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赵拙/问号哥网友的回复(四)实践的意义

赵兄说,再高明的理论,如果不能在生活中实践,不也就是一场风花雪月的空谈。我深以为然,基督教和佛教的净土宗,在宗教实践上,我个人认为各方都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基督教的新约,不讲律法,即不讲戒律,基督教没有佛教实践中的戒定慧里的戒。因为耶稣指出,整个律法的精髓在于爱神和爱人,爱是律法的根本和最高总结。所以,人以这个标准,在根本上就知道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而不用设定所谓的条条框框,最终变成律法主义。基督徒的宗教实践核心可以概括为“信、望、爱”,这是从圣经经文提炼出来的(哥林多前书13:13:“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马太福音 22:36)“因为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加拉太书 5:14)
 
基督教讲爱,佛教讲慈悲。我个人的理解,是一个意思。但在圣经新约里,爱虽然被反复重申,但我认为比较零散。我试着总结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可以大约对应佛教的三种慈悲,即1,众 生缘慈悲,2. 法缘慈悲, 3. 无缘慈悲。
 
第一个层次: 爱自己的父母伴侣子女,亲朋好友。从亲缘关系开始的爱,也是我们凡夫俗子最自然的爱。对于与我们没有关系的人会有怜悯,但范围有限,程度有限。
 
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税吏不也是这样行吗?(马太福音 5:46)
你们若单请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么长处呢?外邦人不也是这样行吗?”(马太福音 5:47)
 
显然,在实践层次上,这不是耶稣所要求信徒的层次。耶稣要求的是更高的层次。
 
第二个层次,是在这个基础上,更多的倾向于利他,但对于付出,可能还有功利的目的,比如给自己积攒功德,虽然基督教没有功德这一说,但有些信徒认为好行为会有好的奖赏。有期待回报的爱,有目的的爱。总之是在利己基础上的利他。
 
“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
善行不应是带有为自己博名声,博好处功利色彩的行为。当然,应该也不是为自己积累善业而做的。所以耶稣要求的,是更纯粹的善和爱。
 
第三个层次,是无条件的利他,即无条件的爱。‘爱人如己’
 
这个应该就是最高层次的善/慈悲/爱。这个层次的爱是超越种族,亲缘,国家,信仰的纯粹的利他精神。只有到了这个境界,才能“爱你们的仇敌”。这个层次,应该是类似特蕾莎修女,圣方济各这样的“圣人”达到的层次。当然,一些信徒可能默默的践行并未张扬,一些善并非都要轰轰列列。
 
在路加福音中,一个律法师问耶稣说,做什么才能得到永生。耶稣问他律法如何说,律法师答说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耶稣说,你这样行就必有永生。律法师又问,到底谁是我的邻舍。
 
正巧,美国副总统万斯在采访中也提到了相同的概念,“基督教有一个概念,就是爱你的家人,爱你的邻居,爱你的社区,爱你的同胞,在这之后,优先考虑世界上的其他人。”显然,这是第一个层次的爱,以自我为中心画的一个圈,然后逐步扩大。这个概念的核心就是自我。MAGA运动的核心就是自我优先和利己主义。所以,新教宗回应道“JD Vance 错了:耶稣并没有要求我们对他人的爱进行排序”
 
耶稣用一个故事回应了律法师,说一个出门的犹太人被强盗打劫打的半死扔在路边,一个祭司看见了,走开了。一个利未人看见了,也装没看见。而一个撒瑪利亞人看见了,不但替他包扎伤口,带到店里照看,还为他付钱。在这里谁是那个邻舍呢?律法师说,是怜悯被害者的撒瑪利亞人。
 
撒瑪利亞人不被视为正统犹太人,所以在耶稣的时代,撒瑪利亞人被犹太人视为边缘人士。然而,犹太人在危难的时候,本族祭祀利未人没有伸出援手,反而是犹太人歧视的对象搭救了他。所以耶稣在这里所指的“邻舍”是不分亲缘,种族,甚至国别的人。我个人的理解,上帝的天国是不会有种族主义,民粹,粉红,MAGA的存在的。
 
