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硅谷,又是硅谷

本帖于 2023-11-30 09:10:08 时间, 由普通用户 风语空灵 编辑

想当年只身闯荡那时还不怎么名见经传的美国加州硅谷,听着像要一发不可收拾,确实是,不过不是本人而是硅谷,我仅仅沾了身“硅”气而已,且误打误撞在此扎了下来不走了,几十年来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

记得在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实验室,经常"烟酒"到深夜,进展乏善可陈,离结果很远,离大名鼎鼎的诺奖得主的办公室很近。技穷之余,对着桌上的一台麦金塔(Macintosh)计算机发呆,在硅谷当时它凤毛麟角,别说世界其他地方了。虽然那之前在中国读研时也玩过苹果机,也曾着迷写几行程序让它执行,但麦金塔的鼠标和视窗界面结合,是个全新玩意儿(据说是乔布斯从大学研究园公司的一位发明者那里看来的),整合后已经能通过电话联网去访问数据库。

当我摸索着第一次摆弄鼠标,连续开了几个文件夹却不知如何关闭,左点右击终于发现了门道。后在老美同事的帮助下,学会了用麦金塔联网访问数据库,记得先是在视窗界面上接通电话,解调器(modem)发出一阵阵高频但时而变换的声音(这过程叫握手,handshaking,两只握着的手使劲摇和那高频音很类似)。高频音停止后桌上的电脑就与远方不知何处的数据中心主机联通了。在那个自己公寓房间里连电话都没有的年代,一台有视窗的计算机能通过电话线访问并显示别的主机上存贮的文章,资料,和其它信息,时髦程度可想而知。而今天的电脑就在你手上(手机),比当年登月航天器的计算机功能还强大,世界日新月异的进步可见一斑。

硅谷从那时起开始崭露头角,发家至富,成果至今数不胜数,世界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要拜硅谷所赐。如过你上网查一下,世界上的高科技有多少是美国和硅谷发明的,不能说全部,但百分比会高得让你咋舌。几乎所有地方都在受益(尽管有人喝水忘了掘井人哈),举例来说互联网和特斯拉电动车就是其中之二。曾几何时看着报道中的试验车在荒无人烟的道路上无人驾驶,惊叹不已,到了今天自己也能有一辆,而且任其自动驾驶从北湾到南湾再从南湾到北湾已习以为常。

遗憾的是一部分人仍视自动驾驶为危途,避而远之,殊不知他们失去了最能让人津津乐道的人生乐趣之一。举个小例子,这次回国办事,时间较长,又在国内作了两趟旅行,停在美国家中车库的特斯拉的电池几近耗尽(每天约秅相当于一到两英里的电量),远程发来警告说“十万火急,非常饥饿,要饿死了”,说的是电池完全没电再充电对寿命影响极大(下次得把车的充电插上,这也是Tesla推荐的)。立即短信女儿让她抽空去把它开去充电,大学购物中心就有超级充电桩,而且是一龙(Elon Musk)付账单。于是,除了告诉女儿车钥匙在哪外,我用手机上的Tesla App不远万里通过wi-fi将电车的开车密码解除。从门口的Google Nest 摄像头可以看到车从车库里开出,上路后在App的动画上可以看到车的运行和走走停停,不但车轮在旋转,并有速度显示。禁不住感叹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真是“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啊。                                                               在伊龙 马斯克的主意下,Tesla车有一个"恶做剧"模式(Emmision Testing Mode) :))


说了硅谷的电脑,硅谷的电车,今天世界还有什么最新突破呢?有,至少有一件还是发生在硅谷,就是这两天新闻中的新型固态电池。我们知道新能源,无论电动车,风力发电还是太阳能都少不了贮能装置。今天的电池,包括电车和手机等的电池都是化学电池,有一定的液态或非均质的成分组成,充电慢且易燃。硅谷一个叫量子空间(QuantumSpace)的初创公司研制出一种新的固态电池,报道说“该技术用固体陶瓷材料取代了电池中的传统液体电解质。这种转变提高了能量密度,允许更长的行驶里程,并降低了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相关的火灾风险。该公司大胆宣称,15 分钟内充电至80% 的电量可能会改变电动汽车的格局,解决电动汽车消费者的主要担忧之一:充电时间”。据说能量密度提高了三倍,是电池的一个巨大飞跃。

