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篇文章大概是压垮2人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杨拿到校样后对该文提出了无理的修改要求,以至于奥本海默

本帖于 2025-10-27 19:19:14 时间, 由普通用户 Shubin 编辑

在李提出辞职后,认为杨的精神好像有点问题。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62953096717107380

“1962年5月12日出版的美国《纽约客》杂志上刊登了伯恩斯坦写的《宇称问题侧记》,记述李杨合作发现宇称不守恒的故事。

当时,李政道已经回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四月他收到伯恩斯坦文章的校样,没作什么修改。可是杨振宁却提出了许多意见。他说,文章里有“某些令人痛苦的地方”,要和李政道讨论。 

杨振宁提出,文章中的某些地方,他希望名字写在李政道之前,另外,他夫人杜致礼的名字也要放在秦惠之前,因为杜致礼年长一岁。第二天,杨振宁到李政道家里提出,凡是文章里提到“李和杨写了”的地方都要加一个注,说明是出于字母排序的习惯。

李政道感到失望,只好建议他们今后不再合作。书中说,杨振宁随即变得十分激动,开始哭起来,说他是非常愿意继续合作的。但李政道感到无可奈何。最后他们都同意暂停合作。

当年11月,李政道向奥本海默递交了辞职书。奥本海默对此感到非常遗憾,他尖锐地说,李政道应该不要再做高能物理,而杨振宁应该去看看精神医生。”

所有跟帖: 

奥本海默的评语还挺到位的 -JoyAnna.- 给 JoyAnna. 发送悄悄话 JoyAnn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8/2025 postreply 06:57:42

老奥绝对有资格批评他俩,人家受了那么多委屈还坚持搞研究,可惜62岁走了。如何评价杨,其实 -Shubin- 给 Shubin 发送悄悄话 Shubin 的博客首页 (271 bytes) () 10/28/2025 postreply 07:40:05

打破学术界惯例,杨以自己年纪大,以兄长身份要求合作文章挂名排前,挺荒唐的。难怪老奥那样评价他 -JoyAnna.- 给 JoyAnna. 发送悄悄话 JoyAnn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8/2025 postreply 09:11:34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李的精神比较有问题 -波粒子3- 给 波粒子3 发送悄悄话 (282 bytes) () 10/28/2025 postreply 11:07:40

即使李真的那么想也很正常啊,离开杨人家可能觉得一身轻,而杨觉得很痛苦,像是失去了很重要的东西。 -Shubin- 给 Shubin 发送悄悄话 Shubi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8/2025 postreply 14:21:09

查了一下,杨挑选的论文集从1945-1980,与李合作的论文除了第二篇,李都是在前面,李杨决裂李是主动的 -波粒子3- 给 波粒子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28/2025 postreply 15:27:25

据说李政道曾发表过300多篇论文,是否要核对一下?看到一篇回忆李政道的文章,提到了一位美国理论物理学家 -Shubin- 给 Shubin 发送悄悄话 Shubin 的博客首页 (3567 bytes) () 10/28/2025 postreply 16:24:52

这位Jeremy Bernstein就是在纽约客上发表挑拨李杨关系那位吧 -波粒子3- 给 波粒子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28/2025 postreply 16:58:40

不清楚。李政道把杰里米·伯恩斯坦放在第一作者的那篇文章,是1958年春天完成的,而纽约客那篇 -Shubin- 给 Shubin 发送悄悄话 Shubin 的博客首页 (702 bytes) () 10/28/2025 postreply 18:36:26

虽然他们因为1956年的论文得到诺贝尔奖,但随着时间推移杨密尔斯1954年的论文却越来越对粒子物理有贡献 -波粒子3- 给 波粒子3 发送悄悄话 (186 bytes) () 10/28/2025 postreply 19:55:47

呵呵,这只是一些外行的推测罢了。他们可以有千百种说法,但事实只有一个。 : ) -Shubin- 给 Shubin 发送悄悄话 Shubi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9/2025 postreply 06:30:3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