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这种现象,还有个原因就是大项目、多人员,年轻人不愿花时间学习如何用 native JavaScript 搞 data structure 或 data modeling 及 data manipulation, 这个 AngularJS 就起了某些作用。据说也有人反映,用这个东西,也很难标准化。一旦有人走了,其他人接手,除非另起模式,要去理解别人搞的,不比看别人的 native code 更容易。
这种东西不是工业标准,这样强求,一般都不是真正的工程师所为,很缺乏头脑。
所有跟帖:
•
有现成的东西帮你搞定一些工作,为什么要自己搞native的,如果觉得那样才酷,干脆从assembly入手,或者自己做个compi
-布衣之才-
♂
(278 bytes)
()
06/10/2017 postreply
11:49:46
•
不能简单地从这个角度去展开。这个东西 "个体化” 的文法太多,和源程序之上用工标开发的
-拉兄弟一把-
♂
(575 bytes)
()
06/10/2017 postreply
13:05:32
•
比如一些 animated features 和 visualizations,功夫深的用 D3,就得心应手。因为
-拉兄弟一把-
♂
(447 bytes)
()
06/10/2017 postreply
13: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