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太高了,所谓提高EQ,不一定要做到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不过是平常用点心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而已。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翻成大白话(网上抄的)就是:我十五岁时,便立定志向于学习之上;三十岁时,能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能够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终于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能合于规矩的境界了。
人到了三十,刚刚开始立身处世,如果此时就将自己定型为不可塑了,那以后的几十年怎么过呢。传统文化的一个误导就是做学问的人不学做人,好像学了做人就不是读书人了,结果呢,书念完了却无法适应社会。不过和读书不同,EQ这玩意儿比较容易提高,读几本书学着做做就会了。
推荐一本提高EQ的老祖宗书《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By Dale Carnegie. 其实其中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写成书,读者花时间读了,就觉得是至理名言,应该照着做了。建议读英文原著,中文版有些译者的理解,我觉得与原著不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