与复工复产才是最重要的,一座千万级人口大都市,生生停摆了两个月,这背后是无数硬扛的家庭和中小企业。此时此刻再将入境人员集中至武汉隔离,加重武汉的防疫负担,从情理上讲难以让人接受。张文宏医生说“不能欺负老实人”,也是这个道理。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另外,虽然外地援鄂医护人员连续撤离,但武汉的疫情仍然不能让人安心。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报道,据武汉市卫健委官网及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消息,3月13日到17日,武汉市连续五天均有新增确诊病例来自于门诊。有专家称,在武汉封城、社区封闭、形势趋缓的情况下出现门诊新增病例,是个危险信号。

  另外一方面,设身处地想一下,假如你是一名在国外的华人或者留学生,此时此刻权衡再三仍然决定回国,必然是对疫情在国外的失控产生了恐惧。好不容易买张机票回国,却要被送至疫情中心武汉,你会是什么感受?从道义上来讲,这种做法是极其丢分的。

  不考虑其他可操作性,仅从对入境人士和武汉人民的感受而言,集中到武汉隔离都不是什么好选择。

  从我国目前多个省份的新增与死亡率来看,新冠肺炎的致死率不高,传染性可控。因此最重要的是早发现、早隔离,防止出现人员大规模集聚和医疗资源的挤兑。将入境人士集中到武汉一地,不如分流至多地,提高早发现、早隔离的效率,也分摊救治的医疗资源。

  今天钟南山表示,输入病例的感染性很强,一点都不能放松。不过,对于境外疫情输入的风险,普通民众倒也不必过于担忧。中央和地方已经有详细的部署,切实的举措。

  中央层面明确,“外防输入”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5部门16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工作依法惩治妨害国境卫生检疫违法犯罪的意见》。《意见》列举了六类妨害国境卫生检疫行为,实施这些行为如果引起检疫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严重传播危险的,将依照刑法以“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定罪处罚。

  地方层面也展开动态部署。比如在北京、山东、安徽,对所有入境人员一律按照有关规定实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并进行核酸检测初筛。在广东,从疫情重点国家及地区来粤旅客,需实施14天居家或集中隔离。

  一个可以观察的样本是,在抗疫上颇有成效的澳门。澳门目前确诊人数累积12宗,曾经保持了39天没有新增确诊病例的记录。但事实上澳门没有“封关”,而是根据情势发展,要求来自疫情严重地区的人士到指定地点隔离两周。最初人群涉及湖北游客,后来又拓展至广东等地区旅客。而在出现首宗海外输入型病例后,3月16日,澳门再次调整措施,宣布自17日零时起,除中国旅客外,所有入境人士都必须在卫生当局指定的地点接受14日隔离医学观察。

  总而言之,在新冠病毒面前,我们既对疫情输入要严防死守,也要从多层面思考问题。

  曾经我们以为"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中国胜",并且熬出了一点希望。但在全球大流行的现实面前,如今的中国恐怕无法独善其身,也许只有“世界胜”了,中国也才能言胜,也才敢言胜。所以对于入境人员,抱持同理心,力度与温度兼具,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也是题中之义。

  当然,入境人员也需密切配合检测,严格遵守戴口罩等防疫措施,不能有特权思维。希望此前发生过的如某归国女子只喝矿泉水,冲闯隔离区的事件少一些,毕竟此时此刻是共渡时艰,不是度假玩耍。

 

热贴:5毛扯各国疫情失控 大批华人回国官方"变脸"(2图)
2020-03-17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大批海外华人受中共政府谎言蒙蔽返回中国大陆。(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自中国爆发武汉肺炎(又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后,政府持续放假消息,称武汉当地疫情已获全面控制,同时大力宣传海外疫情严重和混乱、号召海外华人赶紧回国。但多名回国华人透露,千万别相信这些谎言。

  五毛扯各国疫情失控遭起底

 

  近日,网络突然涌现武汉肺炎在各国失控的假消息。署名“黎明曙光MAGA”的网友称美国疫情已失控;署名“蒙古社会主义工人党发言人”的网友指瑞士疫情失控;署名“祟明岛主”的网友点名加拿大疫情失控,;署名“日本吹哨人──坂本文亮”的网友则说日本疫情失控。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这几篇推特的截图内容一模一样(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上述几篇推特的截图内容一模一样,都写道:“XX疫情已经失控了,我从XX医院的朋友那里打听到,每天无数人问诊,但是没有试剂检测,只能把患者打发回家。XX老龄人口多,无数患者就自己死在家里了。没有确诊就不算得病,所以XX才保持这么低的增长,太可怕了。我已经定好回国机票了,关键时刻还是得集中力量办大事呀” 。

