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1 老生茶舍
也就是洗手,喝茶卫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请来宾赏茶,然后是赏具:品茶讲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镇的瓷器或宜兴的紫砂壶为上,这个都是为了喝茶前有个放松心情的准备。
就是把茶叶器具都用开水冲洗一次,目的也是为了卫生清洁,同时给茶具预热,这样出来的茶的味道更香,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说这叫洁具提温。
把茶叶放到器具里,也就是放茶过程到茶壶里,名字叫的好听,程序简单,表演可以适当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韵。
将沸水倒入壶中,让水和茶叶适当接触,然后又迅速倒出。目的是为了把茶叶表面的不清洁物质去掉,还有就是把没炒制好的茶叶过滤掉。
把沸水再次倒入壶中,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别一次把壶倒满,茶道的程序其实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这步才是平时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谓“凤凰三点头”,向客人示敬。
完全是表现技巧美观需求,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把浮在上面的茶叶去掉,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让上面浮的茶叶到口中。
盖上壶盖,保存茶壶里茶叶冲泡出来的香气,用沸水遍浇壶身也是这个目的。
准备喝茶开始的步骤,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轻轻将壶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给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简单点说就是给客人每人一杯茶。
然后将茶汤分别倒入每个客人的闻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满,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把杯子双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礼仪,以茶奉客的中国古代礼仪之本。
这个是客人开始独自感悟的步骤,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最好能有陶醉状,表示对主人茶的欣赏和赞叹。
现在终于可以喝茶了,呵呵,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然后放下,可以在谈话交流期间继续如此,显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mp.weixin.qq.com/s
茶席插花的形式,一般可分为直立式、倾斜式、悬挂式和平卧式四种。直立式是指鲜花的主枝干基本呈直立状,其它插入的花卉,也都呈自然向上的势头;悬崖式是指第一主枝在花器上悬挂而下为造型特征的插花;平卧式是指全部的花卉在一个平面上的插花样式。茶席插花中,平卧式虽不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茶席布局中,如移向式结构及部分地铺中,用平卧式插花可使整体茶席的点线结构得到较为鲜明的体现。
茶席插花的意境创造,一般有具象表现和抽象表现两种表现方法。具象表现一般不作十分夸张的设计,而是实实在在,不留矫揉造作的痕迹,使营造的意境清晰明了;抽象表现就是运用夸张和虚拟的手法来表现插花的主题。可以拟人,也可以拟物。把握抽象表现的尺度在似是而非之间。
茶室插花的花器有其特定要求,首先要便于悬挂和摆放,同时花器的色调和质感要与茶室氛围相协调,常选用竹木和陶瓷花器,分为瓶、盆、缸、筒、碗、篮和自由式花器。
茶室插花传承东方式插花的风格采用剑山固定和支撑花材。用于剪取花材的剪刀分板剪和小剪等各种规格。粗细铅丝用于固定和弯曲花材。还有用于绑扎固定草本等较弱的花材的胶带和为花材喷水的工具等等。
多选用木本花材,少选用娇嫩的草本花材,以延长使用期。根据茶会主题选择花材,如告别会选用勿忘我,新年会选用松竹梅。选择季节感强的花材,例如春天—桃,夏天—荷,秋天—菊花、红叶,冬天—梅、山茶。在花材特性上为和茶室环境相协调,注意选择东方风格的花材,尽量少用西洋风格花材(如葱花、郁金香、红黄色月季)。一般较少选用色彩过于华丽的花材(如红掌、红月季)。
避免选用有浓重气味花材(香水百合、夜来香)和有毒花材(变叶木、虎刺梅、夹竹桃等)。
茶席插花欣赏
仿官窑哥釉香炉,器型古朴典雅,插以天珠、小菊、小林投、茉莉等花卉于茶艺馆柔和温暖的灯下,自显风采。此时,适合清饮,茶有真香,茶中不宜再「杂珍果香」。
「天青色」古代认为是上天所赐,故只限于帝王所用,清乾隆帝斋室的茶花亦曾用青瓷瓶插梅花。取青瓷碗插茶花,山桐子、菊、茉莉以「参差不伦,意态天然」之原则,作利落自然之风姿。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花人却可仿古文人雅士吟咏茶诗,取兰花,在白釉梅瓶里插出「纯真」,品茶鉴水,精研茶艺,插四时花。
「简单而完整的形色透过创作者的意象扩散作用,以触发美的意识…。」粉石竹、海芙蓉在白釉莲花碗中呈现无拘无束的形色变化。泡一壶茶,不到「茶花坊」,就在清茶肆,赏花与器。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豆青石榴瓶与绿叶、茉莉花,融成一片淡雅,茶香、花韵在「四宜轩」茶肆中散开来,弹词说书人献艺表演,听书者,围坐长凳。
官窑瓷器在工艺上精益求精,是千中选一,百中选一的成品。以仿古官窑紫釉玉壶春插作茶花,透过花的真味与器的玩赏,用心体会千年前艺术之魅力。
官窑非属商品,仅供宫廷使用,严禁流传民间,故产品稀有,成熟的青花瓷瓶出现后,更为珍贵。青花渣斗釉彩鲜明,造型精美,用为花器插以千日红及兰叶,简约花型得插花之趣,如简便异常之沸水浇茶,而尽茶之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