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的好生活绝不在美国 回国最烦土豪(组图)

来源: misfit 2017-07-02 16:06:0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6721 bytes)

《北京人在纽约》作者曹桂林先生接受专访

20151023084729839.png

  美籍华人曹桂林

  “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上世纪90年代初轰动一时的畅销书和同名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里的这句话影响了太多中国人。可以说,对今天拼尽全力想举家移民的中国人来说,更多看到的仍是“天堂”这半句。但《北京人在纽约》的作者、美籍华人曹桂林先生近两年却更愿意讲述美国不太“nice”(好)的一面。去年他推出新作《纽约人在北京》,讲述主人公王起明(原型为曹桂林)从纽约回中国发展的故事,并原汁原味揭示出中美两国存在的社会问题。10月9日,年近七旬的曹先生在北京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说得很干脆,他想告诉那些要移民,想追求好制度、好生活的人说,你想要的生活也许在月亮上,在火星上,但绝对不在美国。

  美国的“nice”是压抑出来的

  环球时报:您说过纽约曾让您“得意狂妄,也曾内外皆伤”,为什么?

  曹桂林:很多人不太了解美国,赴美旅游一次、两次只能看到美国好的一面:空气好,人有礼貌,生活特“nice”……不像我说的那么“恶”。我接触过一些刚去美国的留学生,他们都很兴奋,特羡慕美国,但毕竟只是生活在校园内。等他们留在美国,一结婚有孩子,安家立业后就现实多了。

  我在美国生活30多年,我的认识是,美国没有什么富人,全是穷人。我粗略算过,美国人终其一生积累的财富也就是五六十万美元,65岁退休了,房贷还完了,最终就剩个房子,得把房子卖掉才会有这个数。死后遗产税又扣掉很多,你说亏不亏?如果你不卷进美国的金融制度内,就不知道为什么美国人生存那么艰难,我觉得中国现在要比他们强多了。美国有很多问题都是解决不了的。美国金融无监管、无控制。美国政府是为华尔街服务的,而华尔街那些“混蛋”根本不考虑国家好坏和百姓苦衷,他们就是按合同来。

  美国人有优越感,法治完善,确实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我觉得,不管是新移民还是老移民,只要卷入美国的齿轮,就可能被碾得粉碎。很多人直到退休后,才发现一无所获。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

  曹桂林:我20多年前写《北京人在纽约》和前两年写《纽约人在北京》都赶上美国经济不好或金融危机。在美国这么多年,最大感受是绕不开美国的金融体制。在美国,越能还贷越有信誉。中国人不理解,美国那么富裕,为什么还跟中国借钱?在美国这太正常了,从企业到小杂货店,都是借钱,美联储就是干这活的。在美国,谁能贷到更多的钱谁就是英雄。干什么都可以贷款,但别忘了还要还利。这就是美国的传统。所以,不在美国买房、工作,没有卷入美国的金融生活,没被美国的金融齿轮碾几下,你就感受不到这些苦衷。有些移民不愿说自己的苦处,只说美国的好,无非是顾及脸面,不愿说实话,实际上家里有还不完的贷。

  在美国,除了房贷、车贷、学贷,还有各种税。有些老移民,每月想下一两次馆子,真的都要精打细算啊。有的人手里拿着几张信用卡,但透支着。我在新书《纽约人在北京》一书中描写的“成太坤”,人物原型原来就住在北京方庄,为省点钱,两口子在美国赶便宜点的夜间航班,结果在高速路上出了车祸。我是治丧委员会的,我就想,怎么那么不值啊,要是还住在方庄多好啊。成太坤这个人物的死让我触动最大,于是决定用两年时间写了出来。

  我写了美国人和中国人的生活轨迹,我觉得中国人的生活肯定是一天比一天好。美国的“nice”是压抑出来的。曾有一个白人单亲妈妈,为保住工作,请我向她的老板求情,她说“因为一旦失去工作,汽车贷款、房屋贷款就都没有着落,只能去乞讨”。这个亲身经历让我感到,美国人有了稳定工作,就跟孙子似的,老实着呢,哪有那么多怨言。不像中国人,总爱抱怨。回国后我老劝身边的人,“偷着乐吧”。我在美国开工厂,美国员工反而更好管理。我觉得中国人在自我表现方面已经比美国要宽松。中国的宽松,还体现在创业、赚钱等方面。有早期移民美国的朋友问我,怎么留在国内的好些人都有了两三套房子,为什么能这样有钱?我说你要赶上国家富,要赶上这个大背景才行。我一个华人朋友比我晚到美国几年,他就后悔,问我:“怎么现在我国内的同学到美国来都那么有钱啊,在美国买栋几十万美元的房子连眼都不眨?”

