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NYC周围有三处房子,两个Single,一个Condo,都不在一个County。
大一点的那个房子在一个town,我觉得是黄金区,安全,交通非常方便(如果想再方便去NYC,就要在安全上打折扣),学校非常好, 因为是老区很多Roaring 20年代和50年代的房子, 造得怪好看的。2012年我买入的时候,看到中等的宅基地(不临大路不在Flood Zone的老旧房子,structure基本上没价值)被Builder买人价格在1-1.2MM,造了新房要2米以上,那几年造得快, 卖得很慢。 可见当时有2-2.5米购买力的人群很小。 现在此类宅基地大概涨价了70%左右, 1.7-2米出头,builder买去,造个大房子(里面用的料可是最便宜的HD的货),叫价要3.5米往上了。 造得慢,卖得挺快,可见现在有3.5米购买力的人并不少,起码比当时有2-2.5购买力的人要多点儿。
小一点的房子的区学校似乎更好,交通比大房子差一点。 小房子也有2800尺,比大一点的房子小不多,从造价上看应该差距不太大。 这个房子是2016年买的, 价格和2012年相比高了5%-10%吧?我当时也关注了旧房改造, 地价比大房子所在的区低。 现在这个区的房价涨得没有另外一个Town多,可是房屋的造价涨了, 所以地价被Squeeze,貌似这些年没怎么涨, Builder也不是很积极,看不到老房子被Builder抢购的情况。
公寓所在的地方是给30出头的年轻人的Town,2011年买的。town花了些本钱把Downtown整修得漂亮了不少, 租金涨了不少。房价的涨幅和租金的涨幅差不太多。 没看到有Builder推倒公寓重建, 因为房价涨得不那么多,而房屋的造价在涨,我估计这么干没有什么利润空间。
说了半天, 房价和房租还是收入能承担的极限。 最好的区吸引最有购买力的那部分人,他们赚到钱, 让builder有利润空间, 就带动地价和房租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