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 果公司灵魂人物乔布斯辞去总裁一职,改任董事局主席,外界相信他因为健康理由最终被迫澹出,苹果的「乔布斯年代」终告一段落。外界对乔布斯虽然并非一面倒 讚誉,苹果近年被指太霸道,大搞垄断,但无可否认的是,乔布斯不单创意无限,而且坚持梦想、不懈追求、不断突破,失意时也未有放弃,终让苹果成为全球科技 巨人,乔布斯的奋斗历程是值得借鑑的。他2005年治癒癌症后到大学演讲时说,当面对失意时,推动他向前的动力,就是「我热爱我所做的事」(I loved what I did),这个动力促成乔布斯创造传奇。
乔布斯在演说中讲了三个故事,有助我们总结他近年的起与跌。
第一 个故事,讲述他读了半年大学便决定退学;他认为这是人生其中一个最佳的决定,因为他毋须再修读无聊的必修科,而可以选择真正有兴趣的科目。乔布斯指出,他 选择按好奇心与直觉行事,其中一科选修的正是艺术书法,这看似没有用的课程,结果在10年后设计第一部Macintosh电脑时大派用场,从此电脑文字处 理器就有了各种漂亮的字体。乔布斯指出,这些看似无心插柳的事,后来成了无价之宝。
相信直觉,敢于冒险,是乔布斯成功的重要因素。他不相信市场调查,只依直觉行事,敢于创新,并愿意为新产品冒险,推出iPad时有记者问他做了什么市场研究,他竟回答称:「没有!」
乔布斯事事亲力亲为,亲自参与iPhone与iPad的设计,而且对下属要求极高,曾因为产品劣评如潮而当众把团队高层撤换,不少分析都指出,乔布斯是极具个人魅力的奇才,根本无人可以替代。
苹果在乔布斯领导下创意无限,估计与他这种「相信好奇心驱动」、「追寻热爱的事」的特质有关,从大学退学一事就已可见端倪。
第二个故事,是他被迫离开苹果的事业低潮期。
乔 布斯在30岁时被迫离开自己创立的苹果,他曾经迷失,但渐渐发现自己还是热爱过去的工作,于是决定重新开始,创立新公司,又製作出极受欢迎的动画电影,最 终重投苹果。他在演说中指出,人生总有不如意,但不要失去信心,热爱你所做的事,就是你坚持走下去的理由(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热爱你所做的事(to love what you do),是协助乔布斯走过低谷的信念,这信念让乔布斯把「炒鱿鱼」变成他继续上进的动力。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苹果也并非没有生产过失败的产品,但相信就 是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鞭策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最终成为市场的龙头。
第三个故事,与死亡有关。
乔布斯透露他有一习惯,每早起 来照镜子时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今天是生命最后一天,我仍会做我现在打算做的事吗?」他指出,提醒自己快将死亡,是协助自己作出重大决定的最有用方 法,所有枝节都不再重要,只有最重要的才会被考虑。后来他患上癌症,医生指他活不了多久,但最终又痊癒了,他的体会是:人生有限,不值得浪费时间为了别人 而活,又或被教条所困。
洞悉问题的核心,敢于作惊人且重要的决定,的确是乔布斯的特点。《纽约时报》一篇分析指出,乔布斯有惊人的自信 (crazy confidence),胆敢「杀死」一些他认为没有前途的技术(例如软碟机),更敢于逆市场而行推出新产品,甚至也不介意新产品杀死苹果的旧产品,例如 iPhone就杀死了iPod,iPad则杀死了MacBook,乔布斯创意与决断力兼具,是苹果难以取代的资产。
抛开枝节,洞悉市场变化,打破科技产品的教条,是苹果走上高峰的原因。
成 功人士常与争议相缠,我们不应神化乔布斯,他的傲慢、狂妄自大,常招非议。近年不少人更指出,苹果的成功并非只靠创意,苹果被指大搞垄断,鄙视对手,早已 由创新的代表变成当代霸权。然而,乔布斯的个人魅力非凡,即使在人生低谷也对信念有近乎狂热的追求,没有乔布斯,就没有现在的苹果,也没有现在的科技新世 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