  中国是“火锅子式的社会”,美国是“吃西餐的社会”

  环球时报:您1991年说“美国是儿童的天堂,青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墓场”。现在您还是这样的认识吗?

  曹桂林:现在还是这样。老人去了美国就像蹲监狱,语言不通、食物不好吃,不会开车,半年才能等子女休假时一起出去走走。别想着去美国养老,中国没吃没喝时,肯定没美国好,但现在中国的物质生活多好啊。移民去的老年人都待不住。中国老年人多欢实啊,就拿现在引起争议的老年人广场舞来说,美国老年人不可能去跳广场舞,他们有自己的养老中心,但很寂寞,心情不一样。人是群体生活,还是需要交流。所以我在《纽约人在北京》的结尾中,让重回中国的主人公王起明跳起了北京街头的广场舞。

  谈到中美社会对比,我觉得,中国是个“火锅子式的社会”。不管假哥们,还是真仗义,大家喝着酒,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大家有交流,有舒畅点,能产生静电反应。中国人就是这样一个群体。美国是“吃西餐的社会”,一人一盘子,都得挺着身子,轻声细语,假模假式。美国有好的地方。表面上,美国社会有规矩,空气好,没人闯红灯,大家开车相互礼让,看不到吵架的,是很祥和。当然枪杀案另说,我也没有经历过。但我总觉得美国这种文明好像和我没关系,太冰冷,有距离感。

  中国当然有很多问题,但今天咱们不是谈这个话题。很多人不适应美国的生活,我觉得还是个文化上的问题,不是体制适应不适应。60多岁的人,大多想回来。有的和我喝着茅台、吃着月饼,就流眼泪。有的人也许嘴里骂着中国,但找个没人的地方都会掉眼泪,亏心不亏心啊。姜文写的书评我赞同,他说这些移民就像放出去的风筝,但风筝还连着线,线还在中国这边攥着呢,跑不了多远,跑不了多久,都得回来。姜文说出了问题的灵魂,我很欣赏他。

  环球时报:美国普通老百姓到底怎么看中国?您又怎么看中美关系中的一些热点话题?

  曹桂林:美国人不像中国人关心美国那样关心中国。但提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很多美国人都知道,因为这次国际盛会全球转播,他们觉得很棒。至于中美关系,像美国的战略东移、南海的举措、TPP,看着都很可笑,都是吓唬人。现在牵制中美关系的东西太多了。美国欺软怕硬,遇到真正厉害的对手一嚷嚷,美国人就下去了。比如和俄罗斯(争),克里米亚不就那样了吗?俄罗斯现在空袭叙利亚恐怖分子,美国也只能嚷嚷。美国人要生活,要活命,就离不开中国,就不能和中国打,美国的航空母舰就是吓唬人的。我把美国人看透了,嚷嚷行。能打得过他肯定打,像打利比亚,打不过的就交朋友。美国怕打仗,老百姓那么多债务,要生活啊,这就是美国的软肋。

  “我是大赢家,哪里好我在哪里待着”

  环球时报:在您的书中,有些人移民美国后不是离婚就是分手。为什么好不容易到美国,感情却出了问题?

  曹桂林:各种各样的压力,我也曾经历过。除非两个人性格都好,都安分,只想着居家过日子,稍微有点想法的,就会出现问题,由于东西方文化冲击,生活形态、人情关系、物质条件、自由度等都突然发生变化,就容易在感情上发生矛盾。人想求发展,根本上是个性,不是环境。你在中国是个窝囊废,就想在美国飞黄腾达,这不太现实。还是有大批大批的移民在“混”。相反,“混”得出来的还是过去在国内接受过中国精英教育、拿过各种奖的。

  环球时报:您写过,“美国富人的生活跟走钢丝差不多,一个不留神就变得一切皆空”。您怎么看中国的富人?

