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诺聊车】德系工程师眼中的日本汽车(下)
原创 2016-08-04 诺诺 爱车的诺诺
猜猜看,我们又对公共号做了啥?点击公共号底部菜单,选择“
直播预告
不愿晚上加班的吴越大王,明天(周五)中午12:00,
没看过上一集的点这里!【诺诺聊车】德系工程师眼中的日本汽车(
写在前面
上集是故事风格的,
在这一集里,我改一个风格,
今天的大帖有个特征,就是“无图有真相”,请准备好瓜子饮料。
区别1:开发诉求
开发诉求,就是“为什么而造车?”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
德系,造的是一台有生命有个性的机器;日系,
不管多少价位的德国车,一贯地侧重感官反馈和驾驶乐趣,
我大学学悬架时,德国教授的第一堂课就在讲软和硬的区别,
另外,如果一台车基本听不到发动机声音,听不到路面声音,
日系车的卖点通常不在机械性能,也不在驾驶乐趣,
德系车的有些毛病,也是因为太专注压榨性能而落下的病根,
区别2:人机关系
德系,人将就车;日系,车服务人
德国工程师把造车当作是制造一个具备独立人格的生命体,
日本车,很讲究用户体验,任何让人感觉到“不够顺手”的地方,
区别3:产品寿命
德系,用不坏就是好;日系,追求“恰到好处”。
这个区别,一句话可能说不清楚,得多解释一下。
德国人眼中,皮实耐用就是好东西,
德国人对皮实的追求无处不在。当年我在德国公司实习时,
换日本人,他们会怎么做呢?
日本的类数码产品也是这样的,设计师已经预计到快出现故障时,
不就是让产品寿命短一点呗,我曾经觉得这没什么,
当年我们去奇瑞谈变速箱供货时,奇瑞方面说,“
区别4:遇到技术难题怎么办?
德系,霸王硬上弓;日系,擅长投机取巧。
设计上遇到技术问题是家常便饭。德国人脑筋直,走路遇到坑,
这是一个很通俗的比喻,浅显到没人相信自己会去填坑。
2003年我在德国大学上焊接课时,
不得不说德国人的确喜欢沉浸在这样的自high荣誉里,
好了,日本人会怎么做呢,我来举个实例。
结果,日本工程师想出一个办法,几乎0成本解决客户抱怨。
区别5:新产品
汽车产品也要不断换代,两个派系的工程师怎么着手准备呢?
德系,酷爱全新开发;日系,优先换汤不换药。
德系产品通常附加值高,而且技术民族,一向舍得往研发上砸钱,
当德国人的6AT满街跑时,日本人在新车型上忙啥呢?什么,
举两个例子,否则怕有人说我是日系托。AT为啥比MT费油,
区别6:极限性能考虑
德系:充分考虑意外;日系,做好本职工作就好。
这是民间争议很多的话题,也包括德国车比日本车结实之类的撕逼,
我之所以不愿意归结到厚道不厚道上,
德国产品,从头到脚都喜欢走皮实路线,迫不得已才开始做减法。
按理说,最大扭矩就是发动机的扭矩咯,
同理,离合器和发动机的转速是一样的,
德国人也许是标准天生就变态,所以造就了变态的产品,
德国产品因为标准制定得高,所以超出必要的那部分零件特性,
而日本车的不少标准没有那么变态,
区别7:装配和养护
德系,那叫专业;日系,修理工方便就行。
这个问题不用太多笔墨了,修过德系车的都知道,专用工具之多,
日本车在设计和布置时,就充分考虑到了维修的便利性,
日本车这些优秀的设计理念,德国人不是不知道,就是不爱效仿。
我不得不说,这完全属于理念不和,“德国人,你想多了”。
收个尾吧
洋洋洒洒写了快5千字了,
提到德国车和日本车,国内车友最关心的还是结实不结实的问题。
日本车企还有一个很值得赞赏的地方,就是对弱势人群的关怀,
这种关怀我怎么没在德国车上看到,国内车企更不指望了,
好了,就写这么多吧,能看到这里的都是真粉。
凌晨3点了,诺诺睡觉去了。
【诺诺聊车】德系工程师眼中的日本汽车(下)--[转]
所有跟帖:
•
德国车特别烧钱!自己会修的话,倒是可以一试。就连宝马奔驰,倒霉的朋友,新车1个月就拖去车行。