  该版本的表述延伸到中国之外的很多国家,包括日本、美国、法国、加拿大、芬兰、澳洲、瑞士、卢森堡等等。

  对此,有网友指出,这些推文都是简体中文,“是要给海外中国人看吗?”也有网友吐槽说,“看来全世界各国的疫情失控节奏都是一样的啊。”“快点都回中国吧!中国最安全了!要相信党,不要跑出来了。”

  不过,也人提醒道,“回中国都要强制隔离了,而且要自费,目标是那些隔离费用”、“傻傻回去的,就准备要消失了。”

   华人回国避疫 抢购15万天价机票

  由于中共官方不断宣传国内疫情“零确诊”、“零新增病例”,导致许多海外华人信以为真、高价位抢购机票、匆匆返回中国大陆。

  据大陆某网络购票平台显示,近期欧美多个主要城市飞往北京、上海航线的票价大幅上涨,其中不乏5万元的高价。

  以英国伦敦飞往北京为例,3月16日有5班需中转的航班仍在售,票价从1.5万至3.5万元不等,全部为经济舱,过往一般6000元左右可购往返机票。巴黎飞北京航班则有6班在售,票价最低近1.5万,最高达到47,410元。而去年同期票价最低仅为1977元。

  伦敦飞上海方面,3月17日有12班航班机票在售,票价最高要60,805元,其中一趟日本航空经东京中转的航班票价涨至5万元,但仍显示“票少”。另一班泰国航空在3月15日上午11时的航班显示票价为11,613元,但在3月13日该票价仅为4219元,两天时间涨价一倍多。

  除了普通飞机,贵价公务包机也很抢手。日前有大陆网友发帖称,海航集团旗下的金鹿公务航空有限公司,推出从伦敦飞上海的包机航线,限量40张机票,每张售价高达18万元。

  金鹿公务航空15日向《南方都市报》证实此事,并表示该班公务机的机票价格最近确实有所上涨。目前这个计划于3月18日出行的航班预订人数已超员,将视情况决定是否开下一趟。

  中国应用力量教育集团董事长陈艺夫近日更高调宣称,现时美国华盛顿飞往北京的机票已被炒到15万元,但这笔钱能让你“远离疫情”,“带到世界上现在最安全的国家,中国”。

  回国被关挨饿网上求救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大陆现状与官方宣传内容大相迳庭。

  多名回国避疫的网友透露,他们回国后不仅要面对隔离、检测和治疗自费等问题,还遭遇了不人道待遇,因此他们提醒海外华人,“千万别回国”。

  一名从马来西亚回到北京的网友称,自己在北京有房,回到北京后,刚下飞机被限制自由,不给机会喝水、吃饭,几小时后才能上厕所。他在被要求集中隔期间打了上百个电话,发动几十人投诉,找媒体、朋友营救,最后终于获得回家的权利。他感叹说,在官员眼中“我只是一个数字,根本就不是人!”

  另一个从欧洲回上海的留学生透露,他下飞机后诚实交代了自己的接触史,之后他被送到浦东医院接受检查、被强制关在一楼发热门诊,无法吃喝睡觉,等不到检查结果,也没有后续措施,打电话报警也没人管,“我们即将在这里饿死,没病也要被憋出病。”

  小粉红也不例外 结局惨兮兮

  此外,曾全力支持归国隔离的小粉红们也在这场疫情中遭遇同样待遇。

  一个名叫“刘妞妞”的推特用户15日转发一段视频,并发帖称:“一个粉红,全力支持和配合归国隔离!回国后抱怨了:集中隔离的房间不能洗澡,不能洗衣服,不能开窗通风。”

  视频显示,一间小小的房间里放置了三张单人床,隔离者住宿的房间亦被管理人员上了锁,不能自由进出。

  3月14号,网名“豌豆公主病的日常”的留学生发文说,“从英法等地辗转回到上海浦东。本着对自己、对他人负责、不将病毒传播给祖国的原则,诚实上报情况,请求检查确认。”结果之后被禁足在发热门诊,苦等15小时,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睡。她担心说,“这里没有分流、也没有管理秩序,小小门诊容纳50多人,可能引起大规模交叉感染。”

