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70年代末,曾经在那个夏初在一片”美国之音”声中去上学,在一片”新闻联播”声中回家. 上中学时,政治书年年改,越来越难背.初中时,岑凯伦的言情小说里发现”工商管理硕士’’. 杨澜的知性, 复旦代表队狮城舌辩的精彩都受到众人追捧. 高三历史书对于毛泽东的评价是, 毛泽东同志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独立,但是十年文革浩劫给党和国家带来巨大损失.
从江南小镇到上海读大学.第一年大学学费全部自负.人民币三千一年的学费是双职工父母几个月的工资. 当一位老师提到等我们毕业,月薪三千不是梦时, 大家脸上都浮现出憧憬的笑容. 四年间上海同学都搬了家,住进了商品房. 寝室里装了电话,用”200”电话卡打电话. 当第一声电话铃响起时,引起一片尖叫,活像这辈子没听见过电话铃. 香港回归时看到了不帅不潇洒的王子,也感到了两国仪仗队的剑拔弩张. 大四找工作简历上列的是BP机号码. 一心想进”外企”.理想职业是总经理助理.
上班时因为能免费上网而欣喜若狂. 手机开始一年一换. 工作两年老板淘汰一个戴尔手提,我55公斤体重背4公斤电脑包挤公交车.
工作了4年, 其实是个高级秘书. 根据指示做事. 从不知道一件事从设计, 到执行, 到总结是什么. 站在大都市的茫茫人海中, 只感到无力. 我真的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吗?
有高中数学老师介绍一留美才俊, 说名校博士毕业, 从事研发工作. 报着向前辈取经的念头(当时不知道MENTOR 一词)赴约. 心想如果此人以为留了学就不可一世的话,我让他见识一下有智女青年就撤. 没想到一头栽了进去. 3个月后结婚, 6个月后到达美西(现在想想后怕). 才明白硅谷不是人人顶IT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