  曹桂林:我觉得,回到国内,最反感的就是和一些土豪打交道。他们有了钱,可意见比路边的摊贩意见还多。我没有听到卖菜的人有那么多抱怨。有的土豪赚着共产党的钱,还骂着共产党,还有没有良心?我最讨厌这种人——中国现在的有钱人骂得比谁都欢。他们太不知足了。而且很多土豪还是体制内的。我接触过国内一些既得利益者,他们对现在一些改革和反腐有怨言,其中有的也与美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实实在在地劝他们:别那么不自信,你们追求的社会也许在月亮上,也许在火星上,但不是在美国。我这样说,可能别人听着别扭,但我不管,我知道我是大赢家,哪里好我在哪里待着。当年美国好,我到美国闯荡,现在中国环境这么宽松、舒适,我就多回中国来。在海南、东北、北京,哪个季节好我就在哪里待着。我这一辈子最好的享受就是在中国,美国无法提供给我。

U2450P31DT20131107095426.jpg

  曹桂林:为孩子移民要慎重

  谈到国内很多家庭困惑要不要为了孩子移民的现象,曹桂林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两个想法:一是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那么不自信,二是建议家长一定要慎重,对孩子海外留学后的生活要有规划。

  曹桂林说:“很多人移民就是随大流,听风就是雨。我知道国内很多中产阶级两口子辛苦打工攒钱,就为了孩子到美国。我心里说,你们怎么那么不自信,留在中国,跟着一起建设‘中国梦’不行吗?非要走移民这条路?很多人全家搬到美国去,过不了几年还要回来。有人在美国绿卡都没拿就回来,就是因为熬不住。”当然,他也强调:“美国给了人们各种各样拼搏、奋斗的机会,作为华人,只要你通过硬件的东西,很刻苦,并不比美国白人弱。我曾问过(美国华裔政治家)骆家辉,你是怎么达到这个位置的,他说就是‘机会加努力’。”

  曹桂林给有移民打算的读者建议说:“做出移民决定一定要慎重,为孩子教育去美国是个好方向,但孩子学完之后是否有规划?孩子学好,留在美国,你会不会寂寞?孩子学不好,还要回来,你花那么多钱有没有必要?”他认为,现在“海归”多,但很多人并不成功,因为他们不懂得中国社会的生存原则,回来还是要按中国社会的游戏规则来。中国社会可能不太严谨,但机会多,相比,美国法律已编织好一张网,很难有空子钻。中国要实事求是,扎扎实实,别太浮躁。

  “现在去美国有什么好?去帮着‘背锅’啊?让孩子去当‘炮灰’吗?”曹桂林说到此处,做出中国在上行、美国在下行的手势。他认为:“安分点好,太贪了不行。再过10年或15年,中国白领达到6亿人的规模时,中国就会不得了,相当于两个美国啊。就消费力来说,都是巨大的。在美国,哪里像中国人那样人手一个好手机,那么多人用‘苹果’?很多方面美国都已经跟不上中国了。”

  曹桂林:我认为,多数人“混”不出来,精英还是少数,所以,移民别为孩子设计前程,设计不出来。我接触移民过去的孩子,因为家里供应不上钱,有贩毒的,有卷入黑社会的。美国那可真是法治社会,到那时候可别想着去捞人了。拼命要移民的人,大多为子女,但别为子女划一条路线,成为什么钢琴家、科学家,还是要靠机遇加个性,不如顺其自然。改革开放后,也有中国来的新移民,他们英文好,有金融知识,帮助美国人开发中国市场,赚了很多钱。中国企业想美国上市,连门都找不着,还是通过这些华人移民,但里面也有些“买办”值得警惕,别被他们坑了。

  有人说我加入美籍了,“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我说的是实话,我快70岁了,犯不着骗大家。我告诉他们,你的孩子如何在美国没有学业有成,回到国内还要叫你一声爹,花你的钱,一旦他真的进入美国的齿轮,你反而就失去了这个孩子。如果他进入美国的文化,以个人为主体,思维变得“美国化”,可能就不愿意和你有更多的来往。我的夫人叶英是华裔歌唱家,很善良、淳朴,但接受的是美国文化,“脑子”是美国人的,就看不上中国社会的那一套,什么讲“关系”,人情社会,她有时甚至觉得很多做法很“脏”。我的女儿也是,回国都不愿意喝中国的水、牛奶,担心食品安全问题。

  当然,美国人的思维简单,他们拘谨,听话,赚钱不多,觉得这是正常生活。相比,中国人都想赚钱、发财,但我最痛恨中国的一些土豪,回国最不适应的就是和他们相处,他们中有的很聪明,想赚钱时想着怎么利用你,不想找你了一脚把你踹开,把你推到共产党那边。我告诉他们,你们也别推,我也不是(共产党),但说句公道话,中国的政治家、企业家,都比美国的政治家能干。说实在话,当过律师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没有任何执政能力,就是竞选时喊“改变”,美国人都想“改革”,都想把包袱甩下去,那就选他吧,但现在看都是在忽悠。我认为习近平主席是个稳稳当当的政治家,心里有数,很正。

 

 

所有跟帖: 

马屁专家啊。 -va_landlord- 给 va_landlord 发送悄悄话 va_landlord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2/2017 postreply 16:50:45

