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判官,客观讲,这是拖车方法和挂钩位置错误,不能用来证明楼主的结论-"偷工减料".

所有跟帖: 

正解! -卵世佳人- 给 卵世佳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01/2014 postreply 14:22:11

同时也证明人的认知是一个极其艰难漫长的过程。 -卵世佳人- 给 卵世佳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01/2014 postreply 14:24:00

确实。就像这个明明挂对了,只是车架太差 -日理万机- 给 日理万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01/2014 postreply 17:11:13

确实,就像你说的,拦车 -soccer88- 给 soccer88 发送悄悄话 soccer8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1/2014 postreply 17:18:25

你仔细看看在2:11‘左右,挂钩在正确地方, -soccer88- 给 soccer88 发送悄悄话 soccer8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1/2014 postreply 16:13:09

就一铁皮, -soccer88- 给 soccer88 发送悄悄话 soccer8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1/2014 postreply 16:22:31

按 f=dp/dt 算,缆绳瞬间承受的力应该能把那辆车给吊起来。够结实了。 -卵世佳人- 给 卵世佳人 发送悄悄话 (6 bytes) () 12/02/2014 postreply 11:11:37

不比不知道,拖它的车坚如磐石 -日理万机- 给 日理万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02/2014 postreply 13:33:50

+1 -ipmi- 给 ipmi 发送悄悄话 ipmi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2/2014 postreply 14:22:49

相对而言比被拖的车要结实些。多少就不知道了。 -卵世佳人- 给 卵世佳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02/2014 postreply 14:37:5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