  有网友跟帖指出,豌豆公主“最大的问题,是错位。在自由民主的国家享受自由民主却爱着非自由民主的国家,居然还觉得在非自由民主的国家也能得到善待,这是一个奴隶心理错位以为自己是个自由人了。”

  此外,近日网上还传出一名留学意大利的中国女孩,因为意大利的疫情严重,而飞回中国,回到中国后她住到隔离点进行隔离。女孩说,由于隔离点的水有杂质,她“已经三天没喝水”,向工作人员反映情况,警员赶到现场警告她,“这里不是你家,也不是给你来旅游的,如果还有这种情况,将采取法律措施、把你强制带走”。

  消息传出后,网友感慨表示,“平日骄奢淫逸的留学生小粉红,被朋友圈里‘中国很安全’的信息忽悠(瞒骗)回国!结果落地就遭到隔离,没吃没喝没住没人理,遭遇到了人生中少有的挫败!但他们毕竟还小,希望被骗后能仔细反思。”

  北京市官员14日在防疫记者会上宣布,从境外回国的人员,如果未参加国内的基本医疗保险,被确诊感染武汉肺炎或疑似病例者,所有医疗肺“原则上”由患者个人负担。

  唐山市防疫办公室13日也发布通告称,境外返回人员若隐瞒、谎报将被追究其法律责任。本人一旦感染,所有治疗费用由本人承担。

  中国疫情结束?专家:十分天真

  有专家提醒,武汉肺炎疫情在中国大陆不会很快过去,很可能会爆发第二波。

  美国联邦政府首席传染病专家、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所长安东尼?福奇(Anthony Fauci)15日接受美国ABC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中国疫情防控期间一直闭关锁国。而当他们解除限制并恢复正常生活时,有可能出现新一波的疫情高峰。当然我希望并非如此。”

  德国柏林夏里特医学院的著名病毒学家克里斯坦?德罗斯滕(Christian Drosten)也表示,中共官方公布的武汉肺炎病例数据不可信,因为中共现阶段只想尽快结束疫情高峰。

  根据《德国之声》报导,德国联邦卫生部下属机构罗伯.柯霍研究院(RKI)院长罗塔尔.维勒(Lothar Wieler)11日在记者会上指出,中方祭出的政策不代表病毒就此消失,一旦防控措施撤除后,还会出现新增确诊病例数。 “没有人知道,下一波高峰何时到来,也无法知道下一波疫情有多大规模”,因此,想要把病毒在某处完全隔绝的想法“十分天真”。

 

 

热贴:武肺爆发只是前哨战 最致命的还没到来(图)
2020-03-15
 
 

  萨斯是一个很“友好”的病毒,一旦感染就立即出现症状,让医疗机构可以马上将感染者从人群中拣出来进行治疗,就可以终止病毒携带者对社会的影响,所以它只流行一季就结束了。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但武汉病毒是十分狡猾的病毒,一点不“友好”,潜伏期可以从几天到二三十天,很多携带者在潜伏期内没有症状,这就导致将感染者检出来的难度加大,即只能拣出来一部分(还会在社会上存留一部分)。同时,基于任何检测手段都是有误差的,中国的感染者有数万,韩国、意大利和伊朗的感染者也已经在一万左右,还有很多其它国家都是千例以上,即便只考虑检测误差导致的遗漏,人数都很大。还有,部分出院患者依旧携带有病毒。

  这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有很多病毒携带者会长期在社会上工作、生活,延续病毒的传染链。

 

  当这些遗漏携带者不断感染其它人群之后,就会导致病毒的二次爆发(实际就是二次分拣的过程)。也就意味着在疫苗开始大规模商用之前,人类不可能战胜武汉病毒。如果病毒不断变异,就变成根本不可能。

  对于武汉病毒,未来只有两种方式做为结尾:第一,疫苗大规模商用之后所有人均进行疫苗注射;第二,病毒衰减失去感染能力,也就是说病毒放过人类。

  部分病毒学家寄托于夏季到来让病毒的影响转弱,但这种寄托并无理论依据。首先是这个病毒传播的速度太快,现在巴西等南美国家也已经出现了大量的病例,即便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进入夏季、病毒流行转弱之后,巴西等南半球的国家就会进入冬季,就是病毒爆发的气候模式,当来年南半球进入春季的时候,北半球开始转冷,南半球的病毒携带者就会将病毒带回北半球,继续传染链。其次,病毒在夏季只是不活跃,并不意味着消亡,越过夏季之后,病毒会再次活跃。最后,从现在来看,武汉病毒无论是在温度高的地区还是在温度低的地区都有传播,北半球夏季气温升高之后是否可以有效限制病毒传播还是变数。