-needtime-
♂
(56 bytes)
()
08/05/2016 postreply
09:06:05
•
第一,出毛病较多,第一,维护修理特别贵。当然,这对土豪来说不是个事儿。
-白云青山-
♂
(0 bytes)
()
08/05/2016 postreply
09:18:04
•
土豪也不可能把车子停在修理厂升降机上浪费保险和贬值
-坚茂-
♂
(0 bytes)
()
08/05/2016 postreply
11:16:24
•
开过5年passat 没有觉得比accord好太多
-adxp-
♂
(80 bytes)
()
08/05/2016 postreply
09:18:32
•
手里捧着康师傅,对其它人说,你吃龙虾太费钱了,还要剥壳,会扎手,会过敏,多麻烦。俺的方便面经济实惠,一样管饱。
-coolwin-
♀
(96 bytes)
()
08/05/2016 postreply
10:35:03
•
呵呵,
-soccer88-
♂
(0 bytes)
()
08/05/2016 postreply
13:15:19
•
这种舔只有在国内
-坚茂-
♂
(0 bytes)
()
08/05/2016 postreply
10:51:52
•
学习了。德车毛病多,难修,零件贵是让人诟病的。即使自己会修也是同感。 但用材不惜工本,讲求质量也是让人趋之若鹜的原因。
-dvdport-
♀
(0 bytes)
()
08/05/2016 postreply
11:06:23
•
期待韩国车,中国车融合德车,日车的长处而“撅起”, 但技术,材料工艺和人的素质都跟不上
-dvdport-
♀
(0 bytes)
()
08/05/2016 postreply
11:18:39
•
不可能,全国都在忽悠
-坚茂-
♂
(0 bytes)
()
08/05/2016 postreply
11:56:37
•
以前三缸夏利是出租车的最爱,省油,低故障,耐操,冷气足,后来政策不准用夏利了
-坚茂-
♂
(0 bytes)
()
08/05/2016 postreply
11:08:09
•
看紧嘴,别吹过了! 三缸夏利开冷气后,车友的评价是:比没有空调强,比牛车跑得快,比拖拉机喝油慢。
-coolwin-
♀
(0 bytes)
()
08/05/2016 postreply
11:24:31
•
空调好不好,坐过的都知道^_^
-大地-
♂
(0 bytes)
()
08/05/2016 postreply
17:30:17
•
都是卖车赚钱,没有谁比谁更高尚。事实上德国车给人感觉厚实但毛病非常多
-RoseBuilder-
♂
(759 bytes)
()
08/05/2016 postreply
11:21:41
•
说到底。是车的设计理念不同。你是把车的操控,安全,舒适放在第一位,还是把省料,省钱,易维修放第一位。有时两者不可兼得。
-southmountainer-
♂
(0 bytes)
()
08/05/2016 postreply
20:32:30
•
说得挺有道理。另外德国的路况像AUTOBAHN速度高,有的地方不限速,这就对车的要求高;日本等亚洲国家道路狭窄,城市内交通拥挤,
-T98Kombat-
♂
(259 bytes)
()
08/06/2016 postreply
10:25:35
•
德国不限速,所以德车最佳工况按时速160公里设计,日车按100公里.
-pop3-
♂
(0 bytes)
()
08/06/2016 postreply
20:04:53
•
为了这据说德车造得又贵又复杂,还牺牲了可靠性.
-pop3-
♂
(0 bytes)
()
08/06/2016 postreply
20: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