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这时节,端午节还没把替盛夏做急先锋的事儿提上日程,尚可以坐在阳台上,把暮春的清风中满满的槐花香饱吸个够。今年的夏天却失了耐性,五月末的气温就急吼吼地冲过三十度。槐花开了没两天,清香早已被空气中满满的烧灼味替代,一出门,分明是暮春的气温,却是夏日里雾霾漫天的既视感。一时间扑不灭的野火,影响的不只是心情,还有健康。
不如意的八九俨然已渗透到不能省略的呼吸中,还是打起精神来,在尚能如意的一二中找些乐子吧。与其逆势而为,不如顺其自然,既然这个夏天如此火爆,就顺着TA 的节奏,把该准备的两罐料油早早准备好,免得被搞得措手不及。正赶上从好友的后院得到一大把小香葱,天时地利人和,这罐葱油看来是熬定了。
直到去了上海,才发现不加红油的凉菜也能够做得很可口,原因之一是上海人浓油赤酱的调味中独特的一味葱油,无论是和夏日的凉面一起拌了吃,还是取代香油和其他荤素食材搭配在一起,都是神一般的存在,既保持着自己浓郁的香气,又能巧妙地烘托出其他食材鲜美的特质,象极了上海人为人处事的地域风格 – 从不喧宾夺主,却又风格独特。
在一个地方待久了,会累积一些熟悉的味道,被称作“家”的味道。家的味道虽然令舌尖亲切,安全,却并不是味道的全部,如同人生的旅程,一个地方待久了眼界难免被固化,所以才有了走出去的需要,走出去见识不一样的人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日子,才能真正地长大。舌尖的享受也需要得到拓展,从川菜的麻辣延伸到本帮菜的浓油赤酱,从中餐的煎炒烹炸延伸到西餐对食材原味的巧妙诠释,观念放开了,世界也就丰富多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