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全流程; 茶席插花技法 ZT

本帖于 2014-11-30 18:22:41 时间, 由普通用户 霍人 编辑

2014-10-21 老生茶舍

 
饮茶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习惯,但是正确的饮茶方式却不是人人都会,能够将茶道操作流程完整的呈现更是寥寥数个,茶道是我们先祖留下来的一笔精神财富,我们若能将其发扬光大,也是美事一件,十三道茶道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道净手和欣赏器具
 

也就是洗手,喝茶卫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请来宾赏茶,然后是赏具:品茶讲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镇的瓷器或宜兴的紫砂壶为上,这个都是为了喝茶前有个放松心情的准备。
 
第二道烫杯温壶
 

就是把茶叶器具都用开水冲洗一次,目的也是为了卫生清洁,同时给茶具预热,这样出来的茶的味道更香,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说这叫洁具提温。
 
第三道马龙入宫
 

把茶叶放到器具里,也就是放茶过程到茶壶里,名字叫的好听,程序简单,表演可以适当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韵。
 
第四道洗茶
 

将沸水倒入壶中,让水和茶叶适当接触,然后又迅速倒出。目的是为了把茶叶表面的不清洁物质去掉,还有就是把没炒制好的茶叶过滤掉。
 
第五道冲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壶中,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别一次把壶倒满,茶道的程序其实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这步才是平时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谓“凤凰三点头”,向客人示敬。
 
第六道春风拂面
 

完全是表现技巧美观需求,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把浮在上面的茶叶去掉,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让上面浮的茶叶到口中。
 
第七道封壶
 

盖上壶盖,保存茶壶里茶叶冲泡出来的香气,用沸水遍浇壶身也是这个目的。
 
第八道分杯
 

准备喝茶开始的步骤,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第九道玉液回壶
 

轻轻将壶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给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简单点说就是给客人每人一杯茶。
 
第十道分壶
 

然后将茶汤分别倒入每个客人的闻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满,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第十一道奉茶
 

把杯子双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礼仪,以茶奉客的中国古代礼仪之本。
 
第十二道闻香
 

这个是客人开始独自感悟的步骤,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最好能有陶醉状,表示对主人茶的欣赏和赞叹。
 
第十三道品茗
 

现在终于可以喝茶了,呵呵,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然后放下,可以在谈话交流期间继续如此,显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茶道操作流程就是以上介绍的这样,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后,大家都能够了解其中的真谛,每一个泡茶步骤都是有讲究,有含义的,虽然我们日常饮茶不需要这样繁琐的步骤,但是在接待来宾或是茶艺表演时都应该将其做到位。

mp.weixin.qq.com/s
 
-
 
插花的历史在我国十分悠久,早在汉代就在佛教的活动中出现。在宋代,插花已经和茶、画、香一起,被人们作为生活的“四艺”同时摆于茶席之中。
 
茶席中的插花,不同于一般的宫廷插花、宗教插花、文人插花和民间生活插花。而是为体现茶的精神,追求崇尚自然、朴实秀雅的风格,并富含深刻的寓意。其基本特征是:简洁、淡雅、小巧、精致。鲜花不求繁多,只插一两枝便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并追求线条,构图的美和变化,以达到朴素大方、清雅绝俗的艺术效果。
 

 

茶席插花的形式,一般可分为直立式、倾斜式、悬挂式和平卧式四种。直立式是指鲜花的主枝干基本呈直立状,其它插入的花卉,也都呈自然向上的势头;悬崖式是指第一主枝在花器上悬挂而下为造型特征的插花;平卧式是指全部的花卉在一个平面上的插花样式。茶席插花中,平卧式虽不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茶席布局中,如移向式结构及部分地铺中,用平卧式插花可使整体茶席的点线结构得到较为鲜明的体现。
 
 

茶席插花的意境创造,一般有具象表现和抽象表现两种表现方法。具象表现一般不作十分夸张的设计,而是实实在在,不留矫揉造作的痕迹,使营造的意境清晰明了;抽象表现就是运用夸张和虚拟的手法来表现插花的主题。可以拟人,也可以拟物。把握抽象表现的尺度在似是而非之间。
 
 
茶席插花的花器,是茶席插花的基础和依托。插花造型的结构和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花器的型与色。就花器的造型来说,它既限制了花体,也村托了花体。相反,茶席中的插花,要求花体简约、精巧,同时,也决定了花器的大小。在花器的质地上,一般以竹、木、草编、藤编和陶瓷为主,以体现原始、自然、朴实之美。
 

茶室插花的花器有其特定要求,首先要便于悬挂和摆放,同时花器的色调和质感要与茶室氛围相协调,常选用竹木和陶瓷花器,分为瓶、盆、缸、筒、碗、篮和自由式花器。
 

茶室插花传承东方式插花的风格采用剑山固定和支撑花材。用于剪取花材的剪刀分板剪和小剪等各种规格。粗细铅丝用于固定和弯曲花材。还有用于绑扎固定草本等较弱的花材的胶带和为花材喷水的工具等等。
 
