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能够在三国中出现个名字的人物,即使是什么文书主薄,还是守城门的小吏都已经是在其各自职场上拼搏了半天外加人脉和运气的所谓比较成功者了. 这些浮出水面的人之间的沉浮得失,不知道对我们这些好多还在职场潜水的人,到底有多少有用的启示. 不过,写出来再说,以免不久就淡忘了.
最成功的人当然是司马一. 出道比较晚,当然也是家里有名有钱有势自己又有才,支撑着等待良机. 但关键是活的比诸葛亮长了近20年. 这样的人是宁愿闲着,也不做费力不讨好的事. 这种策略用在雇工市场肯定对大部分人不适用,但用在投资和股市倒也不失为一计.诸葛亮至少吃亏在身体上,当然也跟自己事必鞠躬有关.
在三国中一切都源于实力,一切都源于细节,而最终又源于本性, 其他都是假的,害人的. 不管对方看似多么强大,过去有多少荣誉, 都可以被瞬间颠覆,关键还是那一时刻处事的方式.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但水一退去, 形式逆转, 就丧命麦城了. 真的实力非常重要. 阵脚不严露出破绽, 即使人多势大,也会被扎扎实实的弱小对手击败.
身体很重要.很多事情随着时间的延伸,胜负自然就知道了. 但精神和气更重要, 很多都是因为大的失败之后,比如刘备败退白帝城, 诸葛亮烧死司马未果, 周渝失了荆州等, 受不了打击,马上就崩溃玩儿完了.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刘备赖着荆州,长期来看, 三兄弟和国家都因此亡命. 所以,该收手的就收手. 该放弃的就放弃. 诸葛亮着急北伐,结果养大了司马,自己也累死了. 如果放松几年, 不给司马机会,让那些庸才尽量的折腾, 然后再开战,至少也不会吃亏.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些大家都听腻了,但事实就是金融危机本身就上演了这一幕. 买房,贷款学金融MBA, 傍金融显贵(比如国内女演员黄某最近常落泪), 总之架子铺开了,就只有挨叼的份了.
说来说去,有用的感受就是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 心宽些,多积累, 早计划,不轻易动摇, 然后笑看职场上那些绊脚石. 其他就听天由命吧.
最近看完了新三国全集,趁热写几句职场心得
所有跟帖:
•
有水平。极有见地!
-Linxiumu-
♂
(14 bytes)
()
08/09/2010 postreply
17:42:17
•
说得不错,孔明同志左倾盲动
-胡说之-
♂
(181 bytes)
()
08/09/2010 postreply
18:40:38
•
最大的体会当是:不拘于任何形式,道理,说教,经验,教训,
-硅谷子曰-
♂
(41 bytes)
()
08/09/2010 postreply
18: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