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只是达标, 还要超标
“天使猫”朋友提到在职场上只有超标才能弥补我们先天的不足。 让我颇有同感。
做为外来户, 我们先天不足是什么? 可否规纳为以下几点:
1) 语言。 不是母语, 绝大部份人, 您再怎么努力, 口音是改不掉的。 别说外语了, 就连我们自已的汉语, 在大家同说普通话的时候, 有些人还是带些家乡口音的。 我当年手下一个美国小妞。 她直言不诲地跟我说:“老板, 您的英文真是不怎么地。“ 我说, ”我同意, 没折, 我十四才开始学英语。哎,如果您想学汉语, 我可以教你啊。希望你的汉语比我的英语好。” 话是顶回去了,但事实摆在那里。 诚然,语言是我们的内伤。我们需要不断地努力来弥补这一点不足。
2) 文化。 不是打小在这儿长大的, 我们没有从根儿上亲历本土文化的浸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但是,历史的相对短暂的北美也有它的文化。 它的文化也有它的渊源, 也有它的内涵。不要小瞧这一点。 即使你的英文再好, 没有文化的底蕴, 难以达到深层的沟通与高度的认同。 这一条很难跨跃的沟堑。 我们往往认为,我们在当地人眼中就是个“打工的”。 别生气, 咱们得面对现实。有事实的成份在里面, 是否也存有由于文化的不同而产生的偏见呢? 要想更上一层楼, 表现在工作上,我们必须比当地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简而言之,那就是超标!
3) 种族。这是一个敏感话题。 我孤陋寡闻的看法是, 北美要好一些。 起码在法律的层面上及公开的场合下, 这一点似乎变越来越不是一个尖锐的问题。 但是, 你无从探究某些特别的个体内心深处的纠结。 这些特别的个体就是你周围的同事, 你的老板及老板的老板。 做一个换位的思考。 当你看到一个外来户比你的职位高, 薪水高, 房子比你的大, 车子比你的好, 你内心是怎么想? 你的内心会是特别的坦然吗? 如果你不能, 那么你周围的人难道都是圣人?
所以说, 在工作中, 我们不仅要达标, 还要超标。 不仅证明我们的存在,更要证明我们的价值。 小而言之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以养家全小, 大而言之, 要争得一个地位, 要争得一个尊严。 北京人讲话“ 不蒸包子也得争口气” 就是这个道理。
几年来的工作一直在做超标。 创下了一个又一个记录。 经历了不少磨难, 受到过不少打击, 也得到很多的鼓励, 支持。 到目前为止, 这种超标的结果是得到公司上层普遍的认可,从而确定了自已在公司的地位。 这些年来, 其实就是那句话,“不蒸包子咱也得争口气!” 一直激励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