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看对中国近代史的评论。
有人说,如果当年道光选了干练的奕忻而不是懦弱的咸丰做太子;如果,不是嘉、道、咸三帝因为洋人不肯行屈膝礼而拒见洋人;如果,英国议会关于鸦片战争的提议,主战派如果不是恰好多得了九票;如果林则徐不去禁烟,如果百日维新……那么中国近代史就会改变。
亦或者,如果日本没有入侵中国,如果,蒋早些土改的话,因为毛主席的老爸另娶了别人,或者毛主席的爷爷没娶他奶奶……而毛主席没有出生,如果,张学良当年没有发动西安事变,如果,当年张国焘技高一筹,如果。。。。。。
如果,没有任何这数以亿万的如果中的一个如果,新中国就不会成立,文革就不会产生,就不会有改革开放,如果,没有任何这亿万中的一个如果,那么今天,当我们环顾四望的,我们的周围便不会兵临城下。
这样的论调随处可见。方佛,这亿万计的“如果”中的一个,就可以改变原本封闭的中国纳入世界体系的必然;方佛这些如果中的一个,可以扭转农业社会对工业社会失败的必然;方佛,这些如果,可以调和资本主义对资源和市场的无限需求以及中国人自己谋求生存发展的愿望和能力之间的矛盾,方佛这些如果中的某几个改变, 便可以解决人生存的本能,人无限的贪欲和有限的自然资源的矛盾。
列夫托尔施泰在“战争与和平”中说,“国王——历史的奴隶”,他进一步解释说“历史,也就是人类不自觉的共同的集体生活,它把国王们每时每刻的生活都作为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
“一个人在社会的舞台上站得越高,所涉及的人越多,则其每一个行为的注定结局和必然性也越明显。”
“在许多历史事件中,那些所谓的伟人只是以事件命名的标签、而同样像这个标签一样,他们很少与事件本身有联系。”
伟人们的“每一个行为,他们觉得是自身独断专横所为的,其实从历史的意义来看,他们是不能随心所欲的。他们每一个行动都是与历史的进程相联系的,是预先确定了的。”
此时此刻,想起二十世纪以来的那些贴上了独断的标签的巨人们,那些贴上巨人标签的事件。
此时此刻,让人烦闷,惨淡不堪的,仅仅是因为惊惧于托尔斯泰站在巨人肩膀的如炬的眼光吗?
还是试想,那些用鲜血汇聚的历史的洪流,不会因为任何意愿而丝毫改变,历史的洪流也永不稍作停息呢?
欲辩已忘言。
那就左顾而言它。说说玩物而丧志的事情吧。下一篇,说说尘埃。
第八篇 近代史
所有跟帖:
•
第九篇 尘埃
-唯厚-
♀
(1526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11:19:24
•
第十篇 集团
-唯厚-
♀
(2341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11:21:05
•
还是尘埃
-唯厚-
♀
(2787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11:23:49
•
十二篇 依旧是尘埃
-唯厚-
♀
(1242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11:25:00
•
十三篇 宣传机器
-唯厚-
♀
(2257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11:30:41
•
未完,待续。
-唯厚-
♀
(0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12:25:09
•
气势如虹。但作者似乎还未形成自己的思想。感觉上,
-得兔待株-
♀
(212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12:51:04
•
不止一个人和你一个看法了。不过这是去年的草稿。
-唯厚-
♀
(52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12:53:11
•
又上了一层楼,格局大了好多。
-一尾鳗鱼-
♀
(0 bytes)
()
06/06/2010 postreply
06:04:54
•
谢谢姐姐鼓励。
-唯厚-
♀
(116 bytes)
()
06/06/2010 postreply
06: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