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谈的不是语言的问题。你英语好坏与此无关。
大家知道,逻辑推理和科学研究都提到演绎和归纳 deductive and inductive. 其实,每个人讲话,有的习惯用演绎的方法,就是先讲结论,然后讲为什么会有这个结论。有的喜欢用归纳,先讲正反各种理由,然后讲你的结论。正是有这两种不同的讲话习惯,引起许多不必要的争吵。多少次,你的讲话被无故打断,多少次争了半天,原来双方的结论是一样的。
了解自己和对方的表达习惯是演绎还是归纳是第一步。尽量使用对方的方法。喜欢用归纳法的特别要小心,如果碰到喜演绎表达方法的上司或配偶,一定会不断被打断,被认为罗嗦。许多老板喜欢演绎法的,也许他们时间有限或必较注重结果,因为他们对结果是有预期的,他们会比较想先知道你的结论与他们的预期有多少差别。喜欢演绎的老板有时也应该去适应喜归纳的下属,be a good listerner, 给下属必较亲民的感觉。如果你不知道你老板是什么类型,就用演绎的方法,比较早地讲出你的结论。。
我是习惯先讲结论的,而且经常提醒我的部下我喜欢的谈话方式。有的人替我做了十来年,讲话还是“罗里罗嗦”,所以习惯很难改的。 标题讲的是职场的话题,道理一样适用于日常的交流。
上面讲的有点抽象,举个例。
夫妻住旧金山要去西亚图探亲,老公想飞过去,太太本想开车去,知道老公可能不愿开车,最后也决定飞过去。于是有下面几种可能的对话。
第一种
老婆:我们还是坐飞机吧,开车可以看风景,行程也较自由,但太累。(演绎法)
老公,好。
第二种 夫妻都是归纳型的
老婆: 开车可以看风景,行程也较自由,但太累。我们还是坐飞机吧。
老公:好。
第三种 老公是演绎型的老婆归纳型的。
老婆:开车可以看风景,行程也••• (被打断了,本来想说“行程也较自由,但太累。我们还是坐飞机吧”)
老公:开车有什么好,上次开得累死了。
老婆:上次我不是也开了一段的吗?
老公:你不累,你开好了。
老婆:我讲过一定要开车吗?
老公:你刚才不是讲开车可以看风景。
老婆:开车是可以看风景,坐飞机是比较清松啊,我本来也是讲要坐飞机的。
老公:你怎么不早说。
老婆:我没讲完被你打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