 
茶室插花常采用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作品强调其自然美、线条美和意境美的同时色彩不过于华丽。常选用松、竹、梅、蜡梅、银柳、桃花、南天竹、红叶、菊花、百合、荷花、紫藤等传统花材和枯枝、根材、藤条等。选择花材应注意掌握如下几点:
 

多选用木本花材,少选用娇嫩的草本花材,以延长使用期。根据茶会主题选择花材,如告别会选用勿忘我,新年会选用松竹梅。选择季节感强的花材,例如春天—桃,夏天—荷,秋天—菊花、红叶,冬天—梅、山茶。在花材特性上为和茶室环境相协调,注意选择东方风格的花材,尽量少用西洋风格花材(如葱花、郁金香、红黄色月季)。一般较少选用色彩过于华丽的花材(如红掌、红月季)。
 

避免选用有浓重气味花材(香水百合、夜来香)和有毒花材(变叶木、虎刺梅、夹竹桃等)。

茶席插花欣赏
 
古朴典雅:
花材:天珠、小菊、深山樱、小林投、茉莉
花器:香炉哥釉
 

仿官窑哥釉香炉,器型古朴典雅,插以天珠、小菊、小林投、茉莉等花卉于茶艺馆柔和温暖的灯下,自显风采。此时,适合清饮,茶有真香,茶中不宜再「杂珍果香」。
 
天清秘色:
花材:山桐子、小菊、茉莉
花器:天青碗
 

「天青色」古代认为是上天所赐,故只限于帝王所用,清乾隆帝斋室的茶花亦曾用青瓷瓶插梅花。取青瓷碗插茶花,山桐子、菊、茉莉以「参差不伦,意态天然」之原则,作利落自然之风姿。
 
超凡脱俗:
花材:兰花、春兰叶
花器:白釉瓶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花人却可仿古文人雅士吟咏茶诗,取兰花,在白釉梅瓶里插出「纯真」,品茶鉴水,精研茶艺,插四时花。
 
我形我素:
花材:粉石竹、福禄桐、海芙蓉、灵芝
花器:莲花碗、茶杯
 

「简单而完整的形色透过创作者的意象扩散作用,以触发美的意识…。」粉石竹、海芙蓉在白釉莲花碗中呈现无拘无束的形色变化。泡一壶茶,不到「茶花坊」,就在清茶肆,赏花与器。
 
夜来香客:
花材:蔓梅拟、茉莉、狗尾草、海芙蓉
花器:石榴瓶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豆青石榴瓶与绿叶、茉莉花,融成一片淡雅,茶香、花韵在「四宜轩」茶肆中散开来,弹词说书人献艺表演,听书者,围坐长凳。
 
千年之爱:
花材:艺叶兰、洋桔梗、腊梅、茉莉叶
花器:玉壶春
 

官窑瓷器在工艺上精益求精,是千中选一,百中选一的成品。以仿古官窑紫釉玉壶春插作茶花,透过花的真味与器的玩赏,用心体会千年前艺术之魅力。
 
暗花流年:
花材:郁金香、小菠萝花、提琴叶、小菊、茉莉叶
花器:绿色小缸
 

 
 
清茶肆中,人声如雷,不能一刻安宁,「比户茶寮认市招,昼长人语自喧嚣。夕阳未下朝曦上,顾客多于早晚潮。」找一处静静角落,看花喝茶趣。
 
水墨丹青:
花材:艺叶兰、春兰叶、福禄桐叶、千日红
花器:青花渣斗
 

官窑非属商品,仅供宫廷使用,严禁流传民间,故产品稀有,成熟的青花瓷瓶出现后,更为珍贵。青花渣斗釉彩鲜明,造型精美,用为花器插以千日红及兰叶,简约花型得插花之趣,如简便异常之沸水浇茶,而尽茶之真味。
 
法华雅韵:
花材:小石觚兰、茉莉、海芙蓉
花器:黄地绿花法华彩胆瓶
 

黄底绿花法华彩胆瓶华丽夺目,取它插作茶花,与古之应用造型简约、纹饰朴实之器有别,用以推敲尝试、捕捉古代圣人仍不废五色,「聊以寓意焉尔!」的全性之道。

mp.weixin.qq.com/s
 

所有跟帖: 

喜欢插花那篇文章 -猫眼狗眼- 给 猫眼狗眼 发送悄悄话 猫眼狗眼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4/2014 postreply 11:02:11

谢谢阅读。附上另一篇中国插花文章,可能讲的更详细些: -霍人- 给 霍人 发送悄悄话 (226 bytes) () 10/24/2014 postreply 15:59:10

再謝,关注这个帐号了 -猫眼狗眼- 给 猫眼狗眼 发送悄悄话 猫眼狗眼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4/2014 postreply 18:03:43

怎么我看不到照片 -大海- 给 大海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24/2014 postreply 15:14:28

直接点开微信原文的链接试试: -霍人- 给 霍人 发送悄悄话 (1348 bytes) () 10/24/2014 postreply 15:55:1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