 很惭愧,很多人都在第一个第二个层次苦苦挣扎,本人也一样,远远达不到第三层次,但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能在第二个层次上做好并尽可能的接近第三个层次。
 
基督教的宗教实践基本都是靠社会实践展开的,通过人与人的交往,通过个人生活处境的变迁来修炼“信靠”,“信心”,“盼望”, “爱”。一个是与神的关系,一个是与人的关系。而其他的宗教仪轨仪式部分反而是最简单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世上的苦,乐都是修行的工具。世外不是修行地,世间才是。避世不是修行,入世才是。保罗说“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谁是谁在,我都得了秘诀。” (腓立比书 4:12)
 
修行这个事,从来应该没有一蹴而就的,这是我的感受。进一步退两步,都有可能。净土信仰虽以“称名念佛”为根本,但也有至诚心深信心回向发愿心的说法,这是类似去恶向善自利利他的信心和善愿,还有辅助礼拜,忏悔,观想的一些形式。在这些实践上,可以说两教是非常的相近。但人性和自我这个东西,不太好战胜。大家都一样。

所有跟帖: 

旧约里有十诫,它是不是戒律我没有研究过。有人认为新约里也有十诫,链接在内。 -Shubin- 给 Shubin 发送悄悄话 Shubin 的博客首页 (108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08:40:13

这个就是精炼了耶稣的要求,都能做到,就达到我说的第三个层次了。耶稣的要求都对,但需要台阶一步一步来。 -宇宙微尘- 给 宇宙微尘 发送悄悄话 (108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08:47:27

觉得楼主讲的三个层次有道理。“十诫”是戒条还是约定呢?其中凡是与他人有关的,都很难实践。 -Shubin- 给 Shubin 发送悄悄话 Shubi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09:23:32

旧约的十诫就是律法总纲,新约不谈律法,为的是理解律法本意,必免陷入律法主义教条中去。 -宇宙微尘- 给 宇宙微尘 发送悄悄话 (275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0:13:39

基督的教训,其实就是重在生命内部改变重生,而不是外在的行为实践。佛教也有类似说法,就是在臭皮囊里面打转,是转不出名堂来的 -咲媱- 给 咲媱 发送悄悄话 咲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1:17:02

题外话:邪教最容易错误理解正教里说的“爱人如己”,邪教跨过一步,变成大公无私。既然我无私,所以我对人要对己一样要求,所以 -freemanli01- 给 freemanli01 发送悄悄话 freemanli01 的博客首页 (415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1:49:00

圣经的话是对我自己说的,不是用来要求别人的。不过,宣扬耶稣,宣扬真理并不是要求别人。 -QualityWithoutName- 给 QualityWithoutName 发送悄悄话 QualityWithoutNam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2:46:06

我只是联想过去的某些教育灌输,跟这里的人没有关系。所以我特意说这是“题外话”。 问好 -freemanli01- 给 freemanli01 发送悄悄话 freemanli0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7:14:33

写的很温暖,理论很圆。照这个说法,信佛信耶稣信儒都行,各读各的经,在生活中“历事炼心“就可以,岂不成了条条大路通罗马? -赵拙- 给 赵拙 发送悄悄话 赵拙 的博客首页 (1269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2:55:42

基督徒信教的过程,并不只单单是听了道就信了。听道就信是最后的结果,在前面要经过一系列的人生经历过程。 -咲媱- 给 咲媱 发送悄悄话 咲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3:07:17

而且这个人生经历过程远比听的道本身更重要。所以基督教可以说是一个活出来的宗教,不是一个脑子里面分析出来觉得对就信的宗教。 -咲媱- 给 咲媱 发送悄悄话 咲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3:08:34

这也就是你说的那个:基督教是入世的宗教。当然在教义上,基督教同样可以辩论,但是那从来不是目的,也不是手段。 -咲媱- 给 咲媱 发送悄悄话 咲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3:09:50