未来如果工艺制造,生产成本,材料来源等解决后,将开辟新能源的新天地。(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感觉汽车工业与相关科技的发展已经几乎停滞,现在电车的种种便利大多数是噱头。 -萨克斯风- 给 萨克斯风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30/2023 postreply 13:01:50

确实。早已在平台期,就等全自动化和共享车的 Holly Grail 了。 -风语空灵- 给 风语空灵 发送悄悄话 风语空灵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23 postreply 13:49:43

噱头也好绣衣枕头也罢,I’m lovin’ it -MoonRiverMe- 给 MoonRiverMe 发送悄悄话 MoonRiverMe 的博客首页 (231 bytes) () 12/01/2023 postreply 16:01:22

我对电车总是不放心。只要电池被扎穿短路,基本上会是个联锁反应。 -周老大- 给 周老大 发送悄悄话 周老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23 postreply 17:54:06

现在电车少,扎到的机会不多,等普及了会有质的变化 -周老大- 给 周老大 发送悄悄话 周老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23 postreply 17:57:09

实际上汽油车的油箱的刺破率要远高于特斯垃高强度树脂/碳合金底盘的扎破率 -风语空灵- 给 风语空灵 发送悄悄话 风语空灵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23 postreply 19:23:41

油箱个头要小多了,扎到也不一定会着火 -周老大- 给 周老大 发送悄悄话 周老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23 postreply 19:47:50

根据 2022 年的报告,燃油汽车起火的可能性是电动汽车的 19 倍 -风语空灵- 给 风语空灵 发送悄悄话 风语空灵 的博客首页 (230 bytes) () 11/30/2023 postreply 20:36:24

这个不够。它给出解释吗?还有着火后的逃生率 -周老大- 给 周老大 发送悄悄话 周老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1/2023 postreply 07:44:39

2020年新能源车万车事故率12.47、燃油车5.51,新能源车事故万车死亡率2.11、燃油车1.46, 链接在内 -Shubin- 给 Shubin 发送悄悄话 Shubin 的博客首页 (162 bytes) () 12/01/2023 postreply 11:08:08

磷酸铁锂电池的死亡率应该低至油车数据, -ezf- 给 ezf 发送悄悄话 ezf 的博客首页 (174 bytes) () 12/01/2023 postreply 13:38:04

这数据不准确,中国将油电车归类为新能源车 -波粒子3- 给 波粒子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01/2023 postreply 15:52:51

插电车是新能源,类似丰田油电混合不算, -大洋bridge- 给 大洋bridge 发送悄悄话 大洋bridg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1/2023 postreply 19:24:42

电车当然要插电,油电混合车有可以插电的 -波粒子3- 给 波粒子3 发送悄悄话 (173 bytes) () 12/01/2023 postreply 20:38:28

又及:这个AI搜索结果是在美国或西方国家范围内。 -风语空灵- 给 风语空灵 发送悄悄话 风语空灵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1/2023 postreply 11:58:16

最大的问题是电车起火基本扑不灭,据说要用3000加仑水才行 -MoonRiverMe- 给 MoonRiverMe 发送悄悄话 MoonRiverMe 的博客首页 (51 bytes) () 12/02/2023 postreply 07:16:44

美国救火队主要是救人,车房无所谓的,不会冒险,多数人也不知道如何救电车 -chinomango- 给 chinomango 发送悄悄话 chinomango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2/2023 postreply 10:41:05

烧太快救人就难了 -周老大- 给 周老大 发送悄悄话 周老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2/2023 postreply 17:04:29

LFP(磷酸铁锂)电池穿刺实验不着火,三元锂电池穿刺会剧烈燃烧。 -ezf- 给 ezf 发送悄悄话 ezf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1/2023 postreply 13:52:12

读这篇:https://auto-time.36kr.com/p/1689721869147015 (见贴内) -风语空灵- 给 风语空灵 发送悄悄话 风语空灵 的博客首页 (8703 bytes) () 12/01/2023 postreply 15:15:1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