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个体而言上名校不是概率问题,而上哪所名校才是概率问题。

首先,能上名校的学生一般在录取是绝大多数不会只被一所名校录取,同样几乎也不会被所有名校或非名校录取。因为这样的学生本身的素质决定了一种必然性,而在这个必然性中,却存在概率问题,因为你无法精确预测哪一所或几所名校会录取你。这种概率有时是和学生选择的专业及性别息息相关的。因为名校每年需要用新鲜血液来构筑一个军团,这样才能长期在各方面保持名校在社会各界的精英影响力,同时也是今后财政捐赠的有效保证。所以,这里面需要各方面有特长的孩子,如果不巧,你的申请专业或特长在他预计需要的人数已达标准,哪怕你比其它特长的孩子在学术上更强,但你也得在这里名落孙山。至于性别,各个学校一般会保持男女比例平衡,所以性别的权重在某些时候会重于学术。
 
其次,名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成绩都很好,但是如果你仅把成绩绝对值认为是竞争的唯一手段,那就把名校看低了。因为它们知道,为了保证自己的多数毕业生能在将来各个领域的竞争中尽量多的幸存下来并取得好的成就,从而能够为学校带来名与利的回报,它需要的人才不是高分人才,而是高IQ,高EQ的人才,这样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自己的毕业生才有巨大潜力可以发挥。而这双高并不是简单用成绩的绝对值就能衡量出来的。衡量它的最好方式是看取得相应成绩所需要投入的时间,用极少时间就能取得好成绩的,IQ必然高。而时间对每个人都很公平,要看你到底用了多少时间在读书上,最好就是看你的EC成就,因为EC要有成就就得投入时间,而每人每天只有24小时,休息,读书,EC,马上就把你每天的时间分配给显示清楚了。同时,EC的成就又更能显示你的IQ&EQ值。所以名校要求你成绩的同时为何还会重视EC。
 
这也是为何许多时候你有很好的成就,但那个成绩看似不如你的同学录取得却比你还好的原因。另一方面,许多家长为了名校到处逼孩子搞EC,这是本末倒置了,搞了EC,成绩下降,EC还没出彩。这其实就是名校想看到的结果。
 
其实名校对毕业生来说是一块很好的敲门砖,它能让人有较高的社会起点,但并不是说非名校的毕业生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就始终处于下风。每个人的成功与否不由学校决定而是由自己决定,低起点同样可以达到相同的高度。所以,高中生不一定人人需要拼名校。在自己适合的环境中成长是最快的,也是最锻炼人的。
 
大学录取因素多重多样,成绩,EC,性别,地区,种族,收入,各种关系息息相关。如果割裂地去看成绩,这就会造成申学困扰。

 

所有跟帖: 

只有上T5才有品牌的优势,其他人可以在T30中找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就算申学成功,也不能想得太细 -YodaKush- 给 YodaKush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3:38:06

名牌也是有时间性的,毕业一段时间后,婚配大都看当下了,名牌若没有很快带来相应的成就,也会很快贬值。 -trimtip- 给 trimtip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3:41:52

有些道理。 -sji- 给 sji 发送悄悄话 sji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3:39:56

讚誨人不倦 -我是谁的谁- 给 我是谁的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3:40:22

今天才看到一个理论,基因主要在IQ上年龄越大体现越多。越年轻靠努力和父母学校的作用比较显露成绩,30-40后基因的主导就 -zaocha2002- 给 zaocha2002 发送悄悄话 zaocha2002 的博客首页 (18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3:51:34

fluid reasoning ability15岁左右就基本成熟了,真的IQ要等到30-40岁吗? -两女宝妈- 给 两女宝妈 发送悄悄话 两女宝妈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3:53:41

意思是到了30-40,基因的作用超过努力的作用 -zaocha2002- 给 zaocha2002 发送悄悄话 zaocha200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3:54:37

30岁以前情商/没发育好的大脑前额页拖了后腿? -天意悠悠- 给 天意悠悠 发送悄悄话 天意悠悠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3:56:15

不会,基因好的,30岁前浑浑噩噩的可能有一个后续爆发。。。 -zaocha2002- 给 zaocha2002 发送悄悄话 zaocha200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3:57:18

这种说法实在有点无法让人相信啊。。。很多人30岁后都远离学习了 -两女宝妈- 给 两女宝妈 发送悄悄话 两女宝妈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4:52:53

爆发是指IQ带来的一些东西 -zaocha2002- 给 zaocha2002 发送悄悄话 zaocha200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5:09:19

但是也可能是很多其他的东西作用的结果呢?毕竟都30多岁了 -两女宝妈- 给 两女宝妈 发送悄悄话 两女宝妈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5:53:55

我的理解是中小学不需要太多智力,IQ不够靠后天努力就能达到中小学要求,而真正的事业需要多方面更高的能力,IQ不同就看出来 -windyLL- 给 windyLL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4:01:34

IQ在哪里都起作用,有人看一遍就能触类旁通,也有人读了10遍还没搞清楚,怎么会在中学小学没有差异体现 -gpu- 给 gpu 发送悄悄话 gpu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4:17:26

中学的东西太容易了,IQ高的压根不需要花太多时间,不够高的努力点也能GPA4.0,都到顶了就没区别了。 -windyLL- 给 windyLL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4:18:42

原来你是没读主贴啊 -gpu- 给 gpu 发送悄悄话 gpu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4:20:48

我是回答层主的。你说的是华人家长的思维方向,以大学录取为指南针,那你说的没错。但是很多改变世界的人压根不理大学录取标准, -windyLL- 给 windyLL 发送悄悄话 (102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4:23:43

AI时代,大家真的评价的标准是中小学要求吗? -两女宝妈- 给 两女宝妈 发送悄悄话 两女宝妈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4:55:45

就是三十到四十,IQ相关的东西由基因主导了 -zaocha2002- 给 zaocha2002 发送悄悄话 zaocha200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5:11:08

同感。不管国内高考还是这里申学,大部分被录取的不需要顶级智商 -qqdragon- 给 qqdrago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6:27:3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