而条条大路并不是通罗马,一条通罗马,一条通北京,一条通纽约,还有一条通加沙,哈哈。。看你想去哪里,你就走哪条路。 -咲媱- 给 咲媱 发送悄悄话 咲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3:20:14

这不是普救主义多元主义,您有选择的自由。同时您论的是理,还是人? -宇宙微尘- 给 宇宙微尘 发送悄悄话 (519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3:31:41

基督徒常说,人不可能自己举着自己升天。言下之意,人不可能自救。我是想听听,神是如何具体救人的? -赵拙- 给 赵拙 发送悄悄话 赵拙 的博客首页 (409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5:03:15

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多数虔信的人都经历过超自然的体验 -宇宙微尘- 给 宇宙微尘 发送悄悄话 (2016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6:48:25

罗马书8:13,若是靠着圣灵治死肉体的恶行,就必活着。这个具体怎么用?圣灵在哪?怎么靠? -赵拙- 给 赵拙 发送悄悄话 赵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6:55:19

这就好比我问你阿赖耶识在哪儿一样。圣灵会通过意识思维来影响你带领你。有些教会不太敢谈论圣灵,因为他们比较保守。 -宇宙微尘- 给 宇宙微尘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7:01:32

如果圣灵是脑子里某个想法(是不是叫作圣灵感动),那我们怎么区别哪些想法来自圣灵?哪些想法来自良心呢? -赵拙- 给 赵拙 发送悄悄话 赵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7:04:36

是的,这个是需要验证和辨别的。比如我去那个毒贩牧师的家里做客,祷告完牧师问我有什么感动。 -宇宙微尘- 给 宇宙微尘 发送悄悄话 (499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7:13:57

谢谢分享。我有个朋友练气功,也有类似的经验。比如有一次他去别人家玩,突然想着带上眼镜,也不知道为什么。结果去了之后... -赵拙- 给 赵拙 发送悄悄话 赵拙 的博客首页 (861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8:00:30

是的,不同的宗教也有类似体验。人本身会有一些潜意识的能力是可能的。因为人除了肉体之外,也是灵。 -宇宙微尘- 给 宇宙微尘 发送悄悄话 (233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8:27:20

佛教承认有灵界,但最最灵的还是自己的心。通灵是很少见的情况,不起主要的作用。 -赵拙- 给 赵拙 发送悄悄话 赵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8:42:48

所以每个宗教都会有自己的观点,对于一些现象,无神论也可以通过心理学解释。 -宇宙微尘- 给 宇宙微尘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8:44:19

如果我们相信圣灵是一个独立于我之外的存在,那么它必须让我明确感受到,我才能真正靠它。 -赵拙- 给 赵拙 发送悄悄话 赵拙 的博客首页 (1516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04:01:41

如果你成为基督徒,你自然会“感受”到。我之所以不强调细节,是因为这只有在你皈依时才有意义。 -宇宙微尘- 给 宇宙微尘 发送悄悄话 (1232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07:48:27

你怎么确定这件事呢? -赵拙- 给 赵拙 发送悄悄话 赵拙 的博客首页 (75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08:17:15

因为我没有自己试图创造,引导或者冥想打坐啊,也没有任何的“修炼”。 -宇宙微尘- 给 宇宙微尘 发送悄悄话 (132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08:43:13

再补充一点,这种状态不是短时的状态 -宇宙微尘- 给 宇宙微尘 发送悄悄话 (354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09:51:58

这个一会再回。我在第三集最后充了一点东西,麻烦看一下,谢谢! -赵拙- 给 赵拙 发送悄悄话 赵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09:59:00

真好。我一辈子经历过两次这样的状态,第一次是大概十年前,第二次就是现在... -赵拙- 给 赵拙 发送悄悄话 赵拙 的博客首页 (1963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1:05:16

正如我之前所说,每个宗教都会有很类似的体验,但你怎么解释都有自己的切入点。 -宇宙微尘- 给 宇宙微尘 发送悄悄话 (884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1:29:03

