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凑热闹,说说我看医生的经历。

来源: pink侠 2012-12-01 08:01:3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37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pink侠 ] 在 2012-12-01 08:03:58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以前说过,老二周末骨折,轻度的。去医院急症,一个印度医生,拍片子拍错地方,看不出来。第二天凑巧找到一个藤校的白人医生,人家还没拍片子就一眼看出什么地方骨折,后来拍了片子证实了他的诊断。

又是一次老二周末出事,急诊室一个白人医生,没辙。我带了孩子去了downtown那里一个藤校附属医院,候诊室小而挤,downtown的医院,为什么不是我的首选,你懂的。等来了一个中国人,藤医,10分钟搞定!

又一次,又是周末,老大出事,直奔downtown的藤校医院,又是那个中国藤医。看了半天说,看不出来有什么大问题,木有骨折,就是很严重的扭伤。第二天找了那个骨科的白人藤医复诊,确认无骨折,就是严重扭伤。

我有个不死不活的不大不小的慢性病,本地的外国内科医生看了几年,无果。本地找不到藤校的内科,先在报纸上找了纽约中国城的中医,他先把中医的哲学理论讲了一便,然后开了中药,我回家吃了,P用。后来又从报纸上找了个纽约中国城的藤医,他在中国就是学医的,来美在藤校重新又读了一遍。我开车,排队,看病,回家,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回到家天儿都黑了。那个医生看来是花了不少时间想我这个病例,最后给了我一个解释,开了药。这个解释跟我想象的差别挺大,我不信,也没吃他开的药。每次发病时还是仔细体会着各种感觉,试图找出原因。两年后,发现那个医生是对的。

藤医就是藤医,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白人,都一样。

我不是藤校的,我是州大混出来的。某周末,图书馆关门,我出去shopping了一天回来,听说MIT图书馆周末也开到半夜12点,我知道了差距。我的同事里没有藤校的,如果有的话,我一定好好向人家学习。

所有跟帖: 

觉得老中都挺老实刻苦的,老印团结机会多,老美天时地利人和,很多行业都成这种迹象 -雪儿雪儿- 给 雪儿雪儿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01/2012 postreply 08:27:51

我个人对藤,印医的感觉基本没有多大区别。 -2416- 给 2416 发送悄悄话 2416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1/2012 postreply 12:21:4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