曹同学好可怜见的,当了”大赢家”还要讨骨头啃。那个《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作者周莉,不知道现在混得咋样了 -四则旧舍- 给 四则旧舍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02/2017 postreply 16:53:24

在美国没有发迹,不是曹老的错,可是就因为自己不顺,就把美国社会说的一无是处,这个心态可要不得。 -Twinlight- 给 Twinlight 发送悄悄话 Twinlight 的博客首页 (59 bytes) () 07/02/2017 postreply 17:08:50

根本毛病是"人上人“的心态。不能做公民吗? -不开窍- 给 不开窍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02/2017 postreply 17:21:09

老曹的思维还停留在20年前,没有与时俱进。 -少林商僧- 给 少林商僧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02/2017 postreply 17:28:49

+1. 不喜欢他,感觉当年他的书也有夸大哗众取宠的浮燥;那一代人的风格很多是这样。 -Quarx- 给 Quarx 发送悄悄话 Quarx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2/2017 postreply 22:34:36

对O8的评价还算中肯 -Mich_Agent- 给 Mich_Agen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02/2017 postreply 19:30:54

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有这种没人格,满嘴慌话不脸红的。他要是能代表国人的话,那国人真是可怜。 -tina0- 给 tina0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02/2017 postreply 19:31:21

你是在说你自己吧? -也来凑热闹- 给 也来凑热闹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02/2017 postreply 20:22:02

我是在说这个姓曹的,还有你。 -tina0- 给 tina0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02/2017 postreply 20:40:26

美国没有什么富人,全是穷人。终其一生积累的财富也就是五六十万美元,好惨哟!说自己吧? -飞来寺- 给 飞来寺 发送悄悄话 飞来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2/2017 postreply 21:32:56

60万美元,400万人民币,国内若不靠房子涨价,靠工资存钱,做梦吧。 -tzbcwbc- 给 tzbcwbc 发送悄悄话 tzbcwbc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3/2017 postreply 18:47:27

确实,这都胡说些什么呀,美国这么美好的生活,到您嘴里都成什么啦?。。 -拿铁咖啡- 给 拿铁咖啡 发送悄悄话 拿铁咖啡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2/2017 postreply 21:45:31

在美生活几十年,大概还是全在中国人的圈子里混,根本不懂美国。 -ZoyaWashington- 给 ZoyaWashingto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02/2017 postreply 22:31:28

说穿了,如果你跳不出中式思维,你可能永远都不会理解美国。那还是回中国好。 -ZoyaWashington- 给 ZoyaWashingto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02/2017 postreply 22:36:28

卢瑟的言论总是很主观,片面。 -gameon- 给 gameo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02/2017 postreply 23:07:08

据说这位曹先生一直住在纽约市的唐人街。 -北美彩虹- 给 北美彩虹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02/2017 postreply 23:42:21

为什么在美国混了那么多年认识的人都没上个档次?老和一屁股债的人混在一起,心情会坏的。 -饳崆- 给 饳崆 发送悄悄话 饳崆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3/2017 postreply 05:47:36

是一直在中国城里混吧?走不出来是因为心里害怕。30多年有几年是真正365天在美国? -寻欢留香- 给 寻欢留香 发送悄悄话 寻欢留香 的博客首页 (188 bytes) () 07/03/2017 postreply 06:25:41

很多话是很实际的 -ayk- 给 ayk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03/2017 postreply 07:15:52

Your attitude would reflect... -tony933- 给 tony933 发送悄悄话 (231 bytes) () 07/03/2017 postreply 09:05:02

一副loser的强调,这30几年在美国是越混越糊涂,自己失败有勇气说不是坏事,就别乱代表,误导年轻人了。 -金色的雨- 给 金色的雨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03/2017 postreply 09:47:02

一股子老唐人街的酸臭味儿 -hong_fan- 给 hong_fa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03/2017 postreply 10:47:53

就为了书能在国内发表,胡言乱语无所谓了。 -tzbcwbc- 给 tzbcwbc 发送悄悄话 tzbcwbc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3/2017 postreply 18:44:59

美国70岁中位净资产才10来万美元, 除去房子才2万美元 -commonsense888- 给 commonsense888 发送悄悄话 (4948 bytes) () 07/04/2017 postreply 07:18:21

曹某说50万并不过分。美国平均房价也就20来万 -commonsense888- 给 commonsense888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04/2017 postreply 08:41:35

"当过律师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没有任何执政能力"-对滴,对滴。 -尚文- 给 尚文 发送悄悄话 (83 bytes) () 07/04/2017 postreply 07:27:2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