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的老板是被公司裁员的,他在公司干了十五年,从Consultant一直作到Director。他走前告诉我,要吸取他的教训,不要光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埋头工作,不要等到想找工作的时候才开始networking,我谨记他的话。
为什么要networking? 我们先来看一下数据:
1.华尔街日报报导94%的求职者表示networking对他们求职起到巨大的作用。
2.美国劳动部报导63.4%的人使用非正式找工办法,主要是通过朋友,亲戚,熟人。
3. Mark S. Granovetter, 哈佛社会学家,向福布斯杂志报导“非正式接解触”占所有成功job search的75%,Job Agencies占9%,广告占10%。
作为人力资源从业者,我深知“hidden job market"的道理。尽管我没有统计数据我们公司到底有多少位置是通过networking找到的,但公司确实有employee referral policy,员工会因为成功推荐人选而得到奖金;管理人员跳槽,介绍以前的得力下属或同事加盟是常事。我个人被两个以前的老板offer过job,也几次被我所认识的人推荐给猎投公司。你一定会说那我申请职位还有什么用? 不能说没用,毕竟有一部分是通过招聘广告找到工作的。但是招聘一个未知数总是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有人推荐你一下,而且推荐者有可信度,你的成功机率会大大增加。不光是找工作,要想在公司内部求发展,networking也是必不可少的。网上流行的成功四要素就是1、自已要行。2、要有人说你行。3、说你行的人要行。4、身体要行,这中间的两条说的其实就是networking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我们在国内的时候有的是同学,朋友,亲戚,估计你们都还记得那三天一小餐,五天一大餐的日子,有什么事吱一声,总能找到人帮忙,你甚至都不用刻意地去networking。可到了北美不一样了,network等于零,而我们当中却没有多少人真正花心思花工夫在networking上面。就是networking, 大部分也是在华人的圈子里。第一我们也许没有意识到networking的重要性,第二和自己的同胞在一起的确舒服自然很多。我绝非提倡忘本,我们有相同的背景,文化和经历,我们有共同的话题,可是在享受这种默契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圈子,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呢?
首先从周围的人做起。你能叫出公司里每一个人的名字吗? 你关注除自己部门以外的人和事吗?你和高层管理人员有过直接接触吗? 你主动向别人介绍自己吗? 如果答案是No, 那么你有很大的提高空间。Networking不一定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电梯里,餐厅里碰到不熟的同事,主动打个招呼,介绍一下自己,谈谈天气,谈谈周末计划,其实谈什么在这个阶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向别人表示了友善与关注,以后再见面,自然就可以慢慢聊更多的话题。如果你撞到了公司高层,不要往后躲,直呼他/她的名字问个好,如果他/她不认识你,大大方方地告诉他/她你在什么部门,作什么工作。跟领导混个脸熟实在不是什么坏事。在公司的Christmas Party上,不要光和熟悉的人粘在一起,暂时作一下social butterfly又有何妨。要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活动,就算不作一个组织者,也要作一个积极的参预者,第一这是好事,有意义的事,第二也很有趣味!不要小看这对你职场生涯的意义。通过公司活动,你会结识并了解一些平时少有机会接触的部门以外的人,这是你锻炼并且展示领导才能,组织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机会。在这种活动中的良好表现直接体现了你在工作中的技能与态度。我们公司每年都有大规模的United Way Campaign,我参加了几乎每一项活动,包括戴着绿色的假发在台上表演Rock and Roll。后来我去和一名新VP开会,她一上来就说你是个trooper。我说你喜欢我的绿头发?距离无形之间就拉近了。建立了最初的联系之后,还需要加强和保持这种关系。有些同事和你可能没有什么直接工作关系,但这并不防碍你在有些事情上求教于他们。比方说我知道一个同事Excel用得很好,有一次我需要在我的report中设一个复杂的公式时,我就会去问他。绝大多数时候人家不会觉得你烦,而是觉得你对他/她的长处很认可,表示出对别人的欣赏与认可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Face time在networking上也很重要。我们公司有很多分部,每次我到别的分部去开会,都会顺便拜访一下平时只通过电话和e-mail联系的同事。虽然是小事,但他们会为我费这个心而感激。常见面,常走动,自然会增加亲切感。
在公司之外,我们也需要有意地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从你的邻居,孩子同学的家长,聚会上碰到的人,朋友的朋友,到你的校友会,专业协会,培训及会议,以前公司的老板和同事都是发展networking的对象。我在孕妇学习班认识的人有的还保持联系到现在。你不可能花时间定期和每个人见面,但是不要偷懒,偶尔发个e-mail问候一下,节日发个贺卡,都表示你在想着他/她。对于一些重点contact,你可能确实需要有时打个电话,或者见面吃个午饭什么的。不过这也不算什么苦差事,如果你愿意和这个人交往,他/她必定有其可贵之处你可以学习或借鉴。LinkedIn发展很快,这是一个专业人员networking的好渠道。我居然在上面找到了十几年没见的老同事,老同学。LinkedIn也是很多公司招聘的一个重要渠道。
我经常听到周围的中国同事或朋友对我说,他们想networking,想socialize,但苦于不了解本地人所说的话题,插不上话,弄得自己难受别人也难受,久而久之就放弃了。这个其实也容易解决,本地新闻和八卦是谈话的很好资料。早上开车把收音机扭到680(我说的是多伦多),听听新闻;买东西排队付款时顺手拣本杂志,看看Lady Gaga有什么新动向。不光看中国电视连续剧,也看一点本地的热门节目。另外,人人都喜欢谈自己,或者谈自己的孩子。抓住这几点,不愁找不着话题。
对于个性非常开朗外向的人,networking是他们的天性。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这要求他/她走出自己的comfort zone,尽管有一点起初的羞怯与不适,但回报是巨大的。我在网上看到这么一段话,在这里与大家共享:“圈子将决定你的成就! 雄鹰在鸡窝里长大,就会失去飞翔的本领,野狼在羊群里成长,也会爱上羊而丧失狼性。人生的奥妙就在于与人相处。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才会更加睿智。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才会出类拔萃。所以,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我文学城个人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