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邵刚所反映出的国人集体病态

本帖于 2012-01-17 13:00:31 时间, 由版主 美国老土 编辑

张邵刚所反映出的国人集体病态

终于看到张邵刚《非你莫属》了。第一个感觉就是无法简单评论谁对谁错,但做为求职者的刘俐俐基本没有错,而且表现得很有风度。我的结论放在最后说,先谈一谈我从这个节目观察到的几个现象。

一,这不是一个真实的求职世界。

以本人在国内外二十几年的求职和工作经历,90%的求职都不会在面试的当时就对面试者说“行”或者“不行”,更不会当着应聘者的面对应聘者评头品足。这样做即没有教养,也不符合人与人交流的基本礼貌。从招聘者和求职者双方来说,即使这次面试不成,也都不希望把门关死,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双方可能又都是对方的机会。所以,彼此保持礼貌相待应该是最基本的交往原则。象节目中的主持人和招聘者对刘俐俐那些极不礼貌的评头品足,表现出的是那些人文明素质的低下。而做为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孩儿,刘俐俐表现的相当克制和有分寸,而且始终不出恶言,在风度上无可挑剔。

二,求职者包装自己是天经地义。

不论一个自身条件多么好的求职者,在组织简历和面试的时候都要包装自己。这种包装不是欺骗,而是为了放大自己的优点,淡化自己的弱点,只要不是造假,都是可以接受的。做为一个有经验的招聘者,应该有能力判断应聘者的“水份”多大,没有必要当面揭穿求职者的包装,这也是一个成熟老板的基本文化素质。尤其对刘俐俐这样一个经历不多,又渴望工作的女孩儿来说,自己的本钱本来就不多,通过自己的包装和表现使自己的本钱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天经地义。这就像一个女孩儿出门前要化化妆一样,那些老板一定要让每个人都洗了脸才能面试吗?这种当众给人家“卸妆”的行为是非常不道德的。

三,招聘者和主持人居高临下的心态是问题的关键。

也许是因为在中国找工作是一个买方市场,所以养成了那些老板们高人一等,居高临下的心态。在他们眼里,求职者跟一帮乞丐差不多,给他们机会就等于赏他们饭吃,所以对求职者普遍不尊重。其实,找工作是一个双向选择,老板们应该多看求职者的优点,尽量发现他们对于公司的潜在价值,而不是找一个完人。比如,有些工作可能只要求创造力,那么孤僻的个性对这样的职位就不是什么大毛病。一个公司里应当允许各种不同个性的人都有生存空间,完全同质的人在一起不见得是最佳组合。刘俐俐的自信开朗,甚至所谓的“攻击性”,在某些岗位上可能是她的优势。要按照主持人的说法,女性求职者都得是温婉淑女型,那才是误导了年轻人。

四,这个节目只能算是娱乐节目,对年轻人求职没有任何指导作用。

就像前面提到的,这不是一个真实的找工作的情景,在这个场景中能够赢的人比较适合在娱乐圈工作。那些踏实工作,任劳任怨的人不可能在这个舞台上成功。而正是这种人才是一个企业和单位的脊梁。还想说的是,那十几个坐在招聘台上的“成功者”,你们应该不会忘记自己所走过的奋斗之路。一个有良知,有担当的成功者,对于那些还在成功路上挣扎迷茫的后来人,应当有一份慈悲和爱护,至少应该更多地给予鼓励。不要用那些事故的棍子把年轻人那一点点张扬和朝气统统打掉。年轻人面对挫折本来就很脆弱,而一帮“成功”的成年人对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女孩儿大肆讥讽挖苦,实在让人看不下去。

五,海龟的优势和劣势。

海龟背景在求职中的光环效应已经在逐渐退却,国人对海龟的认识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目前还没有回归本位。所以,目前在求职时有人认同海龟的优势,有人可能接受不了海龟的劣势。在这种大环境下,需要老板和求职者都本着务实的态度来判断应该不失为明智。刘俐俐英语好这当然是优势,但离开工作谈很多莎士比亚,可能是她包装手法有问题。但是,从现场录像看,如果不是主持人穷追猛问,可能刘俐俐也就是一代而过。出现这样的局面,责任应该在主持人。自信和“攻击性”并不是海龟群体的特点。以我多年国内外的体会,从小就在国外受教育的孩子更不具有攻击性,他们的自信更表现为自在。而成年以后出国留学的人,可能是由于在外面打拼而形成的过度的自我保护心理,容易对别人的话敏感,甚至经常要做出一些不太自然的事儿。但这些都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人具体分析。

通过对这一事件的观察,发现了几个国人普遍存在的病态心理:
1,一方面拼命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国外留学,另一方面,对海龟们有一种病态的挑剔。
2,“成功者“一旦”成功“之后回过头来就开始绞杀后来者,让年轻人的成功之路更充满荆棘。
3,把一切娱乐化,用虚假的现实误导年轻人。
4,电视主持人,包括那些“成功者“在内,缺乏基本的礼貌和文明,自以为在电视上主持节目就是对是非有话语权。

最后我想对刘俐俐说,你的表现非常难得,你对自己的包装也没有任何不当,只是你选错了舞台。如果你将来希望进娱乐圈,这一次你已经成功了,很多机会随后就到;如果你真象自己说的只想做文字工作,希望你换一些其它的路径试试。电视上那些人的建议基本没什么价值,他们不是在给你建议,而主要是在炒作自己。

所有跟帖: 

“非你莫属“本身就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栏目 -太玄童子- 给 太玄童子 发送悄悄话 太玄童子 的博客首页 (975 bytes) () 01/17/2012 postreply 11:02:26

逻辑不对 -屋漏痕- 给 屋漏痕 发送悄悄话 屋漏痕 的博客首页 (107 bytes) () 01/17/2012 postreply 11:12:45

招聘者的能力确实有待于加强。 -szs11- 给 szs11 发送悄悄话 (283 bytes) () 01/17/2012 postreply 16:44:52

同意这个分析,这个节目不能给求职者专业指导。 -晓金- 给 晓金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8/2012 postreply 07:09:5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