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康德也有问题,因为他除了浅层思维-我不是开玩笑,没有发展出真正的深入观察方法。其实佛教非常完整,不过不是任何人都准备

本帖于 2024-01-01 14:12:56 时间, 由普通用户 freemanli01 编辑

好了。

如何一步一步通过严格设计的心理实验,认真观察,把各种心理、认识现象搞清楚,自古就有,玄奘取的经典-瑜伽师地论,可以说在认识论这方面包含了笛卡尔和贝克莱的各个方面。

玄奘的东西太完整(瑜伽师地论好像是从“天上”取经下来),导致学生从开始就不是从自己的问题出发来深入,而容易变成灌输。因为导师什么都知道,权威性太强,导致学生不能从挑战、提问的过程中学习。

西方哲学史的好处是,没有老师给出现成答案,笛卡尔、贝克莱等等,都是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出发,然后一步一步地往前走,这给人学习的机会。但是,他们走到一定程度都过不去,因为发展不出更深的观察方案。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深入的观察方案要想靠个人去发现,可以说是太困难了。为什么现代很多西方哲学家到印度找guru,是因为那里确实有方法。

这些笛卡尔贝克莱等人如果看到玄奘的东西(瑜伽师地论,唯识宗等等),那绝对会说,原来如此!这么说吧,笛卡尔探讨的那个抽象的我,类似玄奘的第八识,而贝克莱探讨的观念(idea, notion), 就很接近于、或者是等于玄奘的前五识。这两者(笛卡尔和贝克莱的东西)又什么关系,如何互动,都需要佛教里常年的实修才能看见(这我是多少基于理解后的信,真知还需要实证)。

这么说吧,地球这个地界,在唯识宗里,只是一个小地方,古印度确实可以从天上取经下来。文明也不是在现代科学这一小部分的内容。

。。。

如果从闻、思、修来看,康德算是思慧,和修慧不同,而大部分同学只是听说,也没时间深入思考,只能算是闻慧。。。

而且思慧也要方向,指向实修的,才能带来突破。

 

 

所有跟帖: 

话不要太大,康德是公认的近代欧洲最伟大哲学家。老毛子占了柯尼斯堡也不敢把康德墓迁出,现在把柯尼斯堡大学改名为康德大学 -viBravo5- 给 viBravo5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1/2024 postreply 11:56:17

这个事儿,基本上看方法,某些方法,到了一定程度就过不去了。必须换方法。佛教和科学都讲究观察,不过要观察也必须会设计观察方 -freemanli01- 给 freemanli01 发送悄悄话 freemanli01 的博客首页 (611 bytes) () 01/01/2024 postreply 12:00:38

科学给人类驾驭自然的工具,佛教呢?自心是主观范畴内的东西。主观的东西是无法对标的。 -viBravo5- 给 viBravo5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1/2024 postreply 12:07:34

这确实是两个方向。我的理解是,东西方二者必然独立发展,很难在一个文化里同时成长。但是到了成熟阶段,才可以相遇并互补 -freemanli01- 给 freemanli01 发送悄悄话 freemanli01 的博客首页 (2455 bytes) () 01/01/2024 postreply 12:14:08

社会资源是用来为人类生存,发展科学是为人类更好地生存。如果社会资源倾斜到佛教人类能更好地生存? -viBravo5- 给 viBravo5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1/2024 postreply 12:26:43

还是那句话,人类的问题包括生死+生活。科学只解决生活问题,宗教解决生死问题。更根本上说,解决了生死问题后,生活更无忧享受 -freemanli01- 给 freemanli01 发送悄悄话 freemanli0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1/2024 postreply 12:29:24

笛卡尔不认为发展科学是为人类更好地生存 -波粒子3- 给 波粒子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1/2024 postreply 13:33:39

另外,事实是佛教解决了主-客观的问题和迷惑,不过很深。而这是西方哲学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且佛教最终一定突破物理限制 -freemanli01- 给 freemanli01 发送悄悄话 freemanli01 的博客首页 (399 bytes) () 01/01/2024 postreply 12:16:4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