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天,教室裡挤满来选修「领导」课程的学生,这一群两年后就会变成企业竞相争取的名校MBA,心中难免
兴奋地等待教授的出现。
教室门被推开后,走进三个人,教授后面跟着一个年轻的陌生人,还有一位则是大家都认识的企业名人,年纪与
教授相当,大约都在六十岁左右。
教授先介绍这位年轻的陌生人,说他是去年以第一名毕业的MBA学生;另外这位企业名人则是教授的高中同学,
学历只有高中毕业。
教授说明他今天会请这两位来宾分别用二十分钟来说明什麽是「好的领导」,然后要同学写出这两人的差异何在。
第一名的毕业生在短短二十分钟内引用了五位名人的领导经验,这五人包括奇异的杰克威尔许,英代尔的安迪葛洛夫,
管理泰斗彼得杜拉克,与台湾的郭台铭和张忠谋。
听来似乎这五人的领导方式便代表着好的领导。
年轻人讲完后,很有信心地将麦克风交到这位企业名人手中,企业家微笑说,他本来可以用六个字就说明完「什麽
是好的领导」,他语气停顿了一下,「但是怕教授和同学说我在溷水摸鱼,因此必须把六个字讲成二十分钟,希望
大家未来不要学我把领导複杂化了」。
「在我四十年的职场岁月中,只是不断地想做到一个境界:那就是如何让别人在我的公司上班是出于『心』甘情愿,
而非出于『薪』甘情愿。虽然只差一个字,我却练习了四十年。」
「要做到『薪』甘情愿比较简单,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就办得到,但要做到让别人『心』甘情愿,就必须要让员工
从心底接受你,所以我才认为,领导没有什麽大道理,就是『领导等于做人』这六个字而已」。
「我把职场分成从什麽都不懂、初阶主管、中阶主管、高阶主管、老闆五个阶段,为了把人做好,我不断在每一阶段
练习一件事,因此总共要练习五件事,虽然只有五件事,但它们共花了我四十年的时间」。
「在我自己刚毕业,什麽都不会的时候,我练习的第一件事是:『少不多是』,也就是我从不会去问公司给的任务
有多困难,我只问自己要如何去达成而已,练习久了,就会感觉到自己正快速地成长」。
「后来自己变成了初阶主管,我练习的第二件事是:『少说多听』,也就是可以听的时候我绝对不开口,让自己不断
学习如何掌握重点与分析逻辑。练习久了,自然学会以后讲话只需讲重点的智慧」。
「当自己成为中阶主管后,我练习的第三件事是:『少我多你』,也就是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凡是以别人的角度
来想,练习久了,自然培养出更大的雅量。」
「成为高阶主管时,我练习的第四件事是:『少旧多新』,也就是我不再重覆做已经成功做过的事,否则不可能有新的
突破,练习久了,就会不断产生新的创意。」
「最后当自己变成了老闆,我练习的第五件事是:『少会多读』,也就是要求自己,重新从什麽都不会的阶段,再开始
要求自己,放空自己,多阅读,书读多了,自然会看到自己还有很多本该谦虚的地方。」
老教授最后向学生解说道,他今天之所以安排一位没经验的管理者,与一位有丰富经验的管理者来对比,主要目的是想
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个简单的事实,若想将自己变成一位成功的领导者,那就请先要把人做好。
「自己都无法把人做好的人,要如何来领导别人?因为智慧都源自于怎麽做人!」
智慧源自于做人
所有跟帖:
•
回复:智慧源自于做人
-菜丝-
♀
(47 bytes)
()
01/24/2010 postreply
07:25:41
•
Thanks!
-mylittlehome-
♀
(0 bytes)
()
01/24/2010 postreply
08:2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