  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6日在日内瓦表示,尚无证据显示武汉病毒会在夏季自行消失,当前各国应全力抗击武汉肺炎(又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疫情。

  从个人意见来说,现在进行的病毒爆发应该只是前哨战,根据以往的规律,现在必须考虑二次爆发的情形:

  第一,一般的规律来说,二次爆发涉及的人群更广,致死率更高。

  例如,西班牙型流感可以简单分为三波,第一波发生于1918年春季,基本上只是普通的流行性感冒;第二波发生于1918年秋季,是死亡率最高的一波;第三波发生于1919年冬季至1920年春季,死亡率介于第一波和第二波之间。至1920年春季逐渐神秘地消失,病毒放过了人类。

  1957年2月,贵州西部出现H2N2传播,开始爆发“亚洲流感”。3月份即流行全国,4月之后就流行到了香港和日本、东南亚,接着传到印度、伊朗、也门、希腊、瑞典、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等,5月和6月,流感传播到美国、澳大利亚和南美洲。9月初,再度传回日本和北美等地,然后又向世界很多地方传播。这是人类自1918年“西班牙流感”后受到第二次极严重的流感威胁,世界卫生组织称,全球共有200万人死于这场流感,主要是城镇居民。

  1957年12月,亚洲流感第二波又向中国大陆袭来,一直持续到1958年,流感才在中国大陆消失(但在世界的局部地区依旧还存在)。

  亚洲流感的致死率平均为0.67%,第二次传播时的致死率也高于第一次。

  第二,二次爆发时,经济上的威胁才真正到来。

  次贷危机之后,各国央行都在通过印钞以给政府、企业和家庭加债务以挽救经济,这就导致全社会的债务高企,在此就不再罗列那些天文数字。当疫情爆发之后,全社会的工业品需求就会下滑,但基于企业也有自己的现金流管理措施,在病毒流行的第一阶段,很多企业尤其是国际企业(它们有严格的现金流管理程序)还可以勉强应对。但一旦在半年多以后出现二次爆发,需求就会加速下跌,企业已经绷紧的资金链就会集中断裂,进而导致政府的财政收入下滑、失业上升又导致家庭收入下滑,就会导致政府和家庭的资金链同时断裂。

  二次爆发的致死率上升,资金链集中断裂,全社会就会进入深度萧条。

  从资本市场的节奏来说,股市最先受到流动性的影响而下跌,收缩全社会的流动性,经过一段时间的传到之后就会进一步冲击楼市,而楼市的下跌就会导致全社会的资金链断裂。而病毒的二次爆发很可能就成为压垮楼市的最后一根稻草(即便没有病毒的二次爆发,楼市泡沫也会紧随股市而破裂,但病毒的二次爆发会导致资金链断裂的更迅速更猛烈)。

  所以,一旦出现病毒的二次或三次爆发,带来的结局是十分严峻的,为了缓解国家、企业、家庭的债务压力,只能进行货币价值大幅度重置,这实际就是1929年大萧条之后罗斯福所作的事情,1934年1月罗斯福将1美元的含金量从1.50466克调整为0.888671克,美元贬值幅度是41%,这就是当时货币价值重置的幅度。未来货币价值重置的幅度会远远高于这个比例,而且不是一次性贬值,而是长时间不断的连续贬值。各个国家贬值的情形也会不同,很多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价值会重置到零的水平(即换币,或多次换币)。

  应对这种病毒带来的危机,即要考虑首次爆发,更要考虑二次三次、致死率更高的爆发,只有采取两种办法才是比较合理的:

  第一种是以色列为代表,将病毒彻底御国门之外;

  第二种是,如果不能将病毒御国门之外,就只有英国的做法是最合理的。尽快让本国社区形成抗体人群(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护弱者降低损失),才能有效抵御首次之后的、问题更严重的病毒爆发,降低国家的整体风险。对于主要国家来说,对于这种公众事件的处理英国依旧首屈一指,这才是真的牛。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