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做全家的馒头。 文革十年陕西没有大米供应,除了年节每人给一两斤, 60%的口粮是面粉, 剩下是粗粮。 我家南方人饭量小, 其实细粮就够吃了,粗粮最多熬点玉米糊糊; 但如果在食堂打饭, 粗粮细粮要一起换成饭票, 粗粮票里的钱就浪费了。
我父母南方人, 那种连面就不沾手的人,最多拿筷子搅点面糊摊水煎饼。 等到他们觉得我够高站在小凳子上可以揉面了,就带我去邻居家学习, 回来我动手,我妈“指导”。 其实最后的一些进阶tip都是小朋友之间互相传授,诸如怎样兑碱把黑乎乎的面粉做得相对白净, 揉多少下就绝对够用。 小学三年级,一起交流的男孩子没我大, 他也是上海父母, 比我还多个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