不同信仰能交流到这个程度,实属难得。语言是对心灵的打扰,抱歉说了这么多话。 -赵拙- 给 赵拙 发送悄悄话 赵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3:23:58

不客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 -宇宙微尘- 给 宇宙微尘 发送悄悄话 (18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4:20:43

在80,90年代,有很多人学练气功。初期是纯粹的气功,就是以祛病强身为目的,对德行没要求。中后期 -Shubin- 给 Shubin 发送悄悄话 Shubin 的博客首页 (468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2:24:55

是的,但修术不修心是难长久的。 -宇宙微尘- 给 宇宙微尘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2:53:08

宇尘兄看得明白。传承久远理法完备的修真门派,都讲性命双修,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例如 -Shubin- 给 Shubin 发送悄悄话 Shubin 的博客首页 (224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3:49:19

阿赖耶识就是当下这个能看能听的'我',一点也不神秘。所以笛卡尔才说,唯独我存在这件事是可靠的。 -赵拙- 给 赵拙 发送悄悄话 赵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04:43:34

佛教讲的就是无我,呵呵 -宇宙微尘- 给 宇宙微尘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2:40:18

这个我已经在好几个帖子里解释过了,文章里也说过,你也看到了 -赵拙- 给 赵拙 发送悄悄话 赵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3:18:26

好,回头我们有机会再展开。我也再学习一下。 -宇宙微尘- 给 宇宙微尘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4:17:35

对于那些未成年就因各种原因逝去的孩子,他们没有机会开始你所说的阶段。上帝创造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心存善念- 给 心存善念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8:07:09

他们还有机会去天堂吗?虽然没有机会实现自我救赎。 -心存善念- 给 心存善念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8:09:07

这个我没有圣经根据,所以没有解释。我个人不太认定预定论,所以我认为上帝会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而公平的安排所有的灵魂。 -宇宙微尘- 给 宇宙微尘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8:42:51

您真的相信人生七八十年或更短的努力可能换来天堂的永生么?这样的回报率听着不象是忽悠人吗? -心存善念- 给 心存善念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20:26:29

基督教相信人是永远无法靠自己的好行为换取天堂的门票的,所以才会有耶稣外力的救赎。而我们做的是改变生命,完成我们能做的。 -宇宙微尘- 给 宇宙微尘 发送悄悄话 (434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20:41:14

请教一下,如何能知道圣灵内住与否呢?或者说判别的标准是什么?由谁来确认? -Shubin- 给 Shubin 发送悄悄话 Shubi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8:18:48

这个每个人都会有确证的体会。有的人会感受到从未感受到的平安,爱。有的会说方言等等。通常你都会感受到改变生命的力量 -宇宙微尘- 给 宇宙微尘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8:36:51

谢谢回复。平安感很重要。 -Shubin- 给 Shubin 发送悄悄话 Shubi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8:45:28

挺好的。但觉得基督教的爱和佛教的慈悲还是很有不同的,前者是基于神与人的联系-信而效仿博爱,后者是基于自我觉悟的怜悯众生 -老键- 给 老键 发送悄悄话 老键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5:34:25

佛教里没有‘’信‘’这一说,人就显得有点狂妄,揪住自己头发可以把自己提升起来。佛陀之所以为佛陀,是见证了大爱的 -老键- 给 老键 发送悄悄话 老键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5:39:01

佛教讲信解行证,净土法门信愿行,信是第一步。区别在于,基督徒的信是神的拣选,佛教的信那是宿世善根的力量 -赵拙- 给 赵拙 发送悄悄话 赵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5:44:04

显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信”哈,一是外力,一是内力 -老键- 给 老键 发送悄悄话 老键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5:55:25

对。我理解,基督教是100%的外力加100%的内力,外力是神的拣选,内力是自由意志。两者看似矛盾又合二为一 -赵拙- 给 赵拙 发送悄悄话 赵拙 的博客首页 (72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6:11:4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