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请教职谈的各位前辈,
我的博士论文研究方向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选择和决策-一项有关中国留学生及其父母的生平历程叙说法。
我的指导导师有2个,一个是教育学,一个是心理学。还有一个MENTOR是文化政治方向的。
现在的问题出在,我的论文研究方法是源自于德国的现象学和格式塔, 1995 年两个英国专家把这个方法
引进了英国。现在大概有40多个博士项目是在用这个方法。还算是定性分析里面比较新的应用。和传统的
GROUNDEDTHEORY很不同。难点在它的家庭史和历程故事的分析上。我采用了德国传统的方法。和英国现在在
培训应用的方法上有所不一样。尤其是在意识和意向性的分析上。目前我和英国的那位老先生在合作写一个PAPER, 在我获悉他不能做我EXTERNAL EXAMINER之后。他个人也觉得我的方法论很强。
这个研究表面看起来不难(这可能是在第一年我们3个都觉得合作是没太大问题的-即我,PRIMARY, SECONDARY SUPERVISORS),但是后来发现分析的深度是潜意识文化的根源。这样我的教育学导师就蒙掉了。虽然医学院的小老板也不能说完全明白。但是他逻辑能力很强,心理学的意识运作也很扎实,虽然他对中国社会历史并不是很精通,但是并不影响他对全局的理解。但他是2老板。
我是MENTOR的RA。 她个人比较有很有全局感,带过很多博士生。虽然她对现象学和意识研究不是很精通,但是她对中国政治和历史有所了解。
现在是我的PRIMARY SUPERVISOR急了。(我大概是他带的第二个博士生)首先在我论文的初稿提了300多个问题。很多是枝节性的。重点在方法论那个CHAPTER上。后来我就把胡塞尔和黑格尔的现象诠释学的哲学渊源简化了,他还是提了很多问题。
我的MENTOR都说这个章节写的非常好。她是PROFESSOR, PRIMARY是SENIOR LECTURER。 我们现在在找EXTERNAL EXAMINERS。 本来是想找那个LEADING ENGLISH EXPERT。 但他退休了,我们就找了德国元祖。然后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专家一个。但是PRIMARY却又指定了他那个领域的人。和我的研究很不搭边。
我现在不太明白,他好像是唯恐我的论文被专家CHALLENGE, 而他既不是方法论也不是课题方便的专家,所以他才找一个和他是一个领域的人来站统一战线吗?但是如果这个人也和他一样,提出这么多不搭边的问题,我什么时候才能毕业呢?
2。因为MENTOR说我的论文非常好,而且准备申请EMBARGO要出书。如果她说好,假若我的论文被专家CHALLENGE, 我的PRIMARYSUPERVISOR会有什么样的连带责任呢?
我觉得他紧张的要死。我也不明百会有什么样的CONSEQUENCES对他的CAREER有所影响呢?我也不想和PRIMARY关系搞得太僵。毕竟找工作REFERENCES要放他名字的,对吧。
还有MENTOR说我没有必要回答他300个(听起来很滑稽吧)问题,但现在看起来如果我不回答完他的问题,他是不会签字的。
他的性格是处处要有Certainty的人。譬如说, 我用了peircean hypothetical-inductive method(abduction)解释说明是除了传统归纳和演绎的第三种推理模式。他看到ABDUCTION概念后就问那另外2种是什么呢?我明明前半句就写的很清楚了吗?我觉得EXTERNAL EXAMINERS不会像他那么紧张吧。如果是请了德国鼻祖来。 她应该明白我在说什么。根本不应该(由于紧张焦虑)而提出这样(很白痴的)问题吧,对吧? 如果是汉学家,她应该专注内容上的分析和报道,我想她应该不会看得懂方法论那个章节的。但是不排除她会不喜欢这样的方法。
谢谢各位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