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5吧,还没孩子,刚流产一次,准备调养几个月,再准备怀孕。因为年龄原因,孩子提上日程;同时,我想修个统计硕士,但是还没进入program,现在自己在修课,修了好多门了;绿卡身份)
现在,上课找回了感觉,而且,得心应手,也对统计上出感觉来了,挺喜欢,尤其是应用数学框架的部分。
知道了怎么上课,对上具体课有了心得,也知道怎么学了,只要稍微用点儿心思,A是囊中取物。
统计的基础方法和理论课这个学期就都上完了。却感觉到,上课后的捉襟见肘,学到的那点儿知识,怎么表达,怎么用,我放佛看到了自己,门门统计都是A,却交流,表达,有很大局限的未来。现在上课,很少和别人交流,都是自己一个人琢磨,从来不问题,TA 和老师的office hour从来不去(曾经不愉快过,就再也不去了,靠自立学习。)。
我想,是一鼓作气,秋季学期接着再上一些专业课,还是,停一个学期,专门下功夫提高英语表达,书写,阅读,口音,美国职场文化,习俗呢?关于这个,我暂时的计划,就是多读,多写,多听,多练。准备一个星期2本小说,写读后感的那种。看美剧,看headlines,听电影,跟学发音,攻读些美国习俗。这样,当我再次去上剩下的专业课的时候,(统计对于解释,分析,做报告也有要求),因为软件能力的提高,上课会收获比较大些。也比较enjoy些,而且,可以同时找工作。不象现在,偏于死学。
再过3个月,准备怀孕。所以,如果秋季不上,很可能春季因为怀孕后期,也不太可能上了。
你们觉得呢?1个学期专门提高英语等软件能力,然后再接着上课;还是,上课的momentom不要断了,继续上,但